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火花表面强化机用振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180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火花表面强化机用振动器,由安装壳体(12)、电磁线圈(2)、盘头螺钉(3)、衔铁(4)、电极(11)、滑动套(13)、轴用挡圈(14)、电极夹持杆(15)、导杆(16)、六角螺母(17)、弹簧(18)、调节螺钉(19)、背紧螺母(20)、锁紧螺母(21)组成;该振动器中电极垂直于电极夹持杆固定,振动器的振动方向与电极长度方向保持一致,在内孔类产品表面的强化应用中,电极与其内孔面可始终保持一定的接触面,保证加工过程轴向进给的均匀性,方便进给参数的设置及控制,适应自动化、数字化的现代设备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火花表面强化机用振动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火花金属表面强化领域,涉及一种电火花表面强化机用振动器。
技术介绍
目前普通电火花强化机振动器的结构,参见图1,安装于某数控电火花强化机中,包括底座1、电磁线圈2、盘头螺钉3、衔铁4、L形弹片5、联接螺钉6、电极夹持棒7、六角螺母8、压紧螺母9、压片10、电极11等组成,电磁线圈得电后吸引衔铁,在L形弹片作用下,衔铁4发生图2所示的偏转,从而导致电极产生与原轴线δ角度的偏转,因此电极与工件的接触面是不断变化的,特别是在加工内孔时(图2所示),电极必须以较大的倾斜角插入,两者接触长度刚接触时是一个点,随着电极的磨损不断变大;倾斜角越大,磨损后的接触长度越大数值。在现代设备自动化、数字化的要求下,接触长度的不确定,每次轴向进给所强化产品的宽度就不确定,无法满足设备参数自动控制的要求,加工效率难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电极振动方向与电极轴向方向一致、电极与工件始终保持一定接触面的电火花强化机用振动器,保证加工过程轴向进给的均匀性,方便进给参数的设置及控制,满足自动化、数字化的设备要求,解决目前普通电火花强化机振动器强化加工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火花表面强化机用振动器,包括:安装壳体(12)、电磁线圈(2)、盘头螺钉(3)、衔铁(4)、电极(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套(13)、轴用挡圈(14)、电极夹持杆(15)、导杆(16)、六角螺母(17)、弹簧(18)、锁紧螺母(21);所述的衔铁(4)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行的导杆(16),导杆(16)穿过带有圆形凸台的滑动套(13),并且能在滑动套(13)中轴向运动;滑动套(13)与安装壳体(12)上的孔紧密配合,并通过本身的圆形凸台和轴用挡圈(14)固定在安装壳体(12)上;弹簧(18)穿在导杆(16)上,并且固定在滑动套(13)和电极夹持杆(15)之间处于预压紧状态;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火花表面强化机用振动器,包括:安装壳体(12)、电磁线圈(2)、盘头螺钉(3)、衔铁(4)、电极(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套(13)、轴用挡圈(14)、电极夹持杆(15)、导杆(16)、六角螺母(17)、弹簧(18)、锁紧螺母(21);所述的衔铁(4)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行的导杆(16),导杆(16)穿过带有圆形凸台的滑动套(13),并且能在滑动套(13)中轴向运动;滑动套(13)与安装壳体(12)上的孔紧密配合,并通过本身的圆形凸台和轴用挡圈(14)固定在安装壳体(12)上;弹簧(18)穿在导杆(16)上,并且固定在滑动套(13)和电极夹持杆(15)之间处于预压紧状态;电极夹持杆(15)径向设置有两个平行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清华于建新马文王涛赖少华潘志强梁正杰肖洋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