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色选机给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4307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色选机给料装置,包括机架、底板、多个茶叶给料筒以及传动机构;底板和茶叶给料筒分别固定在机架上,茶叶给料筒位于底板的上方,且茶叶给料筒与底板之间有预留距离;茶叶给料筒包括包括外筒、内筒、端板和转轴,内筒外壁上开有若干个漏茶孔,内筒的下端面与端板固定连接,外筒套装在内筒上,且内筒与外筒之间有预留距离,外筒内设有支撑条,支撑条上固定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与端板转动连接,转轴与端板固定连接,传动机构带动转轴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给料的过程中实现相互粘结的茶叶的分离,避免相互粘结的茶叶落入色选机,增大色选机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色选机给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茶叶色选机给料装置。
技术介绍
茶叶色选机是通过茶叶从顶部的料斗进入机器,通过振动器装置的振动,被选物料沿通道下滑,加速下落进入分选室内的观察区,并从传感器和背景板间穿过。在光源的作用下,根据光的强弱及颜色变化,使系统产生输出信号驱动电磁阀工作吹出异色茶叶吹至接料斗的废料腔内,而好的叶继续下落至接料斗成品腔内,从而达到选别的目的。现有的茶叶色选机是通过料斗进入机器,通过振动将茶叶分开并铺平,但是由于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存在两个或多个茶叶缠绕在一起,仅仅通过振动无法将两片不同级别的茶叶分开,导致色选机进行筛选时存在误差,造成好茶叶浪费或次品茶叶混入好茶叶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茶叶色选机给料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色选机给料装置,包括机架、底板、多个茶叶给料筒以及传动机构;底板和茶叶给料筒分别固定在机架上,茶叶给料筒位于底板的上方,且茶叶给料筒与底板之间有预留距离;茶叶给料筒包括包括外筒、内筒、端板和转轴,内筒外壁上开有若干个漏茶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色选机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底板(2)、多个茶叶给料筒(3)以及传动机构;底板(2)和茶叶给料筒(3)分别固定在机架(1)上,茶叶给料筒(3)位于底板(2)的上方,且茶叶给料筒(3)与底板(2)之间有预留距离;茶叶给料筒(3)包括包括外筒(30)、内筒(31)、端板(32)和转轴(33),内筒(31)外壁上开有若干个漏茶孔(310),内筒(31)的下端面与端板(32)固定连接,外筒(30)套装在内筒(31)上,且内筒(31)与外筒(30)之间有预留距离,外筒(30)内设有支撑条(6),支撑条(6)上固定设有支撑块(19),支撑块(19)与端板(32)转动连接,转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色选机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底板(2)、多个茶叶给料筒(3)以及传动机构;底板(2)和茶叶给料筒(3)分别固定在机架(1)上,茶叶给料筒(3)位于底板(2)的上方,且茶叶给料筒(3)与底板(2)之间有预留距离;茶叶给料筒(3)包括包括外筒(30)、内筒(31)、端板(32)和转轴(33),内筒(31)外壁上开有若干个漏茶孔(310),内筒(31)的下端面与端板(32)固定连接,外筒(30)套装在内筒(31)上,且内筒(31)与外筒(30)之间有预留距离,外筒(30)内设有支撑条(6),支撑条(6)上固定设有支撑块(19),支撑块(19)与端板(32)转动连接,转轴(33)与端板(32)固定连接,传动机构带动转轴(33)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箱(9)和空气压缩机(14),密封箱(9)位于机架(1)下方,空气压缩机(14)通过管道与密封箱(9)连接;端板(32)具有上端板(320)和下端板(321),上端板(320)和下端板(321)之间形成密封腔,上端板(320)上开有若干个气孔(3200),转轴(33)为空心结构,转轴(33)的上部分与下端板(321)固定连接并延伸至密封空腔内,转轴(33)的下部分延伸至密封箱(9)内,转轴(33)与密封箱(9)的上壁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孔(3200)内通过螺纹连接有防漏盖(15),防漏盖(15)上开有若干个通孔(150),优选的,通孔(150)的直径小于茶叶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筒(30)内套装有弹性套筒(7),弹性套筒(7)的上端设有连接环(8),外筒(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焱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双寨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