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瑞莉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康复治疗用的助起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3864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神经内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康复治疗用的助起床,针对神经内科病人的床不具有辅助病人起来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两端外壁均焊接有支撑柱,且两个支撑柱相对的一侧底部外壁焊接有同一个水平放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两端外壁均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二电控伸缩杆,且两个第二电控伸缩杆的顶部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同一个头部支撑板,所述头部支撑板的底部一侧外壁通过铰链与底座顶部一侧外壁相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第二电控伸缩杆和头部支撑板,可以使患者轻松坐立,减少了医护人员工作量,设置有蓄电池、减震器和电动轮,便于医护人员推动病床移动,提高了移动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康复治疗用的助起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神经内科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康复治疗用的助起床。
技术介绍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多数病人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内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医护人员每天都要进行的大量工作就是给病人活动四肢,使其具有足够的肌肉活动量,以避免神经和肌肉发生萎缩。由于神经内科病人大多伴有肢体障碍,病人很难自己下床移动,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帮忙,这样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因此亟需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康复治疗用的助起床。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神经内科病人的床不具有辅助病人起来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康复治疗用的助起床。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康复治疗用的助起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两端外壁均焊接有支撑柱,且两个支撑柱相对的一侧底部外壁焊接有同一个水平放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两端外壁均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二电控伸缩杆,且第二电控伸缩杆的顶部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同一个头部支撑板,所述头部支撑板的底部一侧外壁通过铰链与底座顶部一侧外壁相铰接,所述头部支撑板的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一安装槽,且第一安装槽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头部按摩器,所述头部支撑板的顶部另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二安装槽,且第二安装槽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底座的底部一侧一端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蓄电池,且底座的底部一侧另一端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处理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底座的顶部另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床板,且底座的另一侧顶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床板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轴承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连接轴的一侧圆周外壁焊接与第一圆盘,且第一圆盘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连接杆,所述连接轴的一侧圆周外壁焊接与第二圆盘,且第二圆盘与连接杆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圆周外壁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橡胶按摩球。优选地,所述底座顶部两端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滑板,且滑板的顶部外壁开设有通槽,通槽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导轨,所述电动导轨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滑块,且电动滑块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电控伸缩杆,所述第一电控伸缩杆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水平放置的放置板,所述底座的两端两侧外壁均焊接有固定块,且一端两个固定块的顶部外壁通过阻尼铰链铰接有栏杆,所述底座的顶部另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挡板,且第二挡板与床板一侧外壁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外壁焊接有储物箱,且储物箱一端外壁开设有开口,开口的一侧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门板。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液压缸,且四个液压缸相对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水平放置的支撑隔板。优选地,所述液压缸的底部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减震器,且减震器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轮。优选地,所述头部支撑板顶部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第一加热板。优选地,所述床板的顶部一次额外壁开设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第二加热板。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另一侧顶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隔音壳体,且伺服电机位于隔音壳体的内部。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控伸缩杆、液压缸、第一加热板、第一电控伸缩杆、第二加热板、头部按摩器、电动导轨、伺服电机和电动轮均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与处理器相连接。本专利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康复治疗用的助起床,设置有蓄电池、减震器和电动轮,便于医护人员推动病床移动,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移动速率。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康复治疗用的助起床,设置有第二电控伸缩杆和头部支撑板,可以使患者轻松坐立,不用医护人员帮忙,减少了医护人员工作量,便于患者使用。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康复治疗用的助起床,设置电动滑轨、电动滑块和放置板,便于患者在放置板上吃饭和洗漱,设置有第一电控伸缩杆可以使放置板离床板的距离适宜,提高了装置的可调节性。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康复治疗用的助起床,设置有伺服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橡胶按摩球,便于对患者的腰部和背部进行按摩,设置有头部按摩器,便于对患者头部进行按摩,避免长时间卧病在床造成肢体僵硬,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康复治疗用的助起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处理器、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可以在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自动给床铺加热,使装置的智能化程度高,更加有利于患者休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康复治疗用的助起床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康复治疗用的助起床的头部支撑板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康复治疗用的助起床的滑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康复治疗用的助起床的床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康复治疗用的助起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动轮、2减震器、3液压缸、4底座、5第一挡板、6头部支撑板、7第一加热板、8固定块、9栏杆、10放置板、11第一电控伸缩杆、12第二加热板、13床板、14滑板、15第二挡板、16第二电控伸缩杆、17储物箱、18门板、19支撑隔板、20蓄电池、21头部按摩器、22温度传感器、23处理器、24电动导轨、25电动滑块、26伺服电机、27隔音外壳、28转动轴、29从动齿轮、30连接轴、31第一圆盘、32第二圆盘、33橡胶按摩球、34主动齿轮、35连接杆、36限位板、37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康复治疗用的助起床,包括底座4,底座4的底部两端外壁均焊接有支撑柱37,且两个支撑柱相对的一侧底部外壁焊接有同一个水平放置的限位板36,限位板36的顶部两端外壁均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二电控伸缩杆16,且两个第二电控伸缩杆16的顶部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同一个头部支撑板6,头部支撑板6的底部一侧外壁通过铰链与底座4顶部一侧外壁相铰接,头部支撑板6的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一安装槽,且第一安装槽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头部按摩器21,头部支撑板6的顶部另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二安装槽,且第二安装槽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温度传感器22,底座4的底部一侧一端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蓄电池20,且底座4的底部一侧另一端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处理器23,温度传感器22通过信号线与处理器23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本专利技术中,底座4的顶部另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床板13,且底座4的另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康复治疗用的助起床,包括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底部两端外壁均焊接有支撑柱(37),且两个支撑柱相对的一侧底部外壁焊接有同一个水平放置的限位板(36),所述限位板(36)的顶部两端外壁均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二电控伸缩杆(16),且两个第二电控伸缩杆(16)的顶部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同一个头部支撑板(6),所述头部支撑板(6)的底部一侧外壁通过铰链与底座(4)顶部一侧外壁相铰接,所述头部支撑板(6)的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一安装槽,且第一安装槽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头部按摩器(21),所述头部支撑板(6)的顶部另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二安装槽,且第二安装槽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温度传感器(22),所述底座(4)的底部一侧一端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蓄电池(20),且底座(4)的底部一侧另一端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处理器(23),所述温度传感器(22)通过信号线与处理器(23)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康复治疗用的助起床,包括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底部两端外壁均焊接有支撑柱(37),且两个支撑柱相对的一侧底部外壁焊接有同一个水平放置的限位板(36),所述限位板(36)的顶部两端外壁均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二电控伸缩杆(16),且两个第二电控伸缩杆(16)的顶部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同一个头部支撑板(6),所述头部支撑板(6)的底部一侧外壁通过铰链与底座(4)顶部一侧外壁相铰接,所述头部支撑板(6)的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一安装槽,且第一安装槽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头部按摩器(21),所述头部支撑板(6)的顶部另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二安装槽,且第二安装槽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温度传感器(22),所述底座(4)的底部一侧一端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蓄电池(20),且底座(4)的底部一侧另一端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处理器(23),所述温度传感器(22)通过信号线与处理器(23)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康复治疗用的助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顶部另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床板(13),且底座(4)的另一侧顶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伺服电机(26),所述伺服电机(2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动轴(28),且转动轴(28)远离伺服电机(26)的一端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主动齿轮(34),所述床板(13)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轴承连接有连接轴(30),且连接轴(30)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从动齿轮(29),从动齿轮(29)和主动齿轮(34)相互啮合,所述连接轴(30)的一侧圆周外壁焊接与第一圆盘(31),且第一圆盘(3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连接杆(35),所述连接轴(30)的一侧圆周外壁焊接与第二圆盘(32),且第二圆盘(32)与连接杆(35)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连接杆(35)的圆周外壁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橡胶按摩球(3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康复治疗用的助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顶部两端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滑板(14),且滑板(14)的顶部外壁开设有通槽,通槽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导轨(24),所述电动导轨(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莉张兴强赵晓阳田甜李凯
申请(专利权)人:王瑞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