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磨轴承内外圈端面的磨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3579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来磨轴承内外圈端面的磨床装置,包括设置有间隔相对的两个砂轮的磨床,位于所述砂轮之间的料盘,沿所述料盘的外周间隔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开口料槽,还包括出料口与所述料盘上相对应的料槽衔接的进料轨道,所述料槽的径向截面为沿径向自内向外逐渐扩张的V形;所述进料轨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轨道、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具有向所述第二轨道相对的内壁面延伸出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前端与所述内壁面有间隙,且轴承能在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滚动;横穿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设有调节螺栓,且所述调节螺栓位于所述支撑板下侧,拧紧或拧松所述调节螺栓能缩小或增大所述间隙。该种磨床装置能适应不同规格的轴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来磨轴承内外圈端面的磨床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来磨轴承内外圈端面的磨床装置。
技术介绍
轴承的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轴承内外圈端面的磨削来达到所需的尺寸,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双端面磨床来进行磨削。该种双端面磨床的结构一般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945218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双端面磨床用盘套同时磨球面滚子两个端面装置》所示,包括砂轮主轴、砂轮夹、砂轮、球面滚子、工装盘套及盘子,所述的两片砂轮分别装固在两个砂轮夹上,装有砂轮的两个砂轮夹分别通过砂轮夹螺栓与双端面磨床的砂轮主轴固定,砂轮主轴带动砂轮逆时针方向旋转,使两片砂轮间构成砂轮磨削区域;装有工装盘套的盘子装在工件轴上,并用盖板和盘子连接螺栓与工件轴固定,工件轴带动工装盘套在砂轮磨削区域顺时针旋转;所述球面滚子装入工装盘套中,通过工装盘套将球面滚子送入砂轮磨削区域进行两端面磨削。用于磨轴承时将前述的盘子改为用于放置轴承的上料装置即可,上料装置结构可参考公布号为CN10541516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双端面磨床自动式送料盘》。但是该种结构的磨床不能适应不同规格的轴承,通用性不强,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来磨轴承内外圈端面的磨床装置,包括磨床(1),所述磨床(1)包括间隔相对的两个砂轮(2)的磨床(1)和位于两个所述砂轮(2)之间的料盘(3),沿所述料盘(3)的外周间隔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开口料槽(31),还包括出料口与所述料盘(3)上相对应的料槽(31)衔接的进料轨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槽(31)的径向截面为沿径向自内向外逐渐扩张的V形;所述进料轨道(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轨道(41)、第二轨道(42),所述第一轨道(41)具有向所述第二轨道(42)相对的内壁面(42a)延伸出的支撑板(41a),所述支撑板(41a)前端与所述内壁面(42a)有间隙(d),且轴承(A)能在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来磨轴承内外圈端面的磨床装置,包括磨床(1),所述磨床(1)包括间隔相对的两个砂轮(2)的磨床(1)和位于两个所述砂轮(2)之间的料盘(3),沿所述料盘(3)的外周间隔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开口料槽(31),还包括出料口与所述料盘(3)上相对应的料槽(31)衔接的进料轨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槽(31)的径向截面为沿径向自内向外逐渐扩张的V形;所述进料轨道(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轨道(41)、第二轨道(42),所述第一轨道(41)具有向所述第二轨道(42)相对的内壁面(42a)延伸出的支撑板(41a),所述支撑板(41a)前端与所述内壁面(42a)有间隙(d),且轴承(A)能在所述第一轨道(41)和第二轨道(42)之间滚动;横穿所述第一轨道(41)和第二轨道(42)设有调节螺栓(43),且所述调节螺栓(43)位于所述支撑板(41a)下侧,拧紧或拧松所述调节螺栓(43)能缩小或增大所述间隙(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来磨轴承内外圈端面的磨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轨道(4)上方装设有测量从自身到所述进料轨道(4)底部的距离的测距光电传感器(44);所述进料轨道(4)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光电传感器(44)信号连接的警告装置(45),所述警告装置(45)根据测得的距离来处理分析所述进料轨道(4)上的轴承(A)运送情况,若发现长时间没有轴承(A)运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军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益明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