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3574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鱼粉25~38份、鱼排粉5~12份、玉米蛋白粉5~10份、豆粕20~35份、高筋面粉16~22份、豆油2~8份、磷酸二氢钙1~3份、氯化胆碱0.1~0.5份、天然叶黄素0.2~0.5份以及预混料1~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鱼粉、鱼排粉、玉米蛋白粉、豆粕、高筋面粉、豆油、磷酸二氢钙、氯化胆碱、天然叶黄素以及预混料多种组分制作而成的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能够更好的满足黄颡鱼的营养需求,用于饲喂黄颡鱼时的消化利用率高,提高了黄颡鱼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改善了黄颡鱼的生长性能、提高了养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合饲料
,特别涉及一种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Richardson)隶属于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又名嘎鱼、黄姑鱼、黄腊丁等,在我国江河、湖泊、水库、沟渠、塘堰等水域中广泛分布,是一种底栖的杂食偏食动物性鱼类。该鱼含肉率高,营养丰富、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肌间刺少,具有滋补作用和药用作用,是我国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淡水鱼类。黄颡鱼在我国有较大规模的养殖,黄颡鱼配合饲料在养殖生产中亦得到推广使用。然而,目前对于黄颡鱼养殖过程中相关营养需求的研究较少,所以,目前现有的商用饲料存在难以满足黄颡鱼的营养需求的问题,导致黄颡鱼的生长性能不理想,养殖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改善黄颡鱼的生长性能,提高黄颡鱼的养殖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鱼粉25~38份、鱼排粉5~12份、玉米蛋白粉5~10份、豆粕20~35份、高筋面粉16~22份、豆油2~8份、磷酸二氢钙1~3份、氯化胆碱0.1~0.5份、天然叶黄素0.2~0.5份以及预混料1~1.5份。优选地,所述鱼粉为28~35份,所述鱼排粉为7~10份,所述玉米蛋白粉为5~8份,所述豆粕为20~30份,所述高筋面粉为18~22份,所述豆油为2.5~6份,所述磷酸二氢钙为1.5~2份,所述氯化胆碱为0.1~0.3份,所述天然叶黄素为0.2~0.3份,所述预混料为1~1.5份。优选地,所述鱼粉为33份,所述鱼排粉为8.7份,所述玉米蛋白粉为6份,所述豆粕为23.5份,所述高筋面粉为22份,所述豆油为3份,所述磷酸二氢钙为1.8份,所述氯化胆碱为0.2份,所述天然叶黄素为0.3份,所述预混料为1.5份。优选地,每kg所述预混料中,包括MgSO4·H2O80g、FeSO4·H2O62g、ZnSO4·7H2O4g、MnSO4·5H2O1.6g、CuSO4·5H2O6g、CoCl2·6H2O0.01g、KIO30.003g、维生素A5×105IU、维生素D33.5×105IU、维生素K3.5g、维生素E16g、维生素B13.5g、维生素B27g、维生素B67g、维生素B120.007g、叶酸1.6g、泛酸钙16g、肌醇35g、烟酸3.5g、生物素0.03g、维生素C60g以及淀粉或石粉690g。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如上所述的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取鱼粉、鱼排粉、玉米蛋白粉、豆粕、高筋面粉、磷酸二氢钙、氯化胆碱、天然叶黄素和预混料混合,然后进行初级粉碎形成初混料;步骤S20、对所述初混料进行超微粉碎,形成超微粉碎料;步骤S30、对所述超微粉碎料进行调质处理后再挤压膨化,制成颗粒饲料;步骤S40、将所述颗粒饲料烘干后喷涂豆油,制得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优选地,步骤S10具体包括:取鱼粉、鱼排粉、玉米蛋白粉、豆粕、高筋面粉、磷酸二氢钙、氯化胆碱、天然叶黄素和预混料混合,然后进行初级粉碎并过孔径为1.0~1.5mm的分级筛,形成初混料。优选地,步骤S20具体包括:对所述初混料进行超微粉碎并过孔径为0.1~0.3mm的分级筛,形成超微粉碎料。优选地,步骤S30中所述的调质处理的步骤包括:向所述超微粉碎料中通入温度为95~105℃的水蒸气,调质60~80s。优选地,步骤S30中所述的挤压膨化的步骤包括:将经过调质处理后的所述超微粉碎料送入挤压膨化机中进行挤压膨化,其中,所述挤压膨化机的工作参数为:螺杆转速220~240rpm,进料段、挤压段和出料段的温度对应为95~100℃、116~120℃、131~14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研究了黄颡鱼对蛋白质、蛋氨酸以及矿物质等的需求之后,以鱼粉、鱼排粉、玉米蛋白粉、豆粕、高筋面粉、豆油、磷酸二氢钙、氯化胆碱、天然叶黄素以及预混料多种组分制作而成的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能够更好的满足黄颡鱼的营养需求,用于饲喂黄颡鱼时的消化利用率高,提高了黄颡鱼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改善了黄颡鱼的生长性能,提高了养殖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的制备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由于目前现有的商用饲料存在难以满足黄颡鱼的营养需求的问题,导致黄颡鱼的生长性能不理想,养殖效率低。因此,为保证黄颡鱼的正常养殖生产、并提高养殖效率,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其中包含鱼粉、鱼排粉、玉米蛋白粉、豆粕、高筋面粉、豆油、磷酸二氢钙、氯化胆碱、天然叶黄素及预混料等多种组分,以满足黄颡鱼生长时的营养所需。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鱼粉25~38份、鱼排粉5~12份、玉米蛋白粉5~10份、豆粕20~35份、高筋面粉16~22份、豆油2~8份、磷酸二氢钙1~3份、氯化胆碱0.1~0.5份、天然叶黄素0.2~0.5份以及预混料1~1.5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研究了黄颡鱼对蛋白质、赖氨酸以及蛋氨酸的需求之后,以鱼粉、鱼排粉、玉米蛋白粉、豆粕、高筋面粉、豆油、磷酸二氢钙、氯化胆碱、天然叶黄素以及预混料多种组分作为黄颡鱼的专用配合饲料,能够更好的满足黄颡鱼的营养需求,用于饲喂黄颡鱼时的消化利用率高,提高了黄颡鱼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改善了黄颡鱼的生长性能,且缩短了黄颡鱼的养殖周期、提高了养殖效率,同时,还能满足黄颡鱼生长过程中的着色需求,保障黄颡鱼的体色正常。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鱼粉为28~35份,所述鱼排粉为7~10份,所述玉米蛋白粉为5~8份,所述豆粕为20~30份,所述高筋面粉为18~22份,所述豆油为2.5~6份,所述磷酸二氢钙为1.5~2份,所述氯化胆碱为0.1~0.3份,所述天然叶黄素为0.2~0.3份,所述预混料为1~1.5份。如此,使用含有上述组分的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饲喂黄颡鱼时,饲料转化率更高,黄颡鱼的生长速度更快。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鱼粉为33份,所述鱼排粉为8.7份,所述玉米蛋白粉为6份,所述豆粕为23.5份,所述高筋面粉为22份,所述豆油为3份,所述磷酸二氢钙为1.8份,所述氯化胆碱为0.2份,所述天然叶黄素为0.3份,所述预混料为1.5份。如此,使用含有上述组分的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饲喂黄颡鱼时,饲料转化率的提高率和黄颡鱼的生长速度的增长率均更为显著。预混料即为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是将一种或多种微量组分(包括多种矿物元素、多种维生素等添加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鱼粉25~38份、鱼排粉5~12份、玉米蛋白粉5~10份、豆粕20~35份、高筋面粉16~22份、豆油2~8份、磷酸二氢钙1~3份、氯化胆碱0.1~0.5份、天然叶黄素0.2~0.5份以及预混料1~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鱼粉25~38份、鱼排粉5~12份、玉米蛋白粉5~10份、豆粕20~35份、高筋面粉16~22份、豆油2~8份、磷酸二氢钙1~3份、氯化胆碱0.1~0.5份、天然叶黄素0.2~0.5份以及预混料1~1.5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粉为28~35份,所述鱼排粉为7~10份,所述玉米蛋白粉为5~8份,所述豆粕为20~30份,所述高筋面粉为18~22份,所述豆油为2.5~6份,所述磷酸二氢钙为1.5~2份,所述氯化胆碱为0.1~0.3份,所述天然叶黄素为0.2~0.3份,所述预混料为1~1.5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粉为33份,所述鱼排粉为8.7份,所述玉米蛋白粉为6份,所述豆粕为23.5份,所述高筋面粉为22份,所述豆油为3份,所述磷酸二氢钙为1.8份,所述氯化胆碱为0.2份,所述天然叶黄素为0.3份,所述预混料为1.5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每kg所述预混料中,包括MgSO4·H2O80g、FeSO4·H2O62g、ZnSO4·7H2O4g、MnSO4·5H2O1.6g、CuSO4·5H2O6g、CoCl2·6H2O0.01g、KIO30.003g、维生素A5×105IU、维生素D33.5×105IU、维生素K3.5g、维生素E16g、维生素B13.5g、维生素B27g、维生素B67g、维生素B120.007g、叶酸1.6g、泛酸钙16g、肌醇35g、烟酸3.5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峰胡先勤邱银生刘洪明杨五名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轻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