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瘫痪翻身护理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386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瘫痪翻身护理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框(1),该床垫框(1)上设置抬腿机构(2)、起背机构(3)、翻身机构(4)、按摩机构(5)、进给机构(6)及档位切换机构(7),该抬腿机构(2)和起背机构(3)分别设于所述床垫框(1)的纵向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进给机构(6)及档位切换机构(7)协同工作,可分别进行不同护理动作,各动作仅可单一执行,互不干扰,结构巧妙,性能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瘫痪翻身护理床垫
本专利技术属于护理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瘫痪翻身护理床垫。
技术介绍
医院对瘫痪病人的护理是繁重的工作,包括抬腿、起背、翻身、按摩等重力工作且要求频繁操作,一般要求每日定时帮助病人护理4~6次,可改善血液循环,同时防止褥疮。而现有大多数医院和家庭采用人工护理为主,存在工作强度大。现有公开一种单动力源翻身病床(申请号2017102999324),兼具抬腿、起背、翻身功能,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不足并分析如下:第一,其不能实现按摩功能,由于瘫痪别人身体长期平躺,背部血液流动慢,背部容易生压疮,导致皮肤腐烂,情况严重还会出现骨头露出的情况,因此背部按摩属于护理的关键环节;第二,由于其动力机构采用单丝杠驱动该螺纹滑块运动,存在可靠度较低,驱动力不平衡,传动精度低,螺纹滑块往复运动时容易造成卡死问题。第三,由于其结构设计局限,存在只能单侧翻身,不能实现双面翻身,存在功能缺陷。第四,由于其翻身板、起背板、抬腿板复位位姿不稳定,存在可靠性差,支撑刚性不足,存在安全风险;第五,由于其使用复位后,身体复位后与床架为硬接触,存舒适度不足,同时容易身体刚性接触而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瘫痪翻身护理床垫。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瘫痪翻身护理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框(1),该床垫框(1)上设置抬腿机构(2)、起背机构(3)、翻身机构(4)、按摩机构(5)、进给机构(6)及档位切换机构(7),该抬腿机构(2)和起背机构(3)分别设于所述床垫框(1)的纵向两侧;其中,所述抬腿机构(2)包括第一滑块(2-1)、第一滑轨(2-2)、第一V形连杆(2-3)、抬腿V形板(2-4)及第一轴(2-5),该第一滑块(2-1)通过第一滑轨(2-2)与床垫框(1)上部滑动连接且沿纵向水平滑动,该第一轴(2-5)沿横向水平设置,该第一轴(2-5)一端与该第一滑块(2-1)转动连接,该第一V形连杆(2-3)一端与该第一轴(2-5)另一端转动连接,该第一V形连杆(2-3)另一端与抬腿V形板(2-4)一端转动连接,该抬腿V形板(2-4)角端与该床垫框(1)上部转动连接;其中,所述起背机构(3)包括第二滑块(3-1)、第二滑轨(3-2)、第二V形连杆(3-3)、起背V形板(3-4)及第二轴(3-5),该第二滑块(3-1)通过第二滑轨(3-2)与床垫框(1)上部滑动连接且沿纵向水平滑动,该第二轴(3-5)沿横向水平设置,该第二轴(3-5)一端与该第二滑块(3-1)转动连接,该第二V形连杆(3-3)一端与该第二轴(3-5)另一端转动连接,该第二V形连杆(3-3)另一端与起背V形板(3-4)一端转动连接,该起背V形板(3-4)角端与该床垫框(1)上部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翻身机构(4)包括第三滑块(4-1)、第三滑轨(4-2)、旋转座(4-3)、连接杆(4-4)、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4-5)、纵向轴(4-6)及翻身V形板(4-7),该第三滑块(4-1)通过第三滑轨(4-2)与床垫框(1)下部滑动连接且沿纵向水平滑动,该旋转座(4-3)具有两个且该两个旋转座(4-3)分别与该第三滑块(4-1)上沿纵向的两端转动连接,该两个旋转座(4-3)通过两个连接杆(4-4)分别与两个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4-5)输入轴连接,该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4-5)输出轴与该纵向轴(4-6)垂直分布且转动连接,该翻身V形板(4-7)一端与该纵向轴(4-6)转动连接,该翻身V形板(4-7)角端与床垫框(1)上部转动连接;其中,所述按摩机构(5)包括至少一个按摩组件,该按摩组件具有多个按摩齿轮(5-1)和支承轴(5-2),该支承轴(5-2)沿轴向水平设置且与该床垫框(1)上部转动连接,该多个按摩齿轮(5-1)与支承轴(5-2)同轴连接且沿其轴向间隔分布;其中,所述进给机构(6)包括进给电机(6-1)、两个纵向丝杆(6-2)、两个同步轮(6-3)、同步带(6-4)及丝母座(6-5),该两个纵向丝杆(6-2)平行间隔设置,该两个同步轮(6-3)分别与两个纵向丝杆(6-2)同轴连接,该两个同步轮(6-3)之间通过同步带(6-4)连接且其传动比为1:1,该进给电机(6-1)输出端与其中一个同步轮(6-3)同轴连接,该丝母座(6-5)与两个纵向丝杆(6-2)连接;其中,所述档位切换机构(7)包括转轴支承座(7-1)、切换转轴(7-2)、T形件(7-3)、换挡电机(7-4)、槽轮(7-5)及拨盘(7-6),该转轴支承座(7-1)固装在丝母座(6-5)上,该切换转轴(7-2)纵向水平设置且该切换转轴(7-2)与转轴支承座(7-1)转动连接,该换挡电机(7-4)固装在丝母座(6-5)上,该拨盘(7-6)与换挡电机(7-4)输出轴同轴连接,该槽轮(7-5)与切换转轴(7-2)同轴连接,该拨盘(7-6)上设有与该槽轮(7-5)相配合后可控制该槽轮(7-5)转动的拨轴(7-7),该T形件(7-3)包括第一臂(7-31)和第二臂(7-32),该第一臂(7-31)一端与第二臂(7-32)中部固接,该第一臂(7-31)与该切换转轴(7-2)垂直分布且该第一臂(7-31)另一端与该切换转轴(7-2)外壁固接,该第二臂(7-32)在背离所述切换转轴(7-2)的一侧面上设有可用于与按摩齿轮(5-1)相啮合的齿条(7-73)。进一步地,所述按摩机构(5)包括至少两个按摩组件,该各按摩组件沿纵向并排分布且相邻两个按摩组件的按摩齿轮(5-1)啮合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其工作特点和效果分析如下:第一,当需要切换到抬腿工作模式时,需先将该档位切换机构(7)经进给机构(6)纵向位移到纵向丝杆(6-2)上的抬腿工段,然后可按以下方式工作:首先换挡工作,启动档位切换机构(7)工作,该换挡电机(7-4)驱动该拨盘(7-6)转动,而该拨盘(7-6)通过拨轴(7-7)拨动该槽轮(7-5)转动,该槽轮(7-5与拨轴(7-7)同轴转动,直至使该T形件(7-3)的第二臂(7-32)为竖向状态且朝向第一轴(2-5)一侧方向;然后进给工作,启动进给机构(6)工作,该进给电机(6-1)驱动同步轮(6-3)转动,该两个同步轮(6-3)之间通过同步带(6-4)等速同向转动(因此传动比1:1),并分别带动该两个纵向丝杆(6-2)等速同向转动、该丝母座(6-5)经两个纵向丝杆(6-2)驱动沿纵向直线运动,并带动该第二臂(7-32)纵向运动到并与抬腿机构(2)上横向水平设置的第一轴(2-5)阻挡接触,再继续驱动第二臂(7-32)前进运动时,该第二臂(7-32)推动第一轴(2-5)纵向位移并迫使第一V形连杆(2-3)转动,然后第一V形连杆(2-3)另一端驱动抬腿V形板(2-4)角端在该床垫框(1)上部配合转动,该抬腿V形板(2-4)另一端角度不断倾斜上翘而实现抬脚;当抬脚到一定高度后,可通过停止该进给电机(6-1)工作而实现定姿;当需要复位时,只需要启动进给电机(6-1)反向运动,该抬腿V形板(2-4)受自身重力作用(或/和腿部回压)而反转复位。第二,当需要切换到起背工作模式时,需先将该档位切换机构(7)经进给机构(6)纵向位移到纵向丝杆(6-2)上的起背工段,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瘫痪翻身护理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框(1),该床垫框(1)上设置抬腿机构(2)、起背机构(3)、翻身机构(4)、按摩机构(5)、进给机构(6)及档位切换机构(7),该抬腿机构(2)和起背机构(3)分别设于所述床垫框(1)的纵向两侧;其中,所述抬腿机构(2)包括第一滑块(2‑1)、第一滑轨(2‑2)、第一V形连杆(2‑3)、抬腿V形板(2‑4)及第一轴(2‑5),该第一滑块(2‑1)通过第一滑轨(2‑2)与床垫框(1)上部滑动连接且沿纵向水平滑动,该第一轴(2‑5)沿横向水平设置,该第一轴(2‑5)一端与该第一滑块(2‑1)转动连接,该第一V形连杆(2‑3)一端与该第一轴(2‑5)另一端转动连接,该第一V形连杆(2‑3)另一端与抬腿V形板(2‑4)一端转动连接,该抬腿V形板(2‑4)角端与该床垫框(1)上部转动连接;其中,所述起背机构(3)包括第二滑块(3‑1)、第二滑轨(3‑2)、第二V形连杆(3‑3)、起背V形板(3‑4)及第二轴(3‑5),该第二滑块(3‑1)通过第二滑轨(3‑2)与床垫框(1)上部滑动连接且沿纵向水平滑动,该第二轴(3‑5)沿横向水平设置,该第二轴(3‑5)一端与该第二滑块(3‑1)转动连接,该第二V形连杆(3‑3)一端与该第二轴(3‑5)另一端转动连接,该第二V形连杆(3‑3)另一端与起背V形板(3‑4)一端转动连接,该起背V形板(3‑4)角端与该床垫框(1)上部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翻身机构(4)包括第三滑块(4‑1)、第三滑轨(4‑2)、旋转座(4‑3)、连接杆(4‑4)、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4‑5)、纵向轴(4‑6)及翻身V形板(4‑7),该第三滑块(4‑1)通过第三滑轨(4‑2)与床垫框(1)下部滑动连接且沿纵向水平滑动,该旋转座(4‑3)具有两个且该两个旋转座(4‑3)分别与该第三滑块(4‑1)上沿纵向的两端转动连接,该两个旋转座(4‑3)通过两个连接杆(4‑4)分别与两个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4‑5)输入轴连接,该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4‑5)输出轴与该纵向轴(4‑6)垂直分布且转动连接,该翻身V形板(4‑7)一端与该纵向轴(4‑6)转动连接,该翻身V形板(4‑7)角端与床垫框(1)上部转动连接;其中,所述按摩机构(5)包括至少一个按摩组件,该按摩组件具有多个按摩齿轮(5‑1)和支承轴(5‑2),该支承轴(5‑2)沿轴向水平设置且与该床垫框(1)上部转动连接,该多个按摩齿轮(5‑1)与支承轴(5‑2)同轴连接且沿其轴向间隔分布;其中,所述进给机构(6)包括进给电机(6‑1)、两个纵向丝杆(6‑2)、两个同步轮(6‑3)、同步带(6‑4)及丝母座(6‑5),该两个纵向丝杆(6‑2)平行间隔设置,该两个同步轮(6‑3)分别与两个纵向丝杆(6‑2)同轴连接,该两个同步轮(6‑3)之间通过同步带(6‑4)连接且其传动比为1:1,该进给电机(6‑1)输出端与其中一个同步轮(6‑3)同轴连接,该丝母座(6‑5)与两个纵向丝杆(6‑2)连接;其中,所述档位切换机构(7)包括转轴支承座(7‑1)、切换转轴(7‑2)、T形件(7‑3)、换挡电机(7‑4)、槽轮(7‑5)及拨盘(7‑6),该转轴支承座(7‑1)固装在丝母座(6‑5)上,该切换转轴(7‑2)纵向水平设置且该切换转轴(7‑2)与转轴支承座(7‑1)转动连接,该换挡电机(7‑4)固装在丝母座(6‑5)上,该拨盘(7‑6)与换挡电机(7‑4)输出轴同轴连接,该槽轮(7‑5)与切换转轴(7‑2)同轴连接,该拨盘(7‑6)上设有与该槽轮(7‑5)相配合后可控制该槽轮(7‑5)转动的拨轴(7‑7),该T形件(7‑3)包括第一臂(7‑31)和第二臂(7‑32),该第一臂(7‑31)一端与第二臂(7‑32)中部固接,该第一臂(7‑31)与该切换转轴(7‑2)垂直分布且该第一臂(7‑31)另一端与该切换转轴(7‑2)外壁固接,该第二臂(7‑32)在背离所述切换转轴(7‑2)的一侧面上设有可用于与按摩齿轮(5‑1)相啮合的齿条(7‑7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瘫痪翻身护理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框(1),该床垫框(1)上设置抬腿机构(2)、起背机构(3)、翻身机构(4)、按摩机构(5)、进给机构(6)及档位切换机构(7),该抬腿机构(2)和起背机构(3)分别设于所述床垫框(1)的纵向两侧;其中,所述抬腿机构(2)包括第一滑块(2-1)、第一滑轨(2-2)、第一V形连杆(2-3)、抬腿V形板(2-4)及第一轴(2-5),该第一滑块(2-1)通过第一滑轨(2-2)与床垫框(1)上部滑动连接且沿纵向水平滑动,该第一轴(2-5)沿横向水平设置,该第一轴(2-5)一端与该第一滑块(2-1)转动连接,该第一V形连杆(2-3)一端与该第一轴(2-5)另一端转动连接,该第一V形连杆(2-3)另一端与抬腿V形板(2-4)一端转动连接,该抬腿V形板(2-4)角端与该床垫框(1)上部转动连接;其中,所述起背机构(3)包括第二滑块(3-1)、第二滑轨(3-2)、第二V形连杆(3-3)、起背V形板(3-4)及第二轴(3-5),该第二滑块(3-1)通过第二滑轨(3-2)与床垫框(1)上部滑动连接且沿纵向水平滑动,该第二轴(3-5)沿横向水平设置,该第二轴(3-5)一端与该第二滑块(3-1)转动连接,该第二V形连杆(3-3)一端与该第二轴(3-5)另一端转动连接,该第二V形连杆(3-3)另一端与起背V形板(3-4)一端转动连接,该起背V形板(3-4)角端与该床垫框(1)上部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翻身机构(4)包括第三滑块(4-1)、第三滑轨(4-2)、旋转座(4-3)、连接杆(4-4)、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4-5)、纵向轴(4-6)及翻身V形板(4-7),该第三滑块(4-1)通过第三滑轨(4-2)与床垫框(1)下部滑动连接且沿纵向水平滑动,该旋转座(4-3)具有两个且该两个旋转座(4-3)分别与该第三滑块(4-1)上沿纵向的两端转动连接,该两个旋转座(4-3)通过两个连接杆(4-4)分别与两个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4-5)输入轴连接,该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4-5)输出轴与该纵向轴(4-6)垂直分布且转动连接,该翻身V形板(4-7)一端与该纵向轴(4-6)转动连接,该翻身V形板(4-7)角端与床垫框(1)上部转动连接;其中,所述按摩机构(5)包括至少一个按摩组件,该按摩组件具有多个按摩齿轮(5-1)和支承轴(5-2),该支承轴(5-2)沿轴向水平设置且与该床垫框(1)上部转动连接,该多个按摩齿轮(5-1)与支承轴(5-2)同轴连接且沿其轴向间隔分布;其中,所述进给机构(6)包括进给电机(6-1)、两个纵向丝杆(6-2)、两个同步轮(6-3)、同步带(6-4)及丝母座(6-5),该两个纵向丝杆(6-2)平行间隔设置,该两个同步轮(6-3)分别与两个纵向丝杆(6-2)同轴连接,该两个同步轮(6-3)之间通过同步带(6-4)连接且其传动比为1:1,该进给电机(6-1)输出端与其中一个同步轮(6-3)同轴连接,该丝母座(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艳霞严培芳徐佩田秋元
申请(专利权)人:鄂州职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