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在一个以上后退量上安装的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3546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适合在一个以上后退量上安装的锁装置,它包括一个锁栓组件,锁栓组件有一个插销件和一个位于壳体组件内可分离的拉杆,壳体组件的一部分也由两个可相对运动的部分组成。就锁栓的伸出和回缩而论,锁的操作是标准的,而后退量的调整则是通过同步调节锁栓组件和壳体组件的长度实现的。设置不需要工具,具有可调节性的后退量的可见标志,当要改变后退量锁装置处于换位位置时,锁栓伸出受阻止。(*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通常涉及一种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合在一个以上后退量上安装的锁装置。从门的边缘到把手轴线的距离通常叫做后退量。大多数锁和门制成2 3/8 和2 3/4 英寸的后退量。尽管较少有相同的,但也可制成其它后退量。为了在目前的门上安装或者更换锁装置,预先钻的门洞和锁装置的后退量必须是相同的。由于需要提供多种具有不同后退量的锁装置,从而提高了生产费用、库存费用和销售费用。适合在一个以上后退量上安装的可调整的锁装置可减少这些费用,并且使安装者更加方便。现有技术中可调节的锁装置通常需要某种拆卸,且常常需要特殊的工具,以改变锁装置的后退量。这样做是耗时的,并且带来了丢失或者损坏锁装置的部件的危险。这两方面的情况明显地提高了安装或者更换锁装置的费用。上面所述的说明了在现有装置和方法中存在的已知的缺点。因此,很明显,提供一个旨在克服一个或者多个如上所述缺点的替代产品将是有益的。所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个合适的替代产品,其特征将在下面充分地描述。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是通过提供一个适合在一个以上后退量上安装的锁装置来实现的。该锁装置包括一个锁栓组件,该锁栓组件在第一端有一个条形插销件,在第二端有一个可分离的开有通槽的拉杆;一个壳体,该壳体大体包围除插销件的端面之外的所有锁栓组件部分;使插销从壳体组件中伸出到锁紧位置以及使插销件回缩到开启位置上的装置;用于相应地调节锁栓组件和壳体组件的长度的机构。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详细描述,上面所述的方面以及其它方面将变得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锁装置一个实施例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1A是沿图1中1A-1A线的部分剖视示意图,表示处于使用位置时的锁装置以及锁栓伸出阻止装置,该阻止装置处于转动换位位置;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锁栓组件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锁栓体的剖视示意图,表示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双后退量锁装置的换位槽和锁栓槽;图3A是类似于图3的剖视图,表示本专利技术锁栓体的另一个实施例。图4是图1锁装置的局部示意图,表示本专利技术锁装置的某些外部特征。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锁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壳体组件30包括前壳体组件32和后壳体组件34,前壳体组件32由前内壳体33和前外壳体31组成。后壳体组件34包括后壳体罩36和后壳体槽37、以枢轴连接在壳体罩36内的曲柄臂22以及曲柄臂弹簧23。后壳体罩36紧固在前外壳体31上,并且由把手轴膛21横向穿过曲柄臂22,使曲柄臂按所需要转动(为简化起见,把手轴未示出)。插销件10被可往复地固定在前内壳体33内,其往复运动由曲柄臂22通过拉杆14实现。应该注意的是,插销件10包括插销罩12和锁栓体16。锁栓体16具有圆周形锁栓槽47和纵向换位槽46,如图3和3A所示。锁栓体16还有锁栓体伸出部60,该伸出部60同锁栓槽58相对应(如图1A中所示),拉杆14在锁栓体16内有一个圆柱形横截面,和一个拉杆端头17,该端头17与锁栓槽47镶合,相应于曲柄臂22的运动,将运动传递给锁栓体16。图1A是沿图1中1A-1A线的剖视图,表示一个结构,当锁装置处于换位位置时,通过该结构阻止锁栓伸出或者插销件10相对于前内壳体33的轴向运动。对照使用位置和换位位置,首先可以看到前外壳体31有径向相对的槽52,锁垫圈51的锁凸台53置于该槽中,以便外壳31、锁垫圈51和拉杆14相对于前内壳体33及锁栓伸出部60一起转动。在换位位置,裙板57盖住锁垫圈51的开口。该裙板的这一位置阻止了锁栓的伸出,因为它阻挡了拉杆14运动所需要的垫圈51上的开口。图1表示锁栓处于伸出位置时,拉杆14和前内壳体33之间的紧配合。另外,从使用位置和换位位置的比较可以看到一装置,通过该装置,由锁栓体伸出部60上的锁栓锁槽58和锁垫圈51的锁栓阻止凸台59的镶接,使锁栓伸出部60轴向锁在前内壳体33上。在锁栓槽47(示于图1、3和3A)之间的拉杆14的换位过程中,这一装置就阻止了锁栓16(示于图1、3和3A中)相对于前内壳体33的轴向移动。从这一点就可清楚地看出,在换位位置裙板57和锁垫圈51是如何阻止锁栓伸出的,以及在伸出位置是如何阻止换位的。应当注意,图1A所示的换位位置表示拉杆14横截面,如其在回缩位置时所表示的一样。图2是锁栓体组件8的纵向横截面,表示本专利技术另外的特征。锁栓组件8包括拉杆14,拉杆14借助于位于锁栓槽47中的拉杆端头17连接到锁栓体16上。在锁栓组件的伸出和回缩运动过程中,拉杆凸合17靠在锁栓槽47之间的定位止动部分40上。拉杆14在锁栓16之内有空心的圆柱形横截面,可以在其中插入一个坚硬的钢制插入件,以防止插销件10在伸出位置时被锯断。还可以看到位于拉杆14后端的曲柄槽19。拉杆14的曲柄槽19和曲柄臂22一起,在插入把手轴膛21和插销件10之间提供一个简单的连接。图3和图3A是本专利技术锁栓体的两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3表示的是适合于两个后退量的锁栓体,而图3A则是为三个后退量设计的锁栓体。从图1至图3A,可以看出,后退量的数量和间距是由锁栓槽47的数量和间距确定的。最好,两个纵向换位槽42在锁栓体16内径向相对设置,以便借助于定位止动件40使拉杆14插入,拉杆凸台17镶入,以及使拉杆保留在特定的轴向位置上。当拉杆凸台17镶入换位槽42时,拉杆可以按希望插入或者抽出。通过相对于拉杆14转动锁栓体16,拉杆凸台17被转动进锁栓槽47内,在那里它被保持在定位止动件40之间。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锁装置的另外的细节。在锁紧位置,插销件10从前内壳体33伸出,前内壳体33伸出前外壳体31。内壳体偏压弹簧35(也示于图1)使前内壳体33从前外壳体31轴向向外伸出。前外壳体31上的槽52是该壳体中两个径向相对的槽之一。锁凸台53伸入槽52中,使锁垫圈51(示于图1和图1A)和外壳体一起转动。在槽52中还能看到的是前内壳体33,在那里它抵住锁垫圈51。应当注意的是,由于锁装置被调整到了适合中间值后退量,锁垫圈凸台53处在槽52的中间位置。由内壳体换位导向栓44使各壳体保持镶合。导向栓44伸入外壳体31的换位导向槽43中,这一点可在图4中看到,图4还表示了曲柄臂22镶接在拉杆14的曲柄槽19中。因此,锁栓组件8通过曲柄臂22被保留在壳体组件30中。当在门上安装时,面板(未示出)固定前内壳体33,从而固定了壳体组件30。图4中所示的换位导向槽43,为前外壳体31和后壳体组件34一起,相对于前内壳体33和插销件10的转动而提供一个止动部分。它在锁装置内提供一个轴向和径向定位的可见标志,并且保证拉杆凸台17和换位槽42对准,以便使锁栓体16相对于拉杆14轴向移动。当锁栓体16相对的轴向运动结束之后,再相互相对地转动壳体,以便内壳体换位导向栓44在换位导向槽43中作圆周运动,以按所希望的长度固定壳体组件30和锁栓组件8。图3和图3A中,换位导向卡销a、b和c同锁栓槽47相对应。这样一来,锁栓组件8和前内壳体33相对于壳体组件30一起移动。锁栓体16中的定位止动件40和换位卡销a、b和c的间距相对应。图1到图4所示的组件表示双后退量和三后退量机构。应当注意的是,大多数锁装置的安装需要2 3/8 或者2 3/4 英寸的后退量。然而也有一些3英寸或者其它后退量的安装。因此,所碰到的不同的后退量的频率,将会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合在一个以上后退量上安装的锁装置,它包括一个锁栓组件,锁栓组件有一个插销件和一个位于壳体组件内可分离的拉杆,壳体组件的一部分也由两个可相对运动的部分组成。就锁栓的伸出和回缩而论,锁的操作是标准的,而后退量的调整则是通过同步调节锁栓组件和壳体组件的长度实现的。设置不需要工具,具有可调节性的后退量的可见标志,当要改变后退量锁装置处于换位位置时,锁栓伸出受阻止。 可滑动地镶在所述的纵向和圆周方向槽中,并固定在所述的轴向间隔的定位止动部分之间,以便为所述的锁栓组件限定一组长度;一个所述壳体组件的套筒式圆柱部分,它包括一个横向包围锁栓第一端的内壳体和一个横向包围内壳体的外壳体,该套筒式圆柱部分能够同锁栓组件的相应运动相一致地转动和伸缩,以便同步调节锁栓组件和壳体组件的长度,以及外壳体件上的一个槽,位于所述内壳体上的导向栓穿过该槽,并提供一个后退量的可见标志,所述槽的形状同锁栓组件所允许的转动和伸缩运动的形状相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D史密夫J加林多
申请(专利权)人:施拉奇锁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