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触线转弯电动平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3869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滑触线转弯电动平车,平车车体与转弯系统机械连接,驱动系统与转弯系统机械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统中,交流电机与硬齿面斜齿锥齿轮减速机螺栓连接,传动轴一端与硬齿面斜齿锥齿轮减速机连接另一端与万向联轴器连接,万向联轴器与差速减速系统螺栓连接,行走轨道轮的轴承与差速减速系统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转弯系统中包括转向回转系统,所述转向回转系统中回转框架、上连接板、导向立柱、导向座板、和加强筋板组合焊接连接,左调整板、右调整板通过锁紧螺栓螺母与导向座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弯系统和减速差速系统分别单独控制内外行走轨道轮的速度,使电动平车平稳准确通过环形弯道,同时,解决了车间环形生产线布置受限问题,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触线转弯电动平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备制造领域,特别涉及滑触线转弯电动平车。
技术介绍
滑触线转弯电动平车是一种厂内有轨电动平车,主要供大型矿冶企业环形生产线运输使用的设备。目前国内钼铁冶炼采用的固定位置冶炼或直线移动式平车冶炼炉冶炼,厂房空间布置有限,生产效率低,无法适应国内国际市场产能需求。钼铁冶炼企业厂房布置环形生产线转弯半径小于8米,国内平车厂家生产的电动平车转弯半径最小在15米以上,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需要一种适应环形冶炼生产线的转弯平车,转弯半径小于8米,承载大于30吨,可以电动驱动行走并在环形生产线上循环使用的转弯电动平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承载重量大并且适用于环形生产线的滑触线转弯电动平车。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触线转弯电动平车,平车车体与转弯系统机械连接,驱动系统与转弯系统机械连接,驱动系统中,交流电机与硬齿面斜齿锥齿轮减速机螺栓连接,传动轴一端与硬齿面斜齿锥齿轮减速机连接另一端与万向联轴器连接,万向联轴器与差速减速系统螺栓连接,行走轨道轮的轴承与差速减速系统通过螺栓连接;转弯系统中包括转向回转系统,转向回转系统中回转框架、上连接板、导向立柱、导向座板、和加强筋板组合焊接连接,左调整板、右调整板通过锁紧螺栓螺母与导向座板连接。平车车体由矩形管与槽钢、钢板组焊而成框架结构,上面敷设厚钢板。平车车体与所述转盘轴承内圈通过螺栓连接,上连接板与转盘轴承的外圈通过螺栓连接。电气控制系统为无线遥控和应急线控两种电气控制方式。导向座板上设置有调整螺栓。左调整板和右调整板分别通过螺母连接有导向滚轮。导向滚轮共16个。差速减速系统和转向回转系统为两组。两组转向回转系统分别与所述两组差速减速系统焊接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转弯系统和减速差速系统分别单独控制内外行走轨道轮的速度,使电动平车平稳准确通过环形弯道,同时,解决了车间环形生产线布置受限问题,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滑触线转弯电动平车示意图。附图2为滑触线转弯电动平车俯视图。附图3为转弯系统示意图。附图4为图3A部分放大图。附图标记:1-平车车体2-高强连接螺栓3-转盘轴承4-转向回转系统5-万向联轴器6-传动轴7-硬齿面斜齿锥齿轮减速机8-交流电机9-差速减速系统10-前内行走轨道轮11-前外行走轨道轮12-后内行走轨道轮13-后外行走轨道轮14-轴承15-电气控制箱16-内侧轨道17-外侧轨道18-回转框架19-上连接板20-导向立柱21-导向座板22-调整螺栓23-左调整板24-导向滚轮25-右调整板26-锁紧螺栓螺母27-加强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释。滑触线转弯电动平车,两套转向回转系统4分别与两套差速减速系统9组焊在一起,两套转向回转系统4通过两套转盘轴承3与高强连接螺栓2连接在车体框架1并可分别旋转,转盘轴承3具有优良的承受轴向载荷、径向载荷及倾覆力矩的能力,整车载荷重量通过平车框架1——转盘轴承3——转向回转系统4——差速减速系统9——行走轨道轮10、11、12、13传递到轨道上。转向回转系统中回转框架18、上连接板19、导向立柱20、导向座板21、加强筋板27组合焊接在一起,上连接板19通过高强连接螺栓2与转盘轴承3的外圈连接在一起。左调整板23、右调整板25通过锁紧螺栓螺母26与导向座板21连接在一起,导向滚轮24通过螺母分别连接在左调整板23与右调整板25上。电动平车驱动系统中交流电机8与硬齿面斜齿锥齿轮减速机7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硬齿面斜齿锥齿轮减速机7通过法兰螺栓与转向回转系统4连接在一起,传动轴6一端插入硬齿面斜齿锥齿轮减速机7轴孔内,另一端与万向联轴器5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万向联轴器5与差速减速系统9输入法兰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两套差速减速系统9分别与前内行走轨道轮10和前外行走轨道轮11轴承14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及后内行走轨道轮12和后外行走轨道轮13轴承14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组成两套独立的驱动行走系统。电动平车驱动系统驱动差速减速系统9使前内行走轨道轮10和前外行走轨道轮11、后内行走轨道轮12和后外行走轨道轮13进行转动,使电动平车沿着轨道向前运动。在环形弯道部分行进时,通过导向滚轮24与轨道间滚动产生的扭转作用进行转弯。调整螺栓22可分别调整导向滚轮24与轨道16、17内外两侧的距离,确保不同半径环形弯道转弯的平稳、准确。由于内侧轨道16与外侧轨道17转弯半径不同,前内行走轨道轮10与前外行走轨道轮11出现速度差,此时通过差速减速系统作用使前内行走轨道轮10速度变慢,前外行走轨道轮11速度变快,同理后内行走轨道轮12和后外行走轨道轮13也分别变慢与变快,使电动平车平稳、顺利通过弯道部分。电动平车上还设有电气控制箱15,提供无线遥控和应急线控两种电气控制方式。本专利技术中的差速减速系统为外购机器,是济南重汽集团生产的型号为:EGQ-35-2008差速减速机。通过该差速减速机内部齿轮传动调整,可以达到使内外两侧行走轨道轮转速不同的作用,从而使电动平车可以实现平稳转弯。本专利技术即保证了平车承受重载需要,实现了小半径环形弯道的平稳、准确通过,解决了车间环形生产线布置受限问题,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
,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对差速减速系统的应用或安装方式的改变、导向滚轮的布置或安装方式的改变,均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触线转弯电动平车,平车车体(1)与转弯系统机械连接,驱动系统与转弯系统机械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统中,交流电机(8)与硬齿面斜齿锥齿轮减速机(7)螺栓连接,传动轴(6)一端与硬齿面斜齿锥齿轮减速机(7)连接另一端与万向联轴器(5)连接,万向联轴器(5)与差速减速系统(9)螺栓连接,行走轨道轮(10~13)的轴承与差速减速系统(9)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转弯系统中的转向回转系统(4)中回转框架(18)、上连接板(19)、导向立柱(20)、导向座板(21)、和加强筋板(27)组合焊接连接,左调整板(23)、右调整板(25)通过锁紧螺栓螺母(26)与导向座板(2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触线转弯电动平车,平车车体(1)与转弯系统机械连接,驱动系统与转弯系统机械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统中,交流电机(8)与硬齿面斜齿锥齿轮减速机(7)螺栓连接,传动轴(6)一端与硬齿面斜齿锥齿轮减速机(7)连接另一端与万向联轴器(5)连接,万向联轴器(5)与差速减速系统(9)螺栓连接,行走轨道轮(10~13)的轴承与差速减速系统(9)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转弯系统中的转向回转系统(4)中回转框架(18)、上连接板(19)、导向立柱(20)、导向座板(21)、和加强筋板(27)组合焊接连接,左调整板(23)、右调整板(25)通过锁紧螺栓螺母(26)与导向座板(2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滑触线转弯电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车车体(1)由矩形管与槽钢、钢板组焊而成框架结构,上面敷设厚钢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滑触线转弯电动平车,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园曲宝科葛成远
申请(专利权)人:瓦房店市铁路装备制造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