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知柏地黄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3963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知柏地黄颗粒,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知母300‑380份、山茱萸650‑700份、茯苓500‑550份、黄柏300‑350份、泽泻500‑550份、牡丹皮500‑550份、熟地黄1350‑1400份、山药650‑700份和稀释剂7000‑740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知柏地黄颗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知柏地黄颗粒在以滋补肝肾为主要作用的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知母、黄柏而成,其滋阴降火力更强,主治阴虚火旺所致的多种病症;且生产工艺更趋完善合理,充分保留了其有效成分,具有疗效好,服用、携带方便等优点,提高了患者的顺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知柏地黄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
,具体涉及一种知柏地黄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知柏地黄丸为《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收载的品种,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其处方为:知母、黄柏分别40g,熟地黄160g,山药、山茱萸(制)各80g,牡丹皮、茯苓、泽泻各60g。制法为: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炼蜜或蜜水制成蜜丸或水蜜丸。处方中药材细粉入药,丸剂服药剂量较大,蜜丸一次用量为9g,水蜜丸一次用量为6g。山茱萸味酸,性微温,功能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山药味甘,性平,能益气养阴,补脾补肺补肾;知母味苦、甘,性寒,长于清热泻火,又能滋阴润燥、生津止渴,对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心烦口渴诸证,有滋阴降火的作用。以上三药均能辅助君药直对主证,为本方臣药。方中泽泻味甘、淡,性寒。能清泄相火,并防熟地黄之滋腻;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能清泄肝火,并制山茱萸之温;茯苓味甘、淡,性平。能利水渗湿,健脾,安神,并助山药之健运;黄柏味苦,性寒。能退虚热,与知母相须为用,善治相火妄动。以上四味,既可协助主辅药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又有监制或反佐之功,并用于多种兼证,共为本方佐药。黄柏主入肾经,退虚热,制相火的作用较强,在处方中用量较小,兼有使药的功能。知柏地黄丸早已在市场上有销售。传统的知柏地黄丸剂型为水蜜丸或者蜜丸,丸剂服药剂量较大,溶散作用缓慢,生物利用度不高;再者蜜丸、水蜜丸保存不方便,丸子体积大,使用不便,特别是给老人、儿童及吞咽困难的病患带来不少麻烦;且知柏地黄丸崩解较慢,吸收不完全,生物利用度不高,疗效较缓慢。为此,急需一种生物利用度高,固体分散性好,吸收完全,疗效显著的剂型。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知柏地黄颗粒,其生物利用度高,固体分散性好,吸收完全,服用方便,疗效更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知柏地黄颗粒,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知母300-380份、山茱萸650-700份、茯苓500-550份、黄柏300-350份、泽泻500-550份、牡丹皮500-550份、熟地黄1350-1400份、山药650-700份和稀释剂7000-7400份。优选地,所述的知柏地黄颗粒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知母350份、山茱萸680份、茯苓530份、黄柏325份、泽泻530份、牡丹皮525份、熟地黄1380份、山药675份和稀释剂7200份。本申请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含上述重量份原料的知柏地黄颗粒疗效更好。优选地,所述稀释剂选自糊精、乳糖、微晶纤维素、甘露醇、蔗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知柏地黄颗粒的制备方法,其利用水蒸汽蒸馏法和酒精提取的方法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份,能充分保留有效成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知柏地黄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配方称取牡丹皮,加水浸泡10-30小时,用水蒸汽蒸馏3-5小时,收集蒸馏液,分离上层挥发油;或将蒸馏液在6℃以下静置,过滤得粗结晶,然后加入体积分数为70%-95%的乙醇溶解,得到蒸馏液A和药渣B;或将牡丹皮进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萃取温度45-50℃,萃取时间2-5小时,萃取压力20-35MPa,二氧化碳的流量为10-20kg/h,得萃取药液,萃取药液在3℃以下1.5-2h后取出,采用目滤布过滤,即得丹皮酚结晶,然后加入体积分数为70%-95%的乙醇溶解,得到萃取液A和药渣B;(2)按配方称取山茱萸、熟地黄、黄柏,加入体积分数为65%-90%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二次,每次1-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浓缩液C和药渣D;(3)将药渣B、药渣D和配方中其余4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4小时,第二次1-3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浓缩,放冷,加入乙醇,搅拌均匀,使含醇量为30-60%,静置10-30小时,滤过,回收乙醇;(4)向步骤(3)获得的产物中加入蒸馏液A/萃取液A和浓缩液C,浓缩,得流膏,加稀释剂,即得所述知柏地黄颗粒。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加入水的量为牡丹皮重量的3~6倍。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液在6℃以下静置的时间为10~30小时。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加入85%乙醇溶液的量为山茱萸重量的8~12倍。更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加入85%乙醇溶液的量为山茱萸重量的10倍。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每次煎煮加入水的量为药渣B、药渣D和配方中其余4味药材总重量的6-10倍。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合并的煎煮液滤过后浓缩至热测比重为1-1.2。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浓缩至热测比重为1.2-1.5。本申请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发现,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能更有效地保留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从而减少患者服药的剂量。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知柏地黄颗粒在以滋补肝肾为主要作用的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知母和黄柏,滋阴降火力更强,主治阴虚火旺所致的多种病症;(2)本专利技术创造性的提出水蒸汽蒸馏法和乙醇提取法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可充分保留有效成分,达到减少患者服药剂量的目的;(3)本专利技术剂型生产工艺更趋完善合理,充分保留了药材的有效成分,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固体分散性好,吸收完全,服用方便,携带方便,疗效更佳等优点,提高了患者的顺应性。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知柏地黄颗粒的一种实施例,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知母300-380份、山茱萸650份、茯苓550份、黄柏315份、泽泻535份、牡丹皮550份、熟地黄1380份、山药700份和糊精7000份。所述柏地黄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配方称取牡丹皮,加入牡丹皮重量3倍的水,浸泡10小时,用水蒸汽蒸馏5小时,收集蒸馏液,分离上层挥发油,得到蒸馏液A和药渣B;(2)按配方称取山茱萸、熟地黄、黄柏,加入山茱萸重量9倍的体积分数为65%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浓缩液C和药渣D;(3)取药渣B、药渣D和配方中其余4味药材,加入药渣B、药渣D和其余6味药材总重量6倍的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浓缩至热测比重为1,放冷,加入乙醇,搅拌均匀,使含醇量为30%,静置25小时,滤过,回收乙醇;(4)向步骤(3)获得的产物中加入蒸馏液A和浓缩液C,浓缩至热测比重为1.2,得流膏;检测水份,折算成固状物重量,加入处方量的甘露醇和糊精,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入挥发油或醇溶液,即得所述知柏地黄颗粒。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知柏地黄颗粒的一种实施例,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知母300-380份、山茱萸675份、茯苓500份、黄柏340份、泽泻550份、牡丹皮518份、熟地黄1350份、山药650份和乳糖7400份。所述柏地黄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配方称取牡丹皮,加入牡丹皮重量5倍的水,浸泡30小时,用水蒸汽蒸馏3小时,收集蒸馏液,分离上层挥发油,得到蒸馏液A和药渣B;(2)按配方称取山茱萸、熟地黄、黄柏,加入山茱萸重量8倍的体积分数为90%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二次,每次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浓缩液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知柏地黄颗粒,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知母300‑380份、山茱萸650‑700份、茯苓500‑550份、黄柏300‑350份、泽泻500‑550份、牡丹皮500‑550份、熟地黄1350‑1400份、山药650‑700份和稀释剂7000‑74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知柏地黄颗粒,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知母300-380份、山茱萸650-700份、茯苓500-550份、黄柏300-350份、泽泻500-550份、牡丹皮500-550份、熟地黄1350-1400份、山药650-700份和稀释剂7000-74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知柏地黄颗粒,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知母350份、山茱萸680份、茯苓530份、黄柏325份、泽泻530份、牡丹皮525份、熟地黄1380份、山药675份和稀释剂720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知柏地黄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选自糊精、乳糖、微晶纤维素、甘露醇、蔗糖。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知柏地黄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配方称取牡丹皮,加水浸泡10-30小时,用水蒸汽蒸馏3-5小时,收集蒸馏液,分离上层挥发油;或将蒸馏液在6℃以下静置,过滤得粗结晶,然后加入体积分数为70%-95%的乙醇溶解,得到蒸馏液A和药渣B;或将牡丹皮进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萃取温度45-50℃,萃取时间2-5小时,萃取压力20-35MPa,二氧化碳的流量为10-20kg/h,得萃取药液,萃取药液在3℃以下1.5-2h后取出,采用目滤布过滤,即得丹皮酚结晶,然后加入体积分数为70%-95%的乙醇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艳萍郑如文张俊华房思良江华温旭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