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微生物纳米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141678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微生物纳米复合体,其构建组分包括微生物菌株和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作为固定化载体,微生物菌株负载于所述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构建形成所述复合体。这种微生物纳米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微生物菌株和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混合分散于液体中;置于100℃条件下反应4h;反应结束后磁性分离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微生物菌株选用菌株Fusarium oxysporum FP‑JCCW。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微生物纳米复合体在吸附水体中铊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用于水体铊污染的修复治理,可作为有待开发的环境功能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生物纳米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涉及一种高性能复合体,这种高性能复合体在本专利技术中称为微生物纳米复合体,是由金属纳米材料与微生物菌株结合而成的功能吸附材料。本专利技术还给出了所述微生物纳米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铊污染修复工程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元素铊(Tl)一种高度分散的金属元素,属高毒类,具有蓄积性,为强烈的神经毒物。据研究,铊对70kg成人的最小致死量为50-80mg;成人每天铊正常摄入量约为0.056mg,每天最高铊允许摄入量为2mg。如果环境介质中铊的含量接近或超过其阈值,就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铊元素具有亲石和亲硫两重性,其在地壳中高度分散,在特殊条件下,铊也可以富集成矿并形成独立的铊矿物。铊在矿坑废水和冶炼废水中高度聚集,导致矿化区附近的河流湖泊中铊的含量通常很高。同时,铊还在含铊矿床附近的植物中富集,并主要分布在根和叶中,其次为茎、果实和块茎中。由于铊的化合物多数具高挥发性,故在冶炼过程中能以气态形式在大气中运移。由于环境恶化引起的生态效应和毒理具有明显的滞后作用,铊的潜在危害和威胁其实远比其表观影响严重得多。目前,含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微生物纳米复合体,其构建组分包括微生物菌株和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所述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作为固定化载体,所述微生物菌株负载于所述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构建形成所述复合体。

【技术特征摘要】
1.微生物纳米复合体,其构建组分包括微生物菌株和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所述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作为固定化载体,所述微生物菌株负载于所述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构建形成所述复合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纳米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选用锰氧化物纳米颗粒,铁氧化物纳米颗粒,铁锰复合氧化物纳米颗粒,或是锰氧化物纳米颗粒,铁氧化物纳米颗粒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纳米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株选用对金属离子具有吸附作用的微生物菌株FusariumoxysporumFP-JCCW。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微生物纳米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微生物菌株和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混合分散于液体中;置于100℃条件下反应4h;反应结束后磁性分离,即得所述微生物纳米复合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生物纳米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选用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采用所述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制备所述微生物纳米复合体的方法包括:将所述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和所述微生物菌株置于无菌水中;置于100℃条件下反应4h;反应结束后磁性分离;洗涤后80℃真空干燥4h,即得所述微生物纳米复合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建友梁爱萍曹新宇陈信宇余丽杰孔令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