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水虻羽化抽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3466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黑水虻羽化抽屉,其包括:座体,其设置有一左端开口的座腔;座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座腔通孔,座腔通孔通过封盖机构控制开闭;抽斗,其以能够左右滑动的方式插入于座腔内,抽斗的左端设置有一大于座腔的左端开口的限位板;抽斗凹设有一上端开口的羽化腔,羽化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座腔通孔对应的羽化通孔,当限位板贴合在座体的左端时,羽化腔的上端开口被座腔的顶壁封盖住,羽化通孔与座腔通孔对正;以及网板,其以能够左右滑动的方式设置于羽化腔的上部,且网板的左端穿过限位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便于为黑水虻羽化提供稳定的环境条件,以提高羽化率,且便于观察羽化过程,也便于对羽化后的黑水虻进行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水虻羽化抽屉
本专利技术涉及黑水虻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黑水虻羽化抽屉。
技术介绍
黑水虻的许多生物学特性都很适合用于禽畜粪便的转化,例如幼虫营腐食性,食性杂,食量大、抗逆性强,生活史重叠且弹性很大。黑水虻是自然界中碎屑食物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常见于农村的猪栏和鸡舍附近。因此,在禽畜粪便转化为昆虫蛋白的研究领域,黑水虻很快就从众多的双翅目昆虫中脱颖而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另外,黑水虻的蛋白质含量与豆粕、鱼粉接近,可作为养殖业良好的饲料添加剂,用于鱼类、禽畜类的工业化生产。在对黑水虻进行养殖的过程中,黑水虻的生长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黑水虻的蛹进入预蛹后,便不再活动,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蛹便会发育成成虫,成虫从蛹壳内破壳而出,经过一定时间后就可以飞翔,从而结束黑水虻的羽化过程。目前,黑水虻在羽化时,是由预蛹自己寻找缝隙或沙土等隐蔽的地方进行成虫和羽化。这种方式不好控制环境条件,且羽化过程容易受到干扰,从而影响羽化率,且不便于收集羽化后的黑水虻成虫。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水虻羽化抽屉,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其设置有一左端开口的座腔;所述座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座腔通孔,且所述座腔通孔通过封盖机构控制开闭;抽斗,其以能够左右滑动的方式插入于所述座腔内,且该抽斗的左端设置有一大于所述座腔的左端开口的限位板;该抽斗凹设有一上端开口的羽化腔,所述羽化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座腔通孔对应的羽化通孔,当所述限位板贴合在所述座体的左端时,所述羽化腔的上端开口被所述座腔的顶壁封盖住,且所述羽化通孔与所述座腔通孔对正;以及网板,其以能够左右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羽化腔的上部,且该网板的左端穿过所述限位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水虻羽化抽屉,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其设置有一左端开口的座腔;所述座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座腔通孔,且所述座腔通孔通过封盖机构控制开闭;抽斗,其以能够左右滑动的方式插入于所述座腔内,且该抽斗的左端设置有一大于所述座腔的左端开口的限位板;该抽斗凹设有一上端开口的羽化腔,所述羽化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座腔通孔对应的羽化通孔,当所述限位板贴合在所述座体的左端时,所述羽化腔的上端开口被所述座腔的顶壁封盖住,且所述羽化通孔与所述座腔通孔对正;以及网板,其以能够左右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羽化腔的上部,且该网板的左端穿过所述限位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羽化抽屉,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腔的前后两个侧壁各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座腔通孔,所述羽化腔的前后两个侧壁各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羽化通孔,所述座腔通孔的数量与所述羽化通孔的数量相同;当所述限位板贴合在所述座体的左端时,每个所述羽化通孔与一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古权
申请(专利权)人:天峨县平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