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高效的污泥干化网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147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通风高效的污泥干化网帘,包括网帘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帘主体上均布有若干通气网孔,相邻所述支撑杆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导风板二位于所述网帘主体的下方,所述静电消除棒水平设置在所述网帘主体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表面平整,安装方便,通过设置椭圆形结构的通气网孔,导风板一和导风板二,便于调节通气网孔内的通风方向与通风量,弥补了通风效果不理想的缺陷,有效提高了物料的干化质量,通过设置支撑杆和静电消除棒,一方面消除了输送过程中物料与网帘主体之间产生的静电,另一方面起到了支撑效果,使得网帘运行更加稳定,进而提高了输送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高效的污泥干化网帘
本技术涉及物料干燥输送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通风高效的污泥干化网帘。
技术介绍
输送网帘是输送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配件,在污泥干化过程中,通常使用输送网帘直接固定在污泥干化设备上,以摩擦驱动连续方式运输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对物料进行烘干处理,达到干化目的。然而,传统使用的污泥干化网帘存在通风效果不理想的缺陷,严重影响着物料的干化质量,而且在物料输送过程中,网帘运行不稳定,严重影响着输送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通风高效的污泥干化网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通风高效的污泥干化网帘,包括网帘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帘主体呈长方体结构设置,所述网帘主体上均布有若干通气网孔,所述通气网孔呈椭圆形结构设置,所述网帘主体的左右两端平行设有传动链条,左右所述传动链条上与所述网帘主体相接触的侧面均布有若干对应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均安有轴座,所述轴座呈U型结构设置,左右对应的所述轴座上固定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贯穿所述网帘主体的侧壁,所述支撑杆水平设置,相邻所述支撑杆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网帘主体的下方安有水平的若干导风板一,所述导风板一铰接在左右所述传动链条之间,所述导风板一上铰接有若干竖直的导风板二,所述导风板二位于所述网帘主体的下方,所述网帘主体与所述导风板一之间设有若干可拆卸静电消除棒,所述静电消除棒位于相邻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所述静电消除棒水平设置在所述网帘主体的下表面。所述网帘主体由不锈钢钢丝编织而成。所述轴座与所述传动链条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表面平整,安装方便,通过设置椭圆形结构的通气网孔,导风板一和导风板二,便于调节通气网孔内的通风方向与通风量,弥补了通风效果不理想的缺陷,有效提高了物料的干化质量,通过设置支撑杆和静电消除棒,一方面消除了输送过程中物料与网帘主体之间产生的静电,另一方面起到了支撑效果,使得网帘运行更加稳定,进而提高了输送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中:1-网帘主体;2-通气网孔;3-传动链条;4-轴座;5-导风板一;6-导风板二;7-静电消除棒;8-支撑杆;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通风高效的污泥干化网帘,包括网帘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帘主体1呈长方体结构设置,所述网帘主体1上均布有若干通气网孔2,所述通气网孔2呈椭圆形结构设置,所述网帘主体1的左右两端平行设有传动链条3,左右所述传动链条3上与所述网帘主体1相接触的侧面均布有若干对应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均安有轴座4,所述轴座4呈U型结构设置,左右对应的所述轴座4上固定设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贯穿所述网帘主体1的侧壁,所述支撑杆8水平设置,相邻所述支撑杆8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网帘主体1的下方安有水平的若干导风板一5,所述导风板一5铰接在左右所述传动链条3之间,所述导风板一5上铰接有若干竖直的导风板二6,所述导风板二6位于所述网帘主体1的下方,所述网帘主体1与所述导风板一5之间设有若干可拆卸静电消除棒7,所述静电消除棒7位于相邻所述支撑杆8之间设置,所述静电消除棒7水平设置在所述网帘主体1的下表面。所述网帘主体1由不锈钢钢丝编织而成。所述轴座4与所述传动链条3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本技术使用时,将传动链条3套置在外界链轮上,并调节导风板一5、导风板二6分别与椭圆形结构的通气网孔2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通气网孔2内的通风方向与通风量,便于弥补了通风效果不理想的缺陷,有效提高了物料的干化质量,待干化的污泥均匀放置在网帘主体1上,随着外界链轮的转动对污泥进行干化输送,通过设置支撑杆8和静电消除棒7,一方面消除了输送过程中物料与网帘主体1之间产生的静电,另一方面起到了支撑效果,使得网帘运行更加稳定,进而提高了输送效率,本技术结构简单,表面平整,安装方便。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高效的污泥干化网帘,包括网帘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帘主体(1)呈长方体结构设置,所述网帘主体(1)上均布有若干通气网孔(2),所述通气网孔(2)呈椭圆形结构设置,所述网帘主体(1)的左右两端平行设有传动链条(3),左右所述传动链条(3)上与所述网帘主体(1)相接触的侧面均布有若干对应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均安有轴座(4),所述轴座(4)呈U型结构设置,左右对应的所述轴座(4)上固定设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贯穿所述网帘主体(1)的侧壁,所述支撑杆(8)水平设置,相邻所述支撑杆(8)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网帘主体(1)的下方安有水平的若干导风板一(5),所述导风板一(5)铰接在左右所述传动链条(3)之间,所述导风板一(5)上铰接有若干竖直的导风板二(6),所述导风板二(6)位于所述网帘主体(1)的下方,所述网帘主体(1)与所述导风板一(5)之间设有若干可拆卸静电消除棒(7),所述静电消除棒(7)位于相邻所述支撑杆(8)之间设置,所述静电消除棒(7)水平设置在所述网帘主体(1)的下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高效的污泥干化网帘,包括网帘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帘主体(1)呈长方体结构设置,所述网帘主体(1)上均布有若干通气网孔(2),所述通气网孔(2)呈椭圆形结构设置,所述网帘主体(1)的左右两端平行设有传动链条(3),左右所述传动链条(3)上与所述网帘主体(1)相接触的侧面均布有若干对应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均安有轴座(4),所述轴座(4)呈U型结构设置,左右对应的所述轴座(4)上固定设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贯穿所述网帘主体(1)的侧壁,所述支撑杆(8)水平设置,相邻所述支撑杆(8)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网帘主体(1)的下方安有水平的若干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振明杨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五洲同创空调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