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的细菌纤维素手术缝合线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399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的细菌纤维素手术缝合线的制作方法,它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金银花粉10‑20份、连翘粉10‑20份、大青叶粉10‑20份、板蓝根粉10‑20份、黄芪粉10‑20份、马尾连粉10‑20份、紫花地丁粉10‑20份、蒲公英粉10‑20份芦荟素4‑8份、益母草粉10‑20份、白芷5‑10份、细菌纤维素60‑7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感染的细菌纤维素手术缝合线,可有效防止伤口的感染,且在生物体内可被降解,对生物体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生产成本低廉,易于操作,不添加患者任何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的细菌纤维素手术缝合线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抗菌的细菌纤维素手术缝合线的制作方法,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生物材料是用于人体组织和器官的诊断、修复或增进其功能的一类高技术材料,即用于取代、修复活组织的天然或人造材料,其作用药物不可替代。生物材料能执行、增进或替换因疾病、损伤等失去的某种功能,而不能恢复缺陷部位。自9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生物材料科学和技术迅速发展,即使在当今全球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生物材料依然保持着每年13%高速增长,充分体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现代医学正向再生和重建被损坏的人体组织和器官、恢复和增进人体生理功能、个性化和微创治疗等方向发展。传统的无生命的医用金属、高分子、生物陶瓷等常规材料已不能满足医学发展的要求,生物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未来,生物医用材料的市场占有率大有可能将赶上药物。因此,加强生物医用材料的临床应用研究和推广应用,重点发展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营销紧密结合的一体化体系是当务之急。实际上,国家当前在生物材料科学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进展,走在了世界先进行列,但产业化水平尚待提高,产业规模小、发展相对滞后,还不能满足全民医疗保健的实际需要。在国家政策、经济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生物材料的产业化发展将提速。企业应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进一步解决依靠进口的局面,同时加大出口力度,实现跨越发展,扩大中国生物材料产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生物材料应用广泛,品种很多,其分类方法也很多。生物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如碱金属及其合金等)、无机材料(生物活性陶瓷,羟基磷灰石等)和有机材料三大类。有机材料中主要是高分子集合物材料,高分子材料通常按材料属性分为合成高分子材料(聚氨酯、聚酯、聚乳酸、聚乙醇酸、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及其他医用合成塑料和橡胶等)、天然高分子材料(如胶原、丝蛋白、纤维素、壳聚糖等);根据材料的用途,这些材料又可以分为生物惰性、生物活性或生物降解材料,高分子聚合物中,根据降解产物能否被机体代谢和吸收,降解型高分子又可分为生物可吸收性和生物不可吸收性。根据材料与血液接触后对血液成分、性能的影响状态则分为血液相容性聚合物和血液不相容性。根据材料对机体细胞的亲和性和反映情况,可分为生物相容性和生物不相容性聚合物等。其中,手术缝合线就属于生物降解材料中的一种,是指在外科手术当中,用于伤口结扎缝合止血以及组织缝合的一种特殊用线。根据其生物降解性能可分为两类:不可吸收线和可吸收线。前者具有拉力强度高、易于消毒灭菌、组织反应低的特点,但是在体内不降解,所以缝合后需要拆线,易带来二次疼痛和感染以及留下疤痕;后者在体内可以降解成为可溶性产物,被人体吸收并逐步排泄出体外,从而减轻了病人痛苦。临床应用中理想的可吸收缝合材料应满足以下条件:通用性、无菌性、无电解性、无表面张力、无过敏性和无致癌性,易于操作,不利于细菌生长,打结时能确保线结安全而无磨损或切割,能对抗组织内的收缩,缝合目的达到后能被组织吸收而且反应轻微。然而医学界常用的可吸收缝合线多为羊肠线、高分子化学合成线,使用时存在生物相容性差,易引发组织免疫性反应,吸收不充分及机械性能差等问题。目前这种理想的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尚不存在。而用于手术的不可吸收线,效果较为单一。因此,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研发出一种能抗感染的、能在生物体内被降解的手术缝合线。细菌纤维素是指在不同条件下,由醋酸菌属、土壤杆菌属、根瘤菌属等中的某种微生物合成的纤维素的统称。它与植物纤维素、人工合成的细菌纤维素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①细菌纤维素与植物纤维素相比无木质素、果胶和半纤维素等伴生产物,具有高结晶度和高的聚合度;②超精细网状结构。细菌纤维素纤维是由直径3~4纳米的微纤组合成40~60纳米粗的纤维束,并相互交织形成发达的超精细网络结构;③细菌纤维素的弹性模量为一般植物纤维的数倍至十倍以上,并且抗张强度高;④细菌纤维素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适应性和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⑤细菌纤维素生物合成时的可调控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感染的细菌纤维素手术缝合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感染的细菌纤维素手术缝合线。包括按照重量分数计的如下成分:金银花粉10-20份、连翘粉10-20份、大青叶粉10-20份、板蓝根粉10-20份、黄芪粉10-20份、马尾连粉10-20份、紫花地丁粉10-20份、蒲公英粉10-20份芦荟素4-8份。其他还包含细菌纤维素50-60份。其他还包含益母草粉10-20份。其他还包含白芷5-10份。其制备方法为:先活化木葡糖醋杆菌,然后按一定体积比的接种量把种子液接种到培养基中,放入培养箱中静置培养。然后取出生成的细菌纤维素膜,放入NaOH溶液中浸泡处理,再用流动的蒸馏水冲洗,直至冲洗液的pH接近中性。将得到的细菌纤维素膜放入打浆机中进行打磨得到糊状细菌纤维素。按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加到反应釜中,于室温条件下超声3h以上,然后加热至90℃,搅拌得到共混物。共混物经挤出、水冷,风干,剪切,得到母粒;母粒经加热融化、脱泡及喷丝,形成初级纤维;再将初级纤维在水浴条件下二级拉伸,得到抗感染的细菌纤维素手术缝合线。此细菌纤维素手术缝合线抗感染,可有效防止伤口的感染,且在生物体内可被降解。生产成本低廉,易于操作,不添加患者任何经济负担。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抗感染的手术缝合线,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金银花粉16份、连翘粉15份、大青叶粉10份、板蓝根粉10份、黄芪粉20份、马尾连粉10份、紫花地丁粉15份、蒲公英粉12份、芦荟素4份,益母草粉15份,白芷10份,细菌纤维素60份。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抗感染的手术缝合线,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金银花粉15份、连翘粉15份、大青叶粉10份、板蓝根粉12份、黄芪粉20份、马尾连粉10份、紫花地丁粉10份、蒲公英粉12份、芦荟素4份,益母草粉16份,白芷9份,细菌纤维素55份。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抗感染的手术缝合线,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金银花粉15份、连翘粉14份、大青叶粉10份、板蓝根粉12份、黄芪粉16份、马尾连粉10份、紫花地丁粉15份、蒲公英粉12份、芦荟素4份,益母草粉15份,白芷9份,细菌纤维素60份。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抗感染的手术缝合线,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金银花粉20份、连翘粉13份、大青叶粉10份、板蓝根粉10份、黄芪粉18份、马尾连粉10份、紫花地丁粉15份、蒲公英粉14份、芦荟素6份,益母草粉18份,白芷10份,细菌纤维素55份。纳塔是一种低热值的纤维食品,可以作为保健食品原料,目前已知的纳塔生理调解功能包括促进肠胃蠕动、防止便秘、改善人体消化功能等。日本的研究表明,纳塔具有美容、减肥的功能。菲律宾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纳塔具有防癌作用,经常食用能减少致癌物对染色体的破坏作用,特别有助于那些接触香烟、汽车废气等致癌物的人防癌;还可预防心脏病,使人体免疫系统免遭破坏,提供抗菌类脂化合物。同时也有研究显示,纳塔作为一种生物多糖,对防止人体心血管疾病也有积极功效。壳聚糖这种天然高分子的生物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安全性、微生物降解性等优良性能被各行各业广泛关注。壳聚糖难被人体胃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的细菌纤维素手术缝合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金银花粉10‑20份、连翘粉10‑20份、大青叶粉10‑20份、板蓝根粉10‑20份、黄芪粉10‑20份、马尾连粉10‑20份、紫花地丁粉10‑20份、蒲公英粉10‑20份芦荟素4‑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的细菌纤维素手术缝合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金银花粉10-20份、连翘粉10-20份、大青叶粉10-20份、板蓝根粉10-20份、黄芪粉10-20份、马尾连粉10-20份、紫花地丁粉10-20份、蒲公英粉10-20份芦荟素4-8份。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细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成杨雪贾士儒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