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志军专利>正文

拨码盘式全机械密码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2679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拨码盘式全机械密码锁,属于对旋转输入密码的传统圆盘式机械密码锁的改进,适用于在保险柜、文件柜、保险门、银库门、仓库门及民用门上广泛使用。其目的是操作简单快捷、适合大多数人的操作习惯、密码量大而且变换简单随意。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有多片环状密码盘、底盘、锁闩、开闩机构、定位机构、拨码机构、复位机构和探码机构、外壳和拨码盘;拨码机构包括有结构架、拨码块、控制装置;结构架为圆柱体状,在圆柱体上开有放置拨码块的槽沟,在圆柱体一端设有凸舌;控制装置包括有套筒、棘爪、控制盘;复位机构包括有复位刷、弹簧和支架;探码机构包括有控制片、限位凸台、小轴和弹簧,控制片通过小轴装在底盘上,控制片前端与环状密码盘外缘接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对旋转输入密码的传统圆盘式机械密码锁的改进。
技术介绍
现在大量使用的传统圆盘式机械密码锁已被广泛使用在保险柜、文件柜、保险门、银库门、仓库门上。它的缺点是1、操作繁琐。由于外部操作旋钮只与内部一个主动盘相连,另外几个内部随动盘不能靠旋钮直接拨动,要靠主动盘、随动盘的凸舌相碰后间接转动。所以要反复地正转反转若干圈旋钮才能将几个圆盘转到预定位。以三片式的普通圆盘式机械密码锁为例,需要正反转近十圈才能对好密码。如果采用美国“洛加达”、“沙金”一类对码与开锁使用同一个旋钮操作的高档圆盘式机械密码锁,由于增加了一个辅助圆盘,操作就更繁琐。2、密码输入不易。由于靠旋钮边缘的精密刻度来分辨密码,要靠转动旋钮的微小角度判断密码的准确,稍有不慎就可能输入错误而前功尽弃。3、密码量少。以三片式的高档圆盘式机械密码锁为例,假定旋钮有100个刻度值计算,三片组合名义上有1003=100万组密码,但实际上根本达不到。因为用旋钮对密码时,单凭手的转动来分辨一个刻度(3.6度)是很困难的,加上机械加工误差的影响,不可能按一个刻度值来准确对码。为了保证输入密码的成功率,不得已必须在结构上留有充分的余量。所以传统圆盘式机械密码锁在对码时允许有±1.5个刻度差,也就是每3个刻度为一个有效值。旋钮边缘上的刻度再精密的也只有100个刻度,有效刻度值就算是能有50个,那么三片式只能有503=12.5万组密码。远远小于标称密码量。如果为了增加密码量而采用四片式,那么操作就极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快捷、适合大多数人的操作习惯、密码量大而且变换简单随意的拨码盘式全机械密码锁。实现上述目的的关键是彻底改变其拨动圆盘的方式。由原来的主动盘正反转若干圈才能带动随动盘到位,改变为由外部的拨码盘带动一个拨码机构转动,每转动(可选顺时针或逆时针)一次,通过其上的拨码块拨动一片环状密码盘转动到预定位。然后拨码机构回转到初始位(启动位),其上的拨码块的单一有效位置产生变动,再次转动拨码机构又会拨动下一片环状密码盘转到预定位。如此循环就能把多片环状密码盘依次逐片全部转动到预定位。本专利技术包括有多片环状密码盘、底盘、锁闩、开闩机构、定位机构、拨码机构、复位机构、探码机构、外壳和拨码盘;拨码机构包括有结构架、拨码块、控制装置;结构架为圆柱体状,在圆柱体上开有放置拨码块的槽沟,在圆柱体一端设有凸舌,结构架通过连接轴与外部拨码盘连接;拨码块为片状,装在结构架槽沟内,其头端部出入套筒;控制装置包括有套筒、棘爪、控制盘;套筒可以相对转动地套在结构架圆柱体外,套筒表面沿圆周方向开有可供拨码块头端部出入的槽孔,在套筒的一个端面上设有棘齿,控制盘安装在结构架的一端,控制盘外缘设有凸出的边缘,棘爪通过转轴装在底盘上,棘爪的前端与控制盘边缘及套筒端面上棘齿相接触;复位机构包括有复位刷、弹簧和支架,复位刷为环形片,通过支架以连接轴为轴转动;探码机构包括有控制片、限位凸台、小轴和弹簧,控制片通过小轴装在底盘上,控制片前端与环状密码盘外缘接触。拨码机构上拨码块的单一有效位置可以依次变换,能依次单个弹起或依次移动,可以依次逐片拨动各个环状密码盘。控制装置能控制拨码块单一有效位置依次变换,依次单个弹起或依次移动,可以限位复位。环状密码盘延续了传统圆盘式机械密码锁中的圆盘的功能和形态。复位机构可以随拨码盘的转动单方向带动,当转动方向与拨码时的转动方向相反时,拨动多片环状密码盘转动到初始位。当拨码盘逆转到某个角度时,探码机构能向多片环状密码盘移动,如果多片环状密码盘全部转动到预定位时,它带动开闩机构与随拨码盘转动的一个内部部件挂钩,或其它操作机构挂钩而随着移动。如果多片环状密码盘只要有一个没有转动到预定位时,由于移动有限不带动开闩机构,使其无法与随拨码盘转动的一个内部部件或其它操作机构挂钩而移动。开闩机构可以由拨码盘带动,在复位的同时来开启锁闩。也可以用单独的机构完成。定位机构使拨码盘在指向初始位及数码位时有明显的力感。本专利技术拨码盘式全机械密码锁可以完成以下过程a、以拨码盘的初始位起算,正转外部拨码盘时,带动拨码机构的拨码块拨动一片环状密码盘到预定位,输入了一位密码;然后拨码盘回转到初始位,拨码机构上的拨码块的单一有效位置发生变动(拨码块移动或者另一个拨码块依次单个弹起);再次正转拨码盘时又通过拨码机构的拨码块拨动了另一片环状密码盘到预定位,输入了第二位密码;如此循环,依次拨动全部环状密码盘到预定位,完成密码输入程序。b、以拨码盘的初始位起算,拨码盘反转,内部附属联动机构开始动作。首先是内部附属联动机构中的探码机构测定多片环状密码盘是否全部转动到预定位,如果全部到位,则将锁闩的开闩机构与随拨码盘转动的一个内部部件挂钩,使锁闩能被移动,否则放弃挂钩,使锁闩不能被移动;继续反转拨码盘,将带动内部附属联动机构中的复位机构将环状密码盘转回初始位;同时有可能拉动锁闩开启;拨码机构中的控制装置也在同时将拨码机构复位。拨码盘回到初始位后,等待下一轮操作。本专利技术虽然是传统圆盘式机械密码锁的改进,但它突破了原有技术的设计思路,结构上只保留了原有意义上的圆盘,操作方式保留了部分旋转。本专利技术通过一套新颖的内部组合构造,使其外部操作类似旧式拨码盘式电话机的拨码操作,简单易行容易掌握;同时外部拨码盘只需刻有十位或多一些的数码或符号字母,刻度间隔大,对码时只需大概对准刻度,淡化了模拟角度,相当于数字式输入;本专利技术采用可变换密码的多片环状密码盘,让主人可以随意变换密码,为密码的记忆提供方便;密码的位数通过增减某些部件来增减,满足多档次的需求,高档次的可以实现真正的百万组以上密码,可与电子密码锁的密码量媲美。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在保险柜、文件柜、保险门、银库门、仓库门及民用门上广泛使用。它可以替代现有的传统圆盘式机械密码锁和部分电子密码锁。同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突出优点是操作简单快捷,适合大多数人们的操作习惯。密码量大变换简单随意,在预定位数的连续密码组中,主人可以从最小值的“00…”到最大值的“XX…”之间任意选择或者变换一组,为记忆密码提供了方便。由于采用了全机械结构,不需要电源,牢固可靠,能承受相当程度的高温高湿及震动。如果在产品设计中考虑输入密码与开锁闩使用同一个拨码盘,或者使用了几个操作装置而增加了连锁机构,那么试探出密码的概率几乎为零。全部零件的加工都是现有技术可以涵盖的,为推广使用创造了条件。附图说明图1A为传统圆盘式机械密码锁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传统圆盘式机械密码锁的开启位置示意图。图1C为传统圆盘式机械密码锁的逆时针转动位置示意图。图1D为传统圆盘式机械密码锁的顺时针转动位置示意图。图2A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后视示意图。图2C为实施例1的拨码块位置示意图。图2D为实施例1的圆盘剖视示意图。图2E为实施例1的拨码块拨动环状密码盘示意图。图2F为实施例1的拨码块位置步进示意图。图2G为实施例1的拨码块拨动第二个环状密码盘示意图。图2H为实施例1的拨码块位置第二次步进示意图。图3A为实施例2的拨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图3A的后视示意图。图3C为实施例2的拨码机构部分剖切后拨码块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D为实施例2的拨码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拨码盘式全机械密码锁,包括有多片环状密码盘、底盘、锁闩、开闩机构、定位机构、外壳和拨码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拨码机构、复位机构和探码机构;拨码机构包括有结构架、拨码块、控制装置;结构架为圆柱体状,在圆柱体上开有放置拨码块的槽沟,在圆柱体一端设有凸舌,结构架通过连接轴与外部拨码盘连接;拨码块为片状,装在结构架槽沟内,其头端部出入套筒;控制装置包括有套筒、棘爪、控制盘;套筒可以相对转动地套在结构架圆柱体外,套筒表面沿圆周方向开有可供拨码块头端部出入的槽孔,在套筒的一个端面上设有棘齿,控制盘安装在结构架的一端,控制盘外缘设有凸出的边缘,棘爪通过转轴装在底盘上,棘爪的前端与控制盘边缘及套筒端面上棘齿相接触;复位机构包括有复位刷、弹簧和支架,复位刷为环形片,通过支架以连接轴为轴转动;探码机构包括有控制片、限位凸台、小轴和弹簧,控制片通过小轴装在底盘上,控制片前端与环状密码盘外缘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邵志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