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墨水挤出量的墨水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3798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墨水挤出量的墨水囊,包括墨水囊本体,墨水囊本体还包括一体成型的瓶颈,瓶颈一端设置有连接头部,墨水囊本体通过瓶颈与连接头部相连通,墨水囊本体上间隔地设置有第一组加强筋和第二组加强筋,第一组加强筋和第二组加强筋分别围成口型通道将墨水囊本体分成连通的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第三本体三部分,其中,第二本体上对称地设置有按压指示凹槽,按压指示凹槽用于挤压墨水囊本体给墨水受体加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约束墨水囊一次性挤压出墨量和将墨水囊内部的墨水全部挤出需要8‑12次,达到控制墨水流量在墨水受体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解决了给墨水受体添加墨水时力度过大造成的墨水外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墨水挤出量的墨水囊
本技术涉及墨水囊
,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墨水挤出量的墨水囊。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一次性墨水囊加墨过程是通过外力挤压瓶体完成墨水的挤出,墨水挤出的流量取决于挤压瓶体的力量和幅度的大小,当挤压瓶体的力量和幅度比较大时,按压瓶体1-3次就会把墨水全部挤出,这样的流量超出了墨水受体吸收墨水的能力,墨水会溢出,不但浪费了墨水,更会造成漏墨的严重质量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控制墨水挤出量的墨水囊,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控制墨水挤出量的墨水囊,包括墨水囊本体,所述墨水囊本体还包括一体成型的瓶颈,所述瓶颈一端设置有连接头部,所述墨水囊本体通过所述瓶颈与所述连接头部相连通,所述墨水囊本体上间隔地设置有第一组加强筋和第二组加强筋,所述第一组加强筋和第二组加强筋分别围成口型通道将所述墨水囊本体分成连通的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第三本体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二本体上对称地设置有按压指示凹槽,所述按压指示凹槽用于挤压所述墨水囊本体给墨水受体加墨。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部包括球形固定端和可拆除端,所述球形固定端与所述瓶颈固定连接,所述可拆除端包括转换接口和密封手柄,所述转换接口与所述球形固定端旋转连接,所述密封手柄一端与所述转换接口的通墨口密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加强筋的大小大于所述第二组加强筋的大小,且所述第一组加强筋和第二组加强筋分别包括四个加强筋,四个所述加强筋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墨水囊本体四周。进一步地,所述按压指示凹槽的形状为指状,且所述按压指示凹槽上嵌设有波纹,所述波纹与人的手指接触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第三本体三部分的储存墨水的体积大小相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一组加强筋和第二组加强筋分别围成口型通道将墨水囊本体分成连通的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第三本体三部分,实现了约束墨水囊本体一次性挤压出墨量,同时通过第二本体上对称设置的按压指示凹槽作为最佳按压位置的示意,而且无论在哪个位置按压都只能作用于墨水囊本体其中的三分之一部分,实现将墨水囊本体内部的墨水全部挤出需要8-12次,从而达到控制墨水流量在墨水受体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解决了给白板笔等添加墨水时力度过大造成的墨水外溢的问题。此外,本技术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墨水使用率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阐明。图1为本技术的控制墨水挤出量的墨水囊的实施例1的整体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墨水挤出量的墨水囊的实施例1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控制墨水挤出量的墨水囊的实施例1的结构正视图;图4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图2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控制墨水挤出量的墨水囊的实施例2的整体轴测图;图7为本技术的控制墨水挤出量的墨水囊的实施例3的整体轴测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结合图1-图5,本技术的控制墨水挤出量的墨水囊,包括墨水囊本体1,墨水囊本体1还包括一体成型的瓶颈2,瓶颈2一端设置有连接头部3,墨水囊本体1通过瓶颈2与连接头部3相连通,墨水囊本体1上间隔地设置有第一组加强筋4和第二组加强筋5,第一组加强筋4和第二组加强筋5分别围成口型通道将墨水囊本体1分成连通的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12和第三本体13三部分,其中,第二本体12上对称地设置有按压指示凹槽6,按压指示凹槽6用于挤压墨水囊本体1给墨水受体加墨。本技术通过第一组加强筋4和第二组加强筋5分别围成口型通道将墨水囊本体1分成连通的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12和第三本体13三部分,实现了约束墨水囊本体1一次性挤压出墨量,同时通过第二本体12上对称设置的按压指示凹槽6作为最佳按压位置的示意,而且无论在哪个位置按压都只能作用于墨水囊本体1其中的三分之一部分,实现将墨水囊本体1内部的墨水全部挤出需要8-12次,从而达到控制墨水流量在墨水受体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解决了给白板笔等添加墨水时力度过大造成的墨水外溢的问题。此外,本技术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墨水使用率高。具体地,连接头部3包括球形固定端31和可拆除端32,球形固定端31与瓶颈2固定连接,可拆除端32包括转换接口321和密封手柄322,转换接口321与球形固定端31旋转连接,密封手柄322一端与转换接口321的通墨口密封连接。本技术中,当需要给墨水受体,如白板笔、记号笔等,添加墨水时,根据墨水受体的大小选择连接头部3的连接类型,当墨水受体接口较小时,可以使用球形固定端31,此时只需要将可拆除端32从球形固定端31上旋转下来,使球形固定端31与墨水受体的联接件相结合,再通过挤压墨水囊本体1上的按压指示凹槽6,实现给墨水受体加墨过程;当墨水受体接口较大时,可以使用转换接口321,此时只需要将转换接口321的通墨口与密封手柄322一端的密封连接处拆开,使转换接口321与墨水受体的联接件相结合,再通过挤压墨水囊本体1上的按压指示凹槽6,实现给墨水受体加墨过程。优选的,第一组加强筋4的大小大于第二组加强筋5的大小,且第一组加强筋4和第二组加强筋5分别包括四个加强筋,四个加强筋对称地设置在墨水囊本体1四周,从而使墨水囊本体1呈现一个阶梯型,便于墨水囊本体1尾端的墨水通过按压可以顺畅地流过通道进入前端部分,提高墨水囊本体1内墨水使用率,减少剩余浪费。优选的,墨水囊本体1的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12和第三本体13三部分的储存墨水的体积大小相等,因此无论在哪个位置按压都只能作用于墨水囊本体1其中的三分之一部分,最佳按压位置在第二本体12上,避免墨水囊本体1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同时增加了将内部墨水全部挤出需要的次数,达到8-12次,避免一次性墨水流量过大造成墨水外溢问题。具体地,按压指示凹槽6的形状为指状,且按压指示凹槽6上嵌设有波纹,波纹与人的手指接触配合,有助于手指与墨水囊本体1挤压配合,掌控好挤压力度,防止墨水添加时力度过大造成的墨水外溢的问题。实施例2结合图6,本技术的控制墨水挤出量的墨水囊,包括墨水囊本体1,墨水囊本体1还包括一体成型的瓶颈2,瓶颈2一端设置有连接头部3,墨水囊本体1通过瓶颈2与连接头部3相连通,墨水囊本体1上对称地设置有按压指示凹槽6,按压指示凹槽6用于挤压墨水囊本体1给墨水受体加墨。本实施例中未设置加强筋,按压指示凹槽6的大小相较于实施例1中的较大。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中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实施例2结合图7,本技术的控制墨水挤出量的墨水囊,包括墨水囊本体1,墨水囊本体1还包括一体成型的瓶颈2,瓶颈2一端设置有连接头部3,墨水囊本体1通过瓶颈2与连接头部3相连通,墨水囊本体1上间隔地设置有第一组加强筋4和第二组加强筋5,第一组加强筋4和第二组加强筋5分别围成六边形通道将墨水囊本体1分成连通的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12和第三本体13三部分,其中,第二本体12上对称地设置有按压指示凹槽6,按压指示凹槽6用于挤压墨水囊本体1给墨水受体加墨。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组加强筋4的具体方向为从墨水囊本体1偏向瓶颈,第二组加强筋5的具体方向为从墨水囊本体1原理瓶颈。其余的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墨水挤出量的墨水囊,包括墨水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囊本体(1)还包括一体成型的瓶颈(2),所述瓶颈(2)一端设置有连接头部(3),所述墨水囊本体(1)通过所述瓶颈(2)与所述连接头部(3)相连通,所述墨水囊本体(1)上间隔地设置有第一组加强筋(4)和第二组加强筋(5),所述第一组加强筋(4)和第二组加强筋(5)分别围成口型通道将所述墨水囊本体(1)分成连通的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12)和第三本体(13)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二本体(12)上对称地设置有按压指示凹槽(6),所述按压指示凹槽(6)用于挤压所述墨水囊本体(1)给墨水受体加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墨水挤出量的墨水囊,包括墨水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囊本体(1)还包括一体成型的瓶颈(2),所述瓶颈(2)一端设置有连接头部(3),所述墨水囊本体(1)通过所述瓶颈(2)与所述连接头部(3)相连通,所述墨水囊本体(1)上间隔地设置有第一组加强筋(4)和第二组加强筋(5),所述第一组加强筋(4)和第二组加强筋(5)分别围成口型通道将所述墨水囊本体(1)分成连通的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12)和第三本体(13)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二本体(12)上对称地设置有按压指示凹槽(6),所述按压指示凹槽(6)用于挤压所述墨水囊本体(1)给墨水受体加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墨水挤出量的墨水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部(3)包括球形固定端(31)和可拆除端(32),所述球形固定端(31)与所述瓶颈(2)固定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长水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长城制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