一种轴承齿轮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5148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齿轮传动结构,其结构包括转轴、轴承、滚动轴承、齿轮、第二滚动轴承、卡齿、第二轴承、小转轴、大卡齿、小齿轮,转轴左侧面与轴承右侧面相连接,轴承左侧面与滚动轴承右侧面相贴合,滚动轴承安装于齿轮右侧面,齿轮位于转轴左侧,第二滚动轴承左侧面与小齿轮右侧面相贴合,卡齿设于小齿轮外表面并与大卡齿相啮合,第二轴承安装于小齿轮左侧面,在结构上设有滚动轴承,转动转轴转动,转动转轴带动牵引齿轮转动,牵引齿轮和转动齿轮相配合,通过第一卡齿带动齿轮转动,然后吸尘器通过吸尘口对灰尘进行吸附,能及时的对轴承内的灰尘进行吸附,防止产生摩擦,影响齿轮转动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齿轮传动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轴承齿轮传动结构,属于齿轮传动

技术介绍
齿轮是指轮缘上有齿轮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齿轮在传动中的应用很早就出现了,19世纪末,展成切齿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齿的专用机床与刀具的相继出现,随着生产的发展,齿轮运转的平稳性受到重视。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0102641.2的一种轴承齿轮传动结构包括直齿齿轮和轴承齿轮;所述轴承齿轮包括轴承齿轮盘;所述轴承齿轮盘边缘处设计有若干轴承支架;所述轴承支架成对使用;所述轴承支架上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轴承内圈固定在轴承支架上;所述轴承的轴承外圈与直齿齿轮配合转动,但是该现有技术在轴承和齿轮配合转动时,轴承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灰尘,使其在转动时,会产生摩擦力,导致齿轮转动的速度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齿轮传动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在轴承和齿轮配合转动时,轴承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灰尘,使其在转动时,会产生摩擦力,导致齿轮转动的速度受到影响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轴承齿轮传动结构,其结构包括转轴、轴承、滚动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齿轮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转轴(1)、轴承(2)、滚动轴承(3)、齿轮(4)、第二滚动轴承(5)、第一卡齿(6)、第二轴承(7)、小转轴(8)、大卡齿(9)、小齿轮(10),所述转轴(1)左侧面与轴承(2)右侧面相连接,所述轴承(2)左侧面与滚动轴承(3)右侧面相贴合,所述滚动轴承(3)安装于齿轮(4)右侧面,所述齿轮(4)位于转轴(1)左侧,所述第二滚动轴承(5)左侧面与小齿轮(10)右侧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卡齿(6)设于小齿轮(10)外表面并与大卡齿(9)相啮合,所述第二轴承(7)安装于小齿轮(10)左侧面,所述小转轴(8)右侧面与第二轴承(7)左侧面相贴合,所述大卡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齿轮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转轴(1)、轴承(2)、滚动轴承(3)、齿轮(4)、第二滚动轴承(5)、第一卡齿(6)、第二轴承(7)、小转轴(8)、大卡齿(9)、小齿轮(10),所述转轴(1)左侧面与轴承(2)右侧面相连接,所述轴承(2)左侧面与滚动轴承(3)右侧面相贴合,所述滚动轴承(3)安装于齿轮(4)右侧面,所述齿轮(4)位于转轴(1)左侧,所述第二滚动轴承(5)左侧面与小齿轮(10)右侧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卡齿(6)设于小齿轮(10)外表面并与大卡齿(9)相啮合,所述第二轴承(7)安装于小齿轮(10)左侧面,所述小转轴(8)右侧面与第二轴承(7)左侧面相贴合,所述大卡齿(9)设于齿轮(4)外表面,所述滚动轴承(3)包括转动齿轮(301)、吸尘口(302)、外壳(303)、吸尘器(304)、第二卡齿(305)、转动转轴(306)、牵引齿轮(307)、带动齿轮(308)、第二带动齿轮(309),所述转动齿轮(301)安装于外壳(303)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建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向明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