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机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101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机用平台,包括底座、平台和第一护栏;使用时,将升降机本体通过第一升降架和第二升降架进行折叠下降,此时,操作人员通过护栏门锁将护栏门打开,保护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提高了升降机的安全性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当操作人员进入平台内的时候,操作人员可以自己通过控制器自行控制升降机本体的升降,提高了装置本体的工作灵活度,使用起来操作方便快捷,实用性很高,且弹性连接线具有弹性,可以随着升降机本体的升降而进行弹性的拉升,方便操作;平台上设有观察窗,且观察窗为透明的玻璃墙,便于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操作,且玻璃墙具有坚韧的硬度,便于经久耐用,延长装置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机用平台
本技术涉及升降机配件,具体是一种升降机用平台。
技术介绍
升降机为提升货物的一种常用机械,在设置时一般在建筑物内设置通道,将升降机设置在通道内,以提高升降机运行时的安全性能。现有技术中的升降机结构设置不合理,升降机的防护性能较差,如操作人员不能自己主动控制升降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升降机用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机用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升降机用平台,包括底座、平台和第一护栏;所述底座的下侧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滚轮,底座的上侧设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上侧设有交叉设置的第一升降架,且第一升降架的交叉处设有转轴,第一升降架的上侧设有第二升降架,且第二升降架的交叉处设有转轴,第一升降架的下侧内部并列设有泵体;所述第二升降架的上侧设有平台,平台的上侧设有若干个第一护栏,第一护栏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一固定杆,且第一固定杆与第一护栏的交接处设有第一固定套,第一护栏的上侧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的上侧设有弹性连接线,弹性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机用平台,包括底座(2)、平台(9)和第一护栏(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下侧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滚轮(1),底座(2)的上侧设有安装座(3),安装座的上侧设有交叉设置的第一升降架(4),且第一升降架(4)的交叉处设有转轴(6),第一升降架(4)的上侧设有第二升降架(7),且第二升降架(7)的交叉处设有转轴(6),第一升降架(4)的下侧内部并列设有泵体(5);所述第二升降架(7)的上侧设有平台(9),平台(9)的上侧设有若干个第一护栏(10),第一护栏(10)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一固定杆(12),且第一固定杆(12)与第一护栏(10)的交接处设有第一固定套(11),第一护栏(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机用平台,包括底座(2)、平台(9)和第一护栏(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下侧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滚轮(1),底座(2)的上侧设有安装座(3),安装座的上侧设有交叉设置的第一升降架(4),且第一升降架(4)的交叉处设有转轴(6),第一升降架(4)的上侧设有第二升降架(7),且第二升降架(7)的交叉处设有转轴(6),第一升降架(4)的下侧内部并列设有泵体(5);所述第二升降架(7)的上侧设有平台(9),平台(9)的上侧设有若干个第一护栏(10),第一护栏(10)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一固定杆(12),且第一固定杆(12)与第一护栏(10)的交接处设有第一固定套(11),第一护栏(10)的上侧设有控制器(13),控制器(13)的上侧设有弹性连接线(8),弹性连接线(8)远离控制器(13)的一端与泵体(5)固定连接;第一护栏(10)的一端上下两侧均设有合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如意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