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水虻养殖用烘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3662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黑水虻养殖用烘干设备,其包括:底座,其呈U形状;烘干箱,其左端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铰接于底座的左侧;液压缸,其缸体固定于底座的右侧,且活塞杆与烘干箱的右端铰接;烘干筒,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烘干箱内;烘干筒的左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进出料口,且右端的侧壁为网状壁体;加热装置,其设置于烘干箱内;投料口,其设置于进出料口的正上方;第一出料口,其位于进出料口的正下方;第二出料口,其位于网状壁体的正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烘干时能够使烘干筒进行转动和上下摆动来对黑水虻进行翻动,且产生的碎渣会在翻动时通过网状壁体排出,以减少人力消耗并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水虻养殖用烘干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黑水虻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黑水虻养殖用烘干设备。
技术介绍
黑水虻的许多生物学特性都很适合用于禽畜粪便的转化,例如幼虫营腐食性,食性杂,食量大、抗逆性强,生活史重叠且弹性很大。黑水虻是自然界中碎屑食物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常见于农村的猪栏和鸡舍附近。因此,在禽畜粪便转化为昆虫蛋白的研究领域,黑水虻很快就从众多的双翅目昆虫中脱颖而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黑水虻的蛋白质含量与豆粕、鱼粉接近,可作为养殖业良好的饲料添加剂,用于鱼类、禽畜类的工业化生产。而将黑水虻加工成饲料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烘干,原来都是通过阳光进行晾干或者通过风机吹热风进行烘干,这些烘干方式需要人工经常翻动黑水虻才能烘干均匀,从而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且效率低,且在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部分碎渣,如果这些碎渣与完整的黑水虻保持混着一起进行销售,会大大降低产品的质量,不能满足企业长足的发展需求,故烘干完成后还需要对黑水虻进行筛选,进一步影响生产效率。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水虻养殖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其呈开口朝上的U形状;烘干箱,其左端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铰接于所述底座的左侧的上端;液压缸,其缸体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右侧的上端,且该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烘干箱的右端铰接;烘干筒,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烘干箱内,该烘干筒通过一转动机构驱动进行转动;该烘干筒的左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进出料口;且该烘干筒的右端的侧壁为网状壁体;加热装置,其设置于所述烘干箱内;投料口,其设置于所述烘干箱的上端且位于所述进出料口的正上方;第一出料口,其设置于所述烘干箱的内腔的底壁上且位于所述进出料口的正下方;以及第二出料口,其设置于所述烘干箱的内腔的底壁上且位于所述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水虻养殖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其呈开口朝上的U形状;烘干箱,其左端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铰接于所述底座的左侧的上端;液压缸,其缸体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右侧的上端,且该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烘干箱的右端铰接;烘干筒,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烘干箱内,该烘干筒通过一转动机构驱动进行转动;该烘干筒的左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进出料口;且该烘干筒的右端的侧壁为网状壁体;加热装置,其设置于所述烘干箱内;投料口,其设置于所述烘干箱的上端且位于所述进出料口的正上方;第一出料口,其设置于所述烘干箱的内腔的底壁上且位于所述进出料口的正下方;以及第二出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古权
申请(专利权)人:天峨县平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