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酰亚胺树脂粉捣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3704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树脂粉捣碎装置,它是由釜体、釜盖以及捣碎部件组成;釜体为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圆筒状结构;釜体上设有夹套,夹套上设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釜盖为一圆盘状结构;釜盖上设有进料口和排气口;釜体与釜盖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在一起;捣碎部件由搅拌轴以及固定连接在搅拌轴上的1~3组刀片组成;搅拌轴通过设置在釜盖中心的一机械密封伸入釜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用刀片的部分刀翼与水平面有一定的夹角,这样能够明显提高捣碎的效率,而且还能够降低设备的震动和噪音,最终能够得到粒度分布窄、性能优异的聚酰亚胺超细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酰亚胺树脂粉捣碎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聚酰亚胺树脂粉捣碎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航空航天材料的特殊使役环境,对复合材料的韧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可用于复材层间增韧的材料有尼龙、聚醚砜、聚醚醚酮和聚酰亚胺等,复材应用环境不同,选择的增韧材料也不同,其中聚酰亚胺超细粉体以其优良的综合性能在高性能环氧、双马来酰亚胺等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层间离位增韧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技术和设备的限制,此类材料国内尚未有批量生产厂家。按照正常工艺生产的聚酰亚胺树脂粒径较大,且粒度分布宽,用于复合材料增韧效果不佳。而且聚酰亚胺树脂粉具有良好机械性能,一般的粉碎设备很难将其粉碎到理想的细度。常用的间歇式捣碎设备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特殊的捣碎装置来超细化聚酰亚胺树脂粉,得到粒度分布窄、性能优异的聚酰亚胺超细粉,满足复合材料层间增韧的特殊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聚酰亚胺树脂粉捣碎装置。实现本技术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酰亚胺树脂粉捣碎装置,它是由釜体、釜盖以及捣碎部件组成;所述釜体为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圆筒状结构;所述釜体上设有夹套,所述夹套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酰亚胺树脂粉捣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釜体(10)、釜盖(20)以及捣碎部件(30)组成;所述釜体(10)为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圆筒状结构;所述釜体(10)上设有夹套(11),所述夹套(11)上设有冷媒进口(11‑1)和冷媒出口(11‑2);所述釜盖(20)为一圆盘状结构;所述釜盖(20)上设有进料口(20‑1)和排气口(20‑2);所述釜体(10)与所述釜盖(20)通过法兰(40)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捣碎部件(30)由搅拌轴(31)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轴(31)上的1~3组刀片(32)组成;所述搅拌轴(31)通过设置在所述釜盖(20)中心的一机械密封(21)伸入所述釜体(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亚胺树脂粉捣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釜体(10)、釜盖(20)以及捣碎部件(30)组成;所述釜体(10)为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圆筒状结构;所述釜体(10)上设有夹套(11),所述夹套(11)上设有冷媒进口(11-1)和冷媒出口(11-2);所述釜盖(20)为一圆盘状结构;所述釜盖(20)上设有进料口(20-1)和排气口(20-2);所述釜体(10)与所述釜盖(20)通过法兰(40)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捣碎部件(30)由搅拌轴(31)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轴(31)上的1~3组刀片(32)组成;所述搅拌轴(31)通过设置在所述釜盖(20)中心的一机械密封(21)伸入所述釜体(1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树脂粉捣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32)由与所述搅拌轴(31)固定连接的刀根(32-1)以及均布在所述刀根(32-1)外周的4~8个刀翼(32-2)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宜胡锦平张培锋许明芳黄磊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尚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