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中高碳热轧带钢产生辊印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43611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止中高碳热轧带钢产生辊印的方法,包括获取热轧终轧温度、热轧后的带钢厚度以及宽度的值;根据所述热轧终轧温度、热轧后的带钢厚度以及宽度的值,分别单独控制精轧机组内各个水冷装置的关闭或开启,以及控制带钢在第七精轧机机架中的最大穿带速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综合控制精轧机组内各个水冷装置的关闭或开启;以及控制第七精轧机机架的穿带速度,以及控制第七精轧机机架工作辊辊径大小,可以有效控制带钢辊印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中高碳热轧带钢产生辊印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中高碳热轧带钢产生辊印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带钢热轧钢卷的轧制生产过程中,板坯经加热炉加热后,经粗除鳞机除鳞和粗轧机轧制形成表面质量良好的中间坯,中间坯切头后进入精除鳞机,然后进入精轧机组,在各个精轧机内逐级减薄并轧制成目标厚度的带钢,按照传统控制方法,减薄的带钢在各个轧机内将遭遇辊缝喷淋水、纵喷水与机架间冷却水冷却,带钢头部温度遇水后逐步降低;带钢头部在精轧机组F1-F5机架间遇水冷却,可以通过自回温进而提升头部温度,越靠近精轧机F7机架,带钢越薄,冷却水对带钢头部的冷却效果越大,因中高碳热轧带钢含C量高,带钢头部冷却硬化效果更加明显,在精轧机F7机架轧辊咬钢时,将会因带钢头部硬度过高而损伤轧辊,进而在带钢表面产生辊印。产生辊印后,生产现场无法量化评估辊印缺陷;更换表面缺陷轧辊,不止影响生产效率,还不能保证后续钢卷的表面质量,若不更换轧辊,易产生因缺陷评估不充分导致出现批量质量事故。且中高碳热轧带钢,广泛用于汽车零部件、机械零件以及各种工具制作,对带钢表面质量要求很高。现有技术中,通过调节精轧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中高碳热轧带钢产生辊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热轧终轧温度、热轧后的带钢厚度以及宽度的值;根据所述热轧终轧温度、热轧后的带钢厚度以及宽度的值,分别单独控制精轧机组内各个水冷装置的关闭或开启,以及控制带钢在第七精轧机机架中的最大穿带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中高碳热轧带钢产生辊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热轧终轧温度、热轧后的带钢厚度以及宽度的值;根据所述热轧终轧温度、热轧后的带钢厚度以及宽度的值,分别单独控制精轧机组内各个水冷装置的关闭或开启,以及控制带钢在第七精轧机机架中的最大穿带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中高碳热轧带钢产生辊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热轧终轧温度、热轧后的带钢厚度以及宽度的值,分别单独控制精轧机组内各个水冷装置的关闭或开启,以及控制带钢在第七精轧机机架中的最大穿带速度包括:根据所述热轧终轧温度、热轧后的带钢厚度以及宽度的值,分别单独控制精轧机组中第一精轧机至第七精轧机机架间的冷却水开启或关闭;以及控制精轧机组中的工作辊冷却水开启;以及控制精轧机组中纵喷水与横喷水关闭,辊缝喷淋水关闭或延时开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中高碳热轧带钢产生辊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轧机组热轧终轧温度为850-920℃,热轧后的带钢厚度h≥1.8mm,热轧后的带钢宽度为900-205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中高碳热轧带钢产生辊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轧后的带钢厚度2~6mm,热轧后的带钢宽度为1200~205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中高碳热轧带钢产生辊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热轧终轧温度、热轧后的带钢厚度以及宽度的值,分别单独控制精轧机组内各个水冷装置的关闭或开启,以及控制带钢在第七精轧机机架中的最大穿带速度包括:当所述热轧后的带钢厚度为1.8≤h<2.8mm时,分别控制精轧机组中第一精轧机至第四精轧机机架间的冷却水开启,并控制第四精轧机至第七精轧机机架间的冷却水关闭;以及控制精轧机组中的工作辊冷却水开启;以及控制精轧机组中纵喷水与横喷水关闭,辊缝喷淋水关闭或延时开启;以及控制带钢在第七精轧机机架的穿带速度v≤9.5m/s。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中高碳热轧带钢产生辊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热轧终轧温度、热轧后的带钢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曾斌李光辉汪净刘旭辉罗钢黄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