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参大规模长途保活运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3447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刺参活体运输技术领域的一种刺参大规模长途保活运输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根据养殖水域水温条件,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参苗;S2:将选定的参苗运至当地室内大棚,使参苗在大棚蓄养池内暂养过渡;S3:利用载参筐和转运桶相配合,将蓄养的参苗装筐带水充氧运输至南方待养地区,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转运桶底铺设不锈钢管作为充氧管线,且使用十字形布局,使充氧面积增加,供氧效率提高,水体溶解氧分布更加均匀,有效减少了运输过程中刺参因缺氧引起的应激反应,提高了成活率,能够保证在参苗大规模长途运输过程中成活率达到100%,节约了运输及生产成本,为“北参南养”这一养殖模式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刺参大规模长途保活运输方法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刺参大规模长途保活运输方法,具体为刺参活体运输

技术介绍
刺参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而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物种之一,刺参养殖以成为我国北方沿海省份,如辽宁和山东等地的支柱产业。冬季,北方海水温度过低,自然海区和人工池塘养殖的刺参生长发育缓慢甚至停滞,而室内大棚升温养殖成本过高;而部分南方海区冬季水温恰好处于刺参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区间,所以很多北方养殖企业在冬季将刺参转移到南方海区养殖,“北参南养”这一养殖模式由此而生。“北参南养”这一模式目前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刺参难以大规模长途运输。目前刺参的运输主要采用二种方法:第一是干运法,即刺参沥水运输,此法只能短途运输,因为刺参长时间干露容易受刺激吐肠排脏,影响后续生长;第二是湿运法,即刺参置于充氧塑料袋内带水运输,此法单位水体运参量极少,且操作繁琐,不适合大规模运输。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刺参大规模长途保活运输方法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刺参大规模长途保活运输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刺参大规模长途保活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根据养殖水域水温条件,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参苗;S2:将选定的参苗运至当地室内大棚,使参苗在大棚蓄养池内暂养过渡;S3:利用载参筐和转运桶相配合,将蓄养的参苗装筐带水充氧运输至南方待养地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刺参大规模长途保活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根据养殖水域水温条件,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参苗;S2:将选定的参苗运至当地室内大棚,使参苗在大棚蓄养池内暂养过渡;S3:利用载参筐和转运桶相配合,将蓄养的参苗装筐带水充氧运输至南方待养地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参大规模长途保活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苗种选择露天养殖池或养殖圈养成的苗种;苗种的采捕时间以南方养殖区水温降到二十四度左右;苗种规格为16—36头/kg;苗种质量符合眼观无病态、肢体无残缺、体色靓丽、肉刺坚挺、根基粗壮、对触摸刺激比较敏感、从水中捞出后收缩能力强、管足收缩迅速、应激不吐肠的特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参大规模长途保活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在露天参圈迅速挑选好参苗后,立即装箱封闭运到室内养殖大棚中进行蓄养过渡,蓄养池水温保持自然水温,暂养池参苗密度控制在5kg/m3;蓄养水体溶解氧不低于5mg/L;在整个蓄养过程连续换水,每天清池底一次,整个暂养过程不投喂饵料,参苗在室内蓄养过渡3-4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参大规模长途保活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在暂养的运输过程中,将参苗沥水后装在泡沫箱内,装填至泡沫箱容积一半左右,将泡沫箱密封,迅速运至蓄养大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参大规模长途保活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活体运输的具体过程如下:S31:参苗装筐前1-2小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豪王晓飞贺加贝于文松张宁赵强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宗哲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