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乳头出血的鼻胆引流管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鼻胆引流管及其应用,具体地说是一种防乳头出血的鼻胆引流管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附件的不断完善,目前十二指肠镜技术(ERCP)已然成为治疗肝胆胰疾病的重要措施,包括胆总管结石、胆管损伤、胆管狭窄、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等。该技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安全系数高、恢复快等优点。其直视下观察,能发觉常规肝胆脾胰CT、超声以及磁共振等检查所不能发现的肝胆胰疾病,同时进行治疗,如十二指肠乳头炎、乳头狭窄、乳头旁憩室、十二指肠乳头过长、胆胰合流异常等。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及内镜鼻胆管引流是ERCP操作中的一种常规技术,可直接应用于梗阻性黄疸、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漏等疾病的治疗;术后留置鼻胆管能充分引流胆汁,降低胆道压力,具有降低术后胰腺炎及胆管炎的概率,同时能观察胆汁性状及流出情况;对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者,经鼻胆引流管注入敏感性抗生素可控制胆系感染;经鼻胆管滴注肾上腺素、凝血酶等止血药物具有预防迟发性胆道出血的作用。临床应用的鼻胆引流管的头端能自行盘踞于胆管内,该引流管存在以下不足:1、引流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乳头出血的鼻胆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鼻胆外引流管和止血夹;所述鼻胆外引流管包括管腔依次连通的第一直管、第一引流管段、第二引流管段、第三引流管段、第四引流管段和第二直管;所述第一直管包括管腔依次连通的头端、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头端上端敞开,下端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管段包括多个以所述第一管段的轴线为轴均匀分布且向远离所述第一管段轴线方向凸起的弧形管壁,所述弧形管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头端下端和所述第二管段上端连接;所述第二管段管腔贯穿所述第二管段的上端和下端且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管段的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二管段管腔连通的引流通孔,所述第二管段下端与所述第一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乳头出血的鼻胆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鼻胆外引流管和止血夹;所述鼻胆外引流管包括管腔依次连通的第一直管、第一引流管段、第二引流管段、第三引流管段、第四引流管段和第二直管;所述第一直管包括管腔依次连通的头端、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头端上端敞开,下端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管段包括多个以所述第一管段的轴线为轴均匀分布且向远离所述第一管段轴线方向凸起的弧形管壁,所述弧形管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头端下端和所述第二管段上端连接;所述第二管段管腔贯穿所述第二管段的上端和下端且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管段的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二管段管腔连通的引流通孔,所述第二管段下端与所述第一引流管段连通;所述第一引流管段为螺旋弹性管;所述第二引流管段为直管,其外壁设有多个凸起;所述第三引流管段呈弯曲状,且与所述第一引流管段尾段和所述第二引流管段整体构成“σ”状;所述第四引流管段呈圆弧状,其圆弧开口朝向所述第一管段;所述头端管腔内壁设有线,所述线的另一端依次经过所述一直管、所述第一引流管段、所述第二引流管段、所述第三引流管段、所述第四引流管段和所述第二直管管腔从所述第二直管尾端侧壁穿出;所述止血夹包括柱形套管,所述柱形套管上端设有多个以其轴线为轴均匀分布的侧翼,多个所述侧翼位于同一倒圆台形的侧壁上;所述柱形套管通过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二引流管段套接,所述侧翼位于靠近所述第二管段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乳头出血的鼻胆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呈类半椭球形,其上端敞开处设有与所述头端管腔直径相一致的头端开口;所述头端的大端与所述弧形管壁连接;所述头端管腔直径与所述第一通孔相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乳头出血的鼻胆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管壁外侧的中部区域内设有多条横向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乳头出血的鼻胆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乳头出血的鼻胆引流管外径为7-10Fr;所述头端管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龙,张诚,胡海,赵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东方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