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片的测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4277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更严格控制涂布厚度和均匀性的极片的测厚方法。所述极片的测厚方法沿极片的横向设置了多个测量区域,并得到各个区域的面密度值和所有测量区域的面密度均值,从而控制涂布机的涂布口做出相应的及时相应的调整,可以更严格控制涂布厚度和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片的测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极片的涂布
,特别涉及一种极片的测厚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动力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大、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优等显著特点,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移动通讯设备、便携式移动储电设备、矿用电源以及电动汽车等领域。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成为其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在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电极极板的加工是其生产的关键,电极极板的生产需要经过匀浆、涂布、碾压和模切等工序。其中,涂布工序又是电极极板加工过程中的关键过程,也是整个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当匀浆完成以后,需要对浆料进行涂布,在浆料涂布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涂布的厚度以及密度均匀性。目前,常用的控制方式是采用在线测厚仪等检测设备对涂布的质量进行实时监控,但是目前的测厚方法,一般只能测量涂布的整体厚度,并不能暴露涂布不均的问题,且当涂布厚度出现问题时,涂布机从源头的反馈速度也较慢,涂布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更严格控制涂布厚度和均匀性的极片的测厚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极片的测厚方法,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片的测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极片的传送区域上沿与极片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至少两个的测量区域;S2、将至少两个的涂布口沿与极片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依次设于所述测量区域的上游,并将至少两个的涂布口与至少两个的测量区域分别一一对应设置;S3、涂布口持续出料,对极片进行涂布;S4、测厚仪器依次测量极片在所述测量区域上的浆料的测量面密度值;S5、通过测量区域上的浆料的测量面密度值,计算得到所有测量区域的测量面密度均值,判断测量面密度均值与预设面密度均值是否相等,若测量面密度值与预设面密度均值相等,执行步骤S9,若测量面密度均值与预设面密度均值不相等,则执行步骤S6;S6、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的测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极片的传送区域上沿与极片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至少两个的测量区域;S2、将至少两个的涂布口沿与极片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依次设于所述测量区域的上游,并将至少两个的涂布口与至少两个的测量区域分别一一对应设置;S3、涂布口持续出料,对极片进行涂布;S4、测厚仪器依次测量极片在所述测量区域上的浆料的测量面密度值;S5、通过测量区域上的浆料的测量面密度值,计算得到所有测量区域的测量面密度均值,判断测量面密度均值与预设面密度均值是否相等,若测量面密度值与预设面密度均值相等,执行步骤S9,若测量面密度均值与预设面密度均值不相等,则执行步骤S6;S6、判断测量面密度均值是否小于预设面密度均值,若测量面密度均值小于预设面密度均值,则执行步骤S7,否则执行步骤S8;S7、增加所有涂布口的出料,执行步骤S4;S8、减少所有涂布口的出料,执行步骤S4;S9、判断是否所有测量区域上的测量面密度值都与预设面密度均值相同,若所有测量区域上的测量面密度值都与预设面密度均值相同,则执行步骤S3,否则执行步骤S10;S10、将所有测量面密度值小于预设面密度均值的测量区域设为第一组测量区域,将所有测量面密度值大于预设面密度均值的测量区域设为第二组测量区域,执行步骤S11;S11、增加与第一组测量区域对应的涂布口的出料,减少与第二组测量区域对应的涂布口的出料,执行步骤S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浩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