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拉簧内拉钩扇形封闭部的制作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组合拉簧的制作装置,尤其是一种组合拉簧内拉钩扇形封闭部的制作装置。
技术介绍
在众多的拉簧中,有一种如图1至3所示的组合拉簧100,该组合拉簧100包括包含一端为锥形弹簧圈部1010、另一端连接有拉钩Ⅰ1012的弹簧圈体1011的外拉簧101和包含位于弹簧圈体1011的拉钩Ⅰ1012的端外的扇形封闭部1020及位于弹簧圈体1011中的一端与扇形封闭部1020连接、另一端伸出于锥形弹簧圈部1010的端外并与拉钩Ⅱ1022连接的连接部1021的内拉钩102,其中,拉钩Ⅰ1012和拉钩Ⅱ1022为对称结构。通常,该组合拉簧100的外拉簧101采用数控自动卷簧机制作,其缠绕时钢丝的送料由数控自动卷簧机的滚轮执行,存在的技术问题是;钢丝在滚轮转动下进行向前运动,在数控自动卷簧机卷簧部位由几个顶出带弧形模具引导下完成弹簧圈体1011的卷制,并由其它顶出模具完成拉钩Ⅱ1022的折弯和弯形,各顶出模具的控制是由曲线凸轮机构完成;而在制作弹簧圈体1011和拉钩Ⅱ1022的过程中,钢丝的送料均是由数控自动卷簧机上的滚轮执行的;这样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拉簧内拉钩扇形封闭部的制作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Ⅱ、小芯轴、扳手、大芯轴和用于压紧内拉钩的连接部的压紧调节机构;所述底座Ⅱ包括底座体和由底座体上表面下凹的前后端为开口的凹槽和左、右端为开口的条形凹槽,所述凹槽的非开口两端间的宽度大于内拉钩的扇形封闭部的展开尺寸、开口两端的宽度与扇形封闭部的展开尺寸相对应,所述条形凹槽与凹槽相互垂直,其左端与凹槽右端连通且其形状尺寸与内拉钩的连接部的形状尺寸相适配;所述小芯轴朝上伸出地连接于底座体的凹槽之中,其轴心至凹槽的左端内壁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内拉钩的扇形封闭部的半圆部分的中心至连接部的距离;所述扳手包括扳手体Ⅱ和由扳手体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拉簧内拉钩扇形封闭部的制作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Ⅱ、小芯轴、扳手、大芯轴和用于压紧内拉钩的连接部的压紧调节机构;所述底座Ⅱ包括底座体和由底座体上表面下凹的前后端为开口的凹槽和左、右端为开口的条形凹槽,所述凹槽的非开口两端间的宽度大于内拉钩的扇形封闭部的展开尺寸、开口两端的宽度与扇形封闭部的展开尺寸相对应,所述条形凹槽与凹槽相互垂直,其左端与凹槽右端连通且其形状尺寸与内拉钩的连接部的形状尺寸相适配;所述小芯轴朝上伸出地连接于底座体的凹槽之中,其轴心至凹槽的左端内壁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内拉钩的扇形封闭部的半圆部分的中心至连接部的距离;所述扳手包括扳手体Ⅱ和由扳手体Ⅱ底面向下伸出的延伸部,所述扳手体Ⅱ可转动地套装于小芯轴上,其底面与凹槽的上表面的间隙微小于制作组合拉簧内拉钩的钢丝的直径,其延伸部的内壁至小芯轴的外周的距离与制作组合拉簧内拉钩的钢丝的直径对应;所述大芯轴向上伸出地连接于底座体的凹槽之中、位于小芯轴的前侧,其中心向左水平延长线与小芯轴的中心向前延伸线之间的距离与内拉钩的扇形封闭部的半圆部分的中心至内拉钩的连接部的距离对应,其外周至小芯轴的中心向右水平延伸线之间的距离略小于制作组合拉簧内拉钩的钢丝的直径;所述压紧调节机构向上伸出地连接于底座体上,位于条形凹槽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拉簧内拉钩扇形封闭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源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