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吸双吸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466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吸双吸泵,包括外壳,外壳包括上壳体以及与上壳体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下壳体上设置有两个进水管,外壳上设置有出水管,上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凸环和第一环槽,第一环槽位于第一凸环的内侧,下壳体上设置有第二环槽和第二凸环,第二凸环位于第二环槽的内侧,第二环槽与第一凸环过盈配合,第一环槽与第二凸环过盈配合,外壳内设置有叶轮,叶轮连接有主轴,主轴连接有电机,进水管和出水管均倾斜向上设置,进水管上的进水口高度以及出水管上的出水口高度均高于叶轮的边际。结构简单,具有自吸功能,密封效果好,不易发生泄露,具有自启停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吸双吸泵
本技术涉及离心泵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自吸双吸泵。
技术介绍
自吸双吸泵作为离心泵的一种重要形式,因其具有扬程高、流量大等特点,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泵型的叶轮实际上由两个背靠背的叶轮组合而成,从叶轮流出的水流汇入一个蜗壳中。自吸双吸泵具有如下一些特点:它相当于两个相同直径的单吸叶轮同时工作,在同样的叶轮外径下流量可增大一倍;泵壳水平中开。同时,自吸双吸泵进出口在同一方向上且垂直于泵轴,利于泵和进出水管的布置与安装;自吸双吸泵的叶轮结构对称,没有轴向力,运行较平稳。由于自吸双吸泵的内部压力较大,若单纯在连接处采用密封垫密封,极容易因压力过大产生泄露。并且自吸双吸泵需要附加设置来实现自吸功能,结构复杂。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吸双吸泵,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吸双吸泵,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以及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两个进水管,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由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构成,所述上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吸双吸泵,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1)以及与所述上壳体(1)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2),所述下壳体(2)上设置有两个进水管(3),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出水管(8),所述出水管(8)由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构成,所述上半部分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壳体(1)上,所述下半部分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壳体(2)上,所述上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凸环(4)和第一环槽(5),所述第一环槽(5)位于所述第一凸环(4)的内侧,所述下壳体(2)上设置有第二环槽(6)和第二凸环(7),所述第二凸环(7)位于所述第二环槽(6)的内侧,所述第二环槽(6)与所述第一凸环(4)过盈配合,所述第一环槽(5)与所述第二凸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吸双吸泵,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1)以及与所述上壳体(1)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2),所述下壳体(2)上设置有两个进水管(3),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出水管(8),所述出水管(8)由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构成,所述上半部分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壳体(1)上,所述下半部分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壳体(2)上,所述上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凸环(4)和第一环槽(5),所述第一环槽(5)位于所述第一凸环(4)的内侧,所述下壳体(2)上设置有第二环槽(6)和第二凸环(7),所述第二凸环(7)位于所述第二环槽(6)的内侧,所述第二环槽(6)与所述第一凸环(4)过盈配合,所述第一环槽(5)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元圆
申请(专利权)人:仟亿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