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流制污染物控制井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拦截清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282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合流制污染物的控制井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拦截清理方法,其利用设有目数不等的不锈钢滤网作为垃圾拦截的主要技术,对合流制污染物中的垃圾、悬浮物,分粒径、有选择性的进行拦截。对拦截的污染物可进行快速清理,实现控制井中对排入污水处理厂和溢流至河道的垃圾进行有效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采用复杂的自控系统以及其它自动阀门等装置;系统运行勿需动力消耗,操作、运行、管理较为简便且造价成本较低。

Confluence Pollutant Control Well Device and Interception Cleaning Method Based on the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trol well device for confluent pollutants and an interception and cleaning method based on the device, which uses stainless steel filters with different numbers as the main technology of garbage interception to intercept garbage and suspended substances in confluent pollutants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and selectivity. The intercepted pollutants can be quickly cleaned up to effectively separate the waste discharged into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and the overflow to the river in the control well. The invention does not need to adopt complex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and other automatic valves and other devices; the system does not need power consumption in operation, and the operatio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are relatively simple and the cost is 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合流制污染物控制井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拦截清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对合流制污染物的控制井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拦截清理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现有截流井主要有:堰式、槽式以及板式等。但是上述截流井的设计与使用均无法实现对合流制污水中的垃圾进行精细化拦截以及清理,部分截流井也只是简单的设置了沉泥槽与格栅。当暴雨一旦来临时,雨污水中的大量垃圾随城市雨污管道进入截流井中,一方面被截流管所截流;另一方面则溢流至河道内。前者易造成截流管的堵塞,影响截污井的过流能力;后者溢流污水夹带的高悬浮物污染物则易造成河道污染。合流制污染物的控制井装置是在现有截流井的基础上,创新研究出一种可对截流井中的垃圾进行拦截和清理的技术,从而减少由于合流污水溢流导致进入河道中的污染物量,实现对合流污水造成的污染物进行有效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合流制污染物控制井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拦截和清理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针对合流制污染物的控制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井装置设有进水管、沉砂池、挡水堰、外拦渣网、内拦渣网、内衬骨架、快插槽、截流管、方形出水口和出水管。所述控制井装置进水管进口连接合流污水管,出口连接所述沉砂池的进口,所述沉砂池的出口则连接至所述挡水堰,所述外拦渣网一端置于所述挡水堰上方,另一端则置于所述内拦渣滤网的外侧;所述外拦渣网的出口分为两路,第一路连接所述截流管;第二路连接所述内拦渣滤网;所述内拦渣滤网安装于所述内衬骨架外侧,所述内衬骨架的一端则通过所述快插槽插入混凝土墙体中进行固定,所述内衬骨架出口则连接所述方形出水口的进口。所述外拦渣网为几字形一体装置,可整体或分段上提至井面进行垃圾清理,根据使用场地不同可采用孔径为1~6mm的不锈钢滤网;所述外拦渣网包括两侧面、下底面、以及几字面,其中几字面形成的多通道拦截区拦截合流污水中大粒径污染物和垃圾。所述内拦渣滤网为分散、多个的长方体装置,但其只涉及左侧面以及前后面共3个侧面;根据使用场地不同可采用网孔为50~350目的不锈钢滤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控制井装置还设有配水区和汇流区。所述配水区和汇流区均采用八字式,所述配水区一端连接所述进水管,另一端连接所述挡水堰;所述汇流区一端连接所述方形出水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出水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截流控制井装置还设有检修口。一种基于合流制污染物控制井装置的拦截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流制污染物控制井装置设有进水管、沉砂池、挡水堰、外拦渣网、内拦渣网、内衬骨架、快插槽、截流管、方形出水口和出水管。所述控制井装置进水管进口连接合流污水管,出口连接所述沉砂池的进口,所述沉砂池的出口则连接至所述挡水堰,所述外拦渣网一端置于所述挡水堰上方,另一端则置于所述内拦渣滤网的外侧;所述外拦渣网的出口分为两路,第一路连接所述截流管;第二路连接所述内拦渣滤网;所述内拦渣滤网安装于所述内衬骨架外侧,所述内衬骨架的一端则通过所述快插槽插入混凝土墙体中进行固定,所述内衬骨架出口则连接所述方形出水口的进口。所述外拦渣网为几字形一体装置,可整体或分段上提至井面进行垃圾清理,根据使用场地不同可采用孔径为1~6mm的不锈钢滤网;所述外拦渣网包括两侧面、下底面、以及几字面,其中几字面形成的多通道拦截区拦截合流污水中大粒径污染物和垃圾。所述内拦渣滤网为分散、多个的长方体装置,但其只涉及左侧面以及前后面共3个侧面;根据使用场地不同可采用网孔为50~350目的不锈钢滤网。所述拦截和清理方法包括。合流污水经所述进水管进入所述沉砂池后进行初步沉淀,其夹带的部分垃圾等污染物则被多通道的所述外拦渣滤网所拦截;此后,水流及污染物分为两路,第一路截流至所述截流管,最终流向污水厂,该水流夹带直径小于所述外拦渣网孔径,但大于所述内拦渣网孔径的污染物;第二路流经所述内拦渣网和方形出水口,进入所述汇流区和出水管,最终进入水体,该水流夹带直径小于所述内拦渣网孔径的污染物。在以上整个合流污水的出流过程中,大于所述外拦渣滤网孔径的污染物则被拦截留在所述外拦渣滤网内;小于所述外拦渣滤网孔径而大于所述内拦渣网孔径的污染物则被所述截流管截流至污水处理厂;小于所述内拦渣滤网孔径的污染物随所述出水管进行出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控制井装置还设有配水区和汇流区所述配水区和汇流区均采用八字式,所述配水区一端连接所述进水管,另一端连接所述挡水堰;所述汇流区一端连接所述方形出水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出水管。采用八字式的所述配水区主要是为了均缓水流以及分配水量至所述外拦渣滤网的多通道;采用八字式出水方式则主要是为了汇流多个所述方形出水口通道内的水流,有利于水流的快速出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截流控制井装置还设有检修孔。所述污染物拦截和清理方法包括。清理过程:所述外拦渣滤网所拦截的垃圾积累到一定量时,可通过所述检修孔,由人工将所述外拦渣滤网内的垃圾提升至井面进行清理,以实现控制井的连续运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外拦渣网采用几字形构造,单位区域内的有效拦截面积得以增大。第二,采用特定目数的内、外两层拦渣网,实现垃圾分粒径、分目标拦截。第三,对拦截的垃圾可快速清理,拦渣滤网可更换,实现控制井的连续运行。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合流制污染物控制井装置的平面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4为图1的C-C剖视图。图5为内拦渣装置构件大样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合流制污染物控制井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拦截清理方法,其专利技术构思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井装置设有进水管1、沉砂池2、挡水堰4、外拦渣网5、内拦渣网6、内衬骨架7、快插槽8、截流管9、方形出水口10和出水管12。控制井装置进水管1进口连接合流污水管,出口连接所述沉砂池2的进口,所述沉砂池2的出口则连接至所述挡水堰4,所述外拦渣网5一端置于所述挡水堰4上方,另一端则置于所述内拦渣滤网6的外侧;所述外拦渣网5的出口分为两路,第一路连接所述截流管9;第二路连接所述内拦渣滤网6;所述内拦渣滤网6安装于所述内衬骨架7外侧,所述内衬骨架7的一端则通过所述快插槽8插入混凝土墙体中进行固定,所述内衬骨架7出口则连接所述方形出水口10的进口。外拦渣网5为几字形一体装置,可整体或分段上提至井面进行垃圾清理,根据使用场地不同可采用孔径为1~6mm的不锈钢滤网;所述外拦渣网5包括两侧面、下底面、以及几字面,其中几字面形成的多通道拦截区拦截合流污水中大粒径污染物和垃圾。所述内拦渣滤网6为分散、多个的长方体装置,但其只涉及左侧面以及前后面共3个侧面;根据使用场地不同可采用网孔为50~350目的不锈钢滤网。基于合流制污染物控制井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拦截和清理方法包括。拦截过程:合流污水经所述进水管1进入所述沉砂池2后进行初步沉淀,其夹带的部分垃圾等污染物则被多通道的所述外拦渣滤网5所拦截;此后,水流及污染物分为两路,第一路截流至所述截流管9,最终流向污水厂,该水流夹带直径小于所述外拦渣网5孔径,但大于所述内拦渣网6孔径的污染物;第二路流经所述内拦渣网6和方形出水口10,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对合流制污染物的控制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井装置设有进水管(1)、沉砂池(2)、挡水堰(4)、外拦渣网(5)、内拦渣网(6)、内衬骨架(7)、快插槽(8)、截流管(9)、方形出水口(10)和出水管(12);所述控制井装置进水管(1)进口连接合流污水管,出口连接所述沉砂池(2)的进口,所述沉砂池(2)的出口则连接至所述挡水堰(4),所述外拦渣网(5)一端置于所述挡水堰(4)上方,另一端则置于所述内拦渣滤网(6)的外侧;所述外拦渣网(5)的出口分为两路,第一路连接所述截流管(9);第二路连接所述内拦渣滤网(6);所述内拦渣滤网(6)安装于所述内衬骨架(7)外侧,所述内衬骨架(7)的一端则通过所述快插槽(8)插入混凝土墙体中进行固定,所述内衬骨架(7)出口则连接所述方形出水口(10)的进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合流制污染物的控制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井装置设有进水管(1)、沉砂池(2)、挡水堰(4)、外拦渣网(5)、内拦渣网(6)、内衬骨架(7)、快插槽(8)、截流管(9)、方形出水口(10)和出水管(12);所述控制井装置进水管(1)进口连接合流污水管,出口连接所述沉砂池(2)的进口,所述沉砂池(2)的出口则连接至所述挡水堰(4),所述外拦渣网(5)一端置于所述挡水堰(4)上方,另一端则置于所述内拦渣滤网(6)的外侧;所述外拦渣网(5)的出口分为两路,第一路连接所述截流管(9);第二路连接所述内拦渣滤网(6);所述内拦渣滤网(6)安装于所述内衬骨架(7)外侧,所述内衬骨架(7)的一端则通过所述快插槽(8)插入混凝土墙体中进行固定,所述内衬骨架(7)出口则连接所述方形出水口(10)的进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拦渣网(5)为几字形一体装置,可整体或分段上提至井面进行垃圾清理,根据使用场地不同可采用孔径为1-6mm的不锈钢滤网;所述外拦渣网(5)包括两侧面、下底面、以及几字面,其中几字面形成的多通道拦截区拦截合流污水中大粒径污染物和垃圾;所述内拦渣滤网(6)为分散、多个的长方体装置,但其只涉及左侧面以及前后面共3个侧面;根据使用场地不同可采用网孔为50~350目的不锈钢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井装置还设有配水区(3)和汇流区(11);所述配水区(3)和汇流区(11)均采用八字式,所述配水区(3)一端连接所述进水管(1),另一端连接所述挡水堰(4);所述汇流区(11)一端连接所述方形出水口(10),另一端连接所述出水管(12)。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井装置还设有检修孔(13)。5.一种基于合流制污染物的控制井装置的拦截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井装置设有进水管(1)、沉砂池(2)、挡水堰(4)、外拦渣网(5)、内拦渣网(6)、内衬骨架(7)、快插槽(8)、截流管(9)、方形出水口(10)和出水管(12);所述进水管(1)进口连接合流污水管,出口连接所述沉砂池(2)的进口,所述沉砂池(2)的出口则连接至所述挡水堰(4),所述外拦渣网(5)一端置于所述挡水堰(4)上方,另一端则置于所述内拦渣滤网(6)的外侧;所述外拦渣网(5)的出口分为两路,第一路连接所述截流管(9);第二路连接所述内拦渣滤网(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雄郭露林顺沈玉东白杨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中科鑫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