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分解催化剂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116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臭氧分解催化剂模块,包括圆筒状主筒体;主筒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装的:圆筒状内网筒、圆筒状滤芯以及圆筒状外网筒;滤芯的内壁与内网筒的外壁贴靠,滤芯的外壁与外网筒的内壁贴靠;内网筒、滤芯和外网筒通过一对圆环形端盖组装在一起,该对端盖与内网筒共轴心,内网筒、滤芯、外网筒的轴向两端分别由该对端盖封闭;滤芯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层叠的:内护层、臭氧分解层以及外护层;臭氧分解层由搭载有室温臭氧分解催化剂的活性炭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臭氧分解催化剂模块能在室温条件下分解臭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臭氧分解催化剂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臭氧分解催化剂模块。
技术介绍
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人们所接触到的臭氧污染一部分是来源于燃烧煤和天燃气以及机动车尾气所排放的氮氧化物和各种挥发性有机物在阳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化学反应所生成的臭氧;另一个主要来源就是复印机、各类电器、自来水及废水处理、化工产品合成等设备在运行时所产生的臭氧。臭氧超标会产生如下问题:1)强烈刺激人的呼吸道,造成咽喉肿痛、胸闷咳嗽、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2)臭氧会造成人的神经中毒,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3)臭氧会对人体皮肤中的维生素E起到破坏作用,致使人的皮肤起皱、出现黑斑。4)臭氧还会破坏人体的免疫机能,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病变,加速衰老,致使胎儿畸形。5)复印机墨粉发热产生的臭氧及有机废气更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它会引发各类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因此,臭氧所造成的危害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产生臭氧的场所要及时进行臭氧的分解净化,以免对周围人群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分解催化剂模块,其能在室温条件下分解臭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臭氧分解催化剂模块,包括圆筒状主筒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臭氧分解催化剂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主筒体;所述主筒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装的:圆筒状内网筒、圆筒状滤芯以及圆筒状外网筒;滤芯的内壁与内网筒的外壁贴靠,滤芯的外壁与外网筒的内壁贴靠;内网筒、滤芯和外网筒通过一对圆环形端盖组装在一起,该对端盖与内网筒共轴心,内网筒、滤芯、外网筒的轴向两端分别由该对端盖封闭;所述滤芯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层叠的:内护层、臭氧分解层以及外护层;所述臭氧分解层由搭载有室温臭氧分解催化剂的活性炭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臭氧分解催化剂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主筒体;所述主筒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装的:圆筒状内网筒、圆筒状滤芯以及圆筒状外网筒;滤芯的内壁与内网筒的外壁贴靠,滤芯的外壁与外网筒的内壁贴靠;内网筒、滤芯和外网筒通过一对圆环形端盖组装在一起,该对端盖与内网筒共轴心,内网筒、滤芯、外网筒的轴向两端分别由该对端盖封闭;所述滤芯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层叠的:内护层、臭氧分解层以及外护层;所述臭氧分解层由搭载有室温臭氧分解催化剂的活性炭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分解催化剂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层为阻燃无纺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分解催化剂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为阻燃海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分解催化剂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端盖分别设有圆环形插槽,圆环形插槽与其所在的端盖共轴心;内网筒、滤芯、外网筒的轴向两端分别插入该对端盖的圆环形插槽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分解催化剂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网筒、滤芯、外网筒与上述一对端盖都为可拆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分解催化剂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风韩曙鹏杨林
申请(专利权)人:亚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