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小江专利>正文

一种折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36470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折刀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折刀,包括有第一刀柄和第二刀柄以及刀体,刀体通过销轴设置在第一刀柄和第二刀柄之间,其中,第一刀柄上转动连接有限位件,限位件能够与第一刀柄上设有的弹性件连接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刀体上连接有定位件,定位件上设有与限位件配合的槽,在刀体转动过程中对刀体进行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限位件和定位件的配合,在刀体打开和闭合过程中对刀体进行限位,提高刀体打开和闭合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本申请中,限位件与弹性件进行配合,实现限位件的自动复位,提高定位件与限位件配合的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刀
本技术涉及折刀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折刀。
技术介绍
在当前折刀市场上,随着生产工艺的进步和客户要求的提高,折刀设计和生产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化。现有技术中折刀结构为封闭性设计,刀体设于刀柄之间,折刀结构的设计趋于同质化。同时由于折刀刀体外露,在使用不当时容易造成安全事故,造成折刀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折刀,具有对刀体快速稳定定位的特点,同时简化折刀的操作,提高折刀使用的便捷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刀,包括有第一刀柄和第二刀柄以及刀体,刀体通过销轴设置在第一刀柄和第二刀柄之间,其中,第一刀柄转动连接有限位件,限位件相对于第一刀柄转动时能够与第一刀柄上设有的弹性件配合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刀体上连接有定位件,定位件能够跟随刀体转动,定位件上设有与限位件配合的槽,在刀体转动过程中实现对刀体的定位。本申请中,在第一刀柄和第二刀柄之间设有刀体,刀体通过销轴相对于第一刀柄和第二刀柄进行转动,第一刀柄和第二刀柄之间固定连接。在第一刀柄上转动连接有限位件,限位件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相对于第一刀柄进行转动。限位件在初始位置时,受到弹性件的弹力或不受弹性件的力。在限位件转动过程中,限位件相对于弹性件进行转动,限位件转动过程中对弹性件产生压迫作用,弹性件对限位件产生令限位件复位的弹性力,使得限位件有复位的趋势。在刀体上连接有定位件,定位件与刀体固定连接,在刀体打开和闭合的转动过程中,定位件跟随刀体进行转动。限位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始终与定位件接触,定位件上设有与限位件配合的槽,当刀体转动到预定位置时,限位件在弹性件的压迫作用下与槽嵌合,对刀体进行定位,限制刀体转动。需要刀体再次转动时,转动限位件,限位件转动压迫弹性件,限位件解除与定位件设有的槽的嵌合,当转动刀体到预定位置,限位件再次与定位件设有的槽嵌合,通过限位件与槽的嵌合再次实现刀体的锁定。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定位件设有若干个与限位件配合的槽,若干个槽在刀体转动的过程中分别与限位件配合对刀体进行定位。本申请中,在定位件上设有若干个与限位件配合的槽,若干个槽在刀体转动到不同位置时分别与限位件进行配合,对刀体进行定位,若干个槽与限位件配合分别实现对转动到不同位置时的刀体的定位。优选地,定位件上设有的槽设有两个,分别在刀体完全打开和完全闭合时与限位件配合对刀体进行定位。槽在定位件上设有两个,分别对应在刀体完全开合和完全闭合时定位件与限位件配合的位置。在刀体完全开合和完全闭合时,分别与限位件嵌合对刀体进行定位,提高刀体的稳定性。优选地,限位件设有第一接触副和第二接触副,第一接触副在刀体转动时与定位件设有的槽配合对刀体进行定位;第二接触副与弹性件连接,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实现限位件转动后的复位。限位件在刀体转动过程中分别需要与刀体和弹性件进行配合,限位件设有的第一接触副与定位件上的槽进行配合,在刀体转动到预定位置时,第一接触副与槽嵌合,对刀体进行定位。同时,第二接触副与弹性件连接,限位件转动时,第二接触副压迫弹性件,此时弹性件对第二接触副有弹性力,在弹性件的作用下,限位件有复位的趋势。当刀体转动到槽与第一接触副嵌合的位置时,弹性件压迫第二接触副,实现限位件的复位,进而实现第一接触副与定位件上的槽的嵌合,实现对刀体的定位。优选地,弹性件设有与第一刀柄连接的弹片,弹片一端设有与第二接触副配合的凸出部。弹性件对限位件施加弹性力,弹性件设有与第一刀柄连接的弹片,弹片具有形变,通过形变产生弹性力。弹片一端设有与第二接触副配合的凸出部,凸出部更好的方便弹性件与第二接触副的连接。优选地,定位件上设有的若干个槽之间圆滑过渡,第一接触副与定位件圆滑配合。在刀体转动过程中,第一接触副始终与定位件进行连接,与槽嵌合或在槽与槽之间进行滑动。定位件上设有的若干个槽之间圆滑过渡,减小第一接触副在定位件上滑动时的摩擦力。优选地,限位件设有拨手,通过拨动拨手用于实现弹性件的转动。在解除限位件对刀体的限定时,需要转动限位件来解除限位件与定位件上设有的槽的嵌合。为了便于转动限位件,在限位件上设有拨手,通过拨手能够方便的拨动限位件,实现限位件相对于定位件的转动,进而实现限位件与定位件配合关系的改变。优选地,弹性件对限位件有持续的弹性作用,实现限位件与定位件的接触。为了提高限位件与定位件配合的效果,弹性件对限位件有持续的弹性作用,因此限位件对定位件始终具有压迫作用,提高限位件和定位件的配合效果。优选地,第一刀柄与销轴连接的一端设为条形结构,条形结构分别与销轴和限位件配合连接。第一刀柄与销轴连接的一端设为条形结构,条形结构的设计更加直观的展示限位件的转动状态,方便用户更加直观的查看到限位件的动作状态。优选地,刀体上设有用于拨动刀体的凸起。本申请中,通过限位件和定位件的配合,在刀体打开和闭合过程中对刀体进行限位,提高刀体打开和闭合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本申请中,限位件与弹性件进行配合,在限位件在外力的作用下解除与定位件的配合时,能够实现限位件的自动复位,实现限位件的自动复位,提高刀在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并且提高定位件与限位件配合的灵敏度。本技术提供的折刀能够方便的实现单手操作,并且能够保证折刀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刀体转动过程中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限位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弹性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和如图2所示,本申请中提供一种折刀,包括有第一刀柄1和第二刀柄2以及刀体3,刀体3通过销轴7设置在第一刀柄1和第二刀柄2之间,第一刀柄1和第二刀柄2之间固定连接。在第一刀柄1和第二刀柄2以及销轴7的作用下,刀体3在第一刀柄1和第二刀柄2之间进行转动。如图1和如图2所示,折刀设有限位件4和定位件5,通过限位件4和定位件5的相互配合对在刀体3转动过程中对刀体3进行定位。限位件4设置在第一刀柄1上,能够相对于第一刀柄1进行转动。定位件5与刀体3固定连接,定位件5能够跟随刀体3进行转动。在限位件4转动过程中,对弹性件6产生作用,弹性件6对限位件4产生令限位件4复位的弹性力,实现限位件4在转动后的复位。定位件5上设有与限位件4配合的槽51,当刀体3转动到预定位置时,限位件4在弹性件6的压迫作用下与槽51嵌合,对刀体3进行定位,限制刀体3转动。对刀体3再次进行转动时,通过作用力在限位件4上,实现限位件4相对于定位件5的转动,解除限位件4与槽51的嵌合。转动刀体3到预定位置,并通过限位件4与槽51的嵌合实现刀体3的再次锁定。为了提高限位件4与定位件5配合的效果,弹性件6对限位件4有持续的弹性作用,因此限位件4对定位件5始终具有压迫作用,提高限位件4和定位件5的配合效果。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限位件4设有第一接触副41和第二接触副42以及拨手43,第一接触副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刀,包括有第一刀柄和第二刀柄以及刀体,所述刀体通过销轴设置在第一刀柄和第二刀柄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柄转动连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相对于第一刀柄转动时能够与第一刀柄上设有的弹性件配合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所述刀体上连接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能够跟随刀体转动,所述定位件上设有与限位件配合的槽,在刀体转动过程中实现对刀体的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刀,包括有第一刀柄和第二刀柄以及刀体,所述刀体通过销轴设置在第一刀柄和第二刀柄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柄转动连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相对于第一刀柄转动时能够与第一刀柄上设有的弹性件配合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所述刀体上连接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能够跟随刀体转动,所述定位件上设有与限位件配合的槽,在刀体转动过程中实现对刀体的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设有若干个与限位件配合的槽,若干个槽在刀体转动的过程中分别与限位件配合对刀体进行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上设有的槽设有两个,分别在刀体完全打开和完全闭合时与限位件配合对刀体进行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设有第一接触副和第二接触副,所述第一接触副在刀体转动时与定位件设有的槽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小江
申请(专利权)人:冯小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