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选择分离性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高选择分离性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纳滤膜分离技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与反渗透膜相比,纳滤膜具有操作压力低、渗透通量大、运行成本低、选择分离性高等特点,可用于饮用水的制备、小分子有机物的回收或去除、生物制药行业生物成分的浓缩与提纯、高含盐废水的处理以及城市污水的回用等领域。作为纳滤膜分离技术的核心,具有优良分离性能及化学稳定性的纳滤膜是关键,目前纳滤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相转化法、荷电化法、复合法等。(1)相转化法相转化法制膜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最早由Loeb与Sourirajan提出,因此也称为L-S相转化法,常用的膜材料有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疏水性聚合物、聚酰亚胺等。在制膜过程中,较为关键的是要获得孔径均一且厚度较小的致密分离层,同时确保分离性能及渗透性能,但是传统的高分子膜材料在相转化过程中难以同时实现该目标。因此目前在商业化的纳滤膜制备过程中,使用相转化法制备纳滤膜较少,通常会在相分离法制备微孔膜的基础上辅以其他技术手段,如界面聚合等。(2)荷电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选择分离性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高通量、低无机盐脱除率的分离层:以哌嗪为水相溶液并添加树枝状膜材料,与均苯三甲酰氯有机相溶液进行界面聚合,制备渗透通量高、无机盐脱除率低的聚哌嗪酰胺分离层;(2)制备高负电荷密度的分离层:选用强电负性化合物溶于纯水中,并将其与步骤(1)制备完成的聚哌嗪酰胺分离层接触,进行二次反应,形成高负电荷密度的分离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选择分离性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高通量、低无机盐脱除率的分离层:以哌嗪为水相溶液并添加树枝状膜材料,与均苯三甲酰氯有机相溶液进行界面聚合,制备渗透通量高、无机盐脱除率低的聚哌嗪酰胺分离层;(2)制备高负电荷密度的分离层:选用强电负性化合物溶于纯水中,并将其与步骤(1)制备完成的聚哌嗪酰胺分离层接触,进行二次反应,形成高负电荷密度的分离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选择分离性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枝状膜材料含有二个及二个以上的羟基或氨基官能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选择分离性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枝状膜材料为多元醇、多元胺高分子材料或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选择分离性纳滤膜的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奈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