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闭锁型防盗锁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264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子闭锁型防盗锁的控制和复位方法及其装置,包括采用电磁铁闭锁机构和相应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仅在检测到非法开锁的瞬间对电磁铁闭锁机构通电,所述电磁铁闭锁机构内设置的活动小锁舌于通电后外伸并自保持,同时卡住预定锁点,所述预定锁点选择主锁舌上的闭锁凹槽或锁头开锁片,采用机械复位方法在无需反向驱动电流的情况下对所述电磁铁闭锁机构复位,具体是通过锁门时钥匙的转动,通过机械传动将电磁铁闭锁机构推回原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机械闭锁和电磁闭锁的双重功效,具有简单、实用、可靠、节能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闭锁型防盗锁的控制和复位方法及其装置。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范围广泛的电子闭锁型防盗锁的控制和复位方法及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方法包括采用电磁铁闭锁机构和相应的检测和控制电路、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闭锁机构实现闭锁和复位功能,所述闭锁功能由电磁铁闭锁机构内设置的活动小锁舌于通电后外伸并自保持,同时卡住预定锁点。所述预定锁点选择主锁舌上的闭锁凹槽。采用机械复位方法在无需反向驱动电流的情况下对所述电磁铁闭锁机构复位,具体是通过锁门时钥匙的转动,通过机械传动将电磁铁闭锁机构推回原位。所述机械传动是利用锁门过程中主锁舌定位板的运动过程,达到复位的目的。具体是利用复位板与主锁舌定位板联动,锁门时,锁头开锁片压住主锁舌定位板向下运动,随着主锁舌锁到位,复位板处于闭锁伸长后的小锁舌的下方,钥匙归位后,开锁片与主锁舌定位板分离,主锁舌定位板与复位板在弹子锁固有的弹簧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将磁保持电磁铁闭锁机构中的小锁舌推回原位。所述检测电路检测由主锁舌位置开关(微动开关)和相应的电路组成,开锁/上锁时主锁舌触动位置开关、产生动作信号,所述动作信号用于启动闭锁控制逻辑;所述控制电路包含密码读取电路和闭锁电路及其控制逻辑,所述控制电路仅在检测到非法开锁的瞬间对电磁铁闭锁机构通电。所述复位机构采用机械复位方法在无需反向驱动电流的情况下对所述电磁铁闭锁机构复位,具体是通过锁门时钥匙的转动,通过机械传动将电磁铁闭锁机构推回原位。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所采用的装置的结构特点是在传统弹子锁结构基础上,增设磁保持电磁铁闭锁机构、机械复位机构及相应的控制电路,由控制电路控制的磁保持电磁铁闭锁机构内设置有活动小锁舌,所述控制电路设置于锁内电路板组件上。本专利技术所采用装置的进一步的结构特点是所述磁保持电磁铁闭锁机构固定于锁体内,在主锁舌上设有闭锁凹槽,所述磁保持电磁铁闭锁机构内设置的活动小锁舌朝向该凹槽,由控制电路控制的活动小锁舌于非法开锁的瞬间外伸后处于所述闭锁凹槽内,在主锁舌上有一随其外伸锁门时左移的复位板,同时该复位板随主锁舌定位板一同上下移动,其顶端邻近主锁舌凹槽处的结构为内端垂直折向小锁舌,可托住小锁舌。在主锁舌下、闭锁凹槽的左方安装有一个主锁舌位置检测开关,用于检测主锁舌的移动。开关的安装位置应能达到开锁时锁舌移动至设定距离,例如2~3mm,就能产生开关跳变的要求。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偏见,以独特的闭锁(禁止开锁)方式,一改目前电子锁每次均需通电开锁的方式,采用逆向思维闭锁,正常开锁时不对电磁铁闭锁机构通电,可进行开锁;仅在检测到非法开锁(用非法钥匙或破坏弹子结构)时对电磁铁闭锁机构瞬间通电,通过相应的闭锁机构使之无法开锁。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机械闭锁和电磁闭锁的双重功效。电子闭锁型防盗锁闭锁结构的复位(允许开锁状态),是巧妙的利用锁门时钥匙的转动,通过机械传动将电磁铁闭锁机构推回原位(复位)。无需加反向驱动电流使电磁铁闭锁机构复位。平常电磁铁闭锁机构均处于长期复位状态(允许开锁状态)。开锁时依据锁内微电脑接收到的密码信息或指纹信息,经判断为合法开锁后发出“解除设防”指令,不驱动电动机构(电磁铁、电动机等),此时只要钥匙齿形正确即可开锁;若经判断为非法开锁(没有检测到密码信息或指纹信息或信息错误的情况)后发出“闭锁”指令,瞬间通电驱动磁保持电磁铁,在电磁铁作用下小锁舌伸出并自保持,将门锁主锁舌卡死,即使钥匙齿形正确也无法开锁。上述电磁闭锁方案的好处之一是解决了当电路出故障时无法开锁的问题,万一电子部分失效了,机械部分仍然有效,就变成一把普通的机械锁。如电子锁在闭锁状态正好电池没电(或电路损坏),可通过锁门时钥匙的机械转动将电磁铁闭锁机构推回原位(复位),再将钥匙朝开门方向转动就可以把锁打开。好处之二是用电非常少。普通电子锁每次开锁时都要对电动机构加(正向)驱动电流才能开锁,闭锁时又要对电动机构加(反向)驱动电流使电动机构复位进行闭锁;而根据本专利技术,正常开锁和闭锁时电动机构均不通电,仅在检测到非法开锁时,才对电动机构加驱动电流进行闭锁。因此同样的电池,在普通电子锁上能用一年,而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新型电子闭锁型防盗锁上至少可以用两年。从而真正达到了简单、实用、可靠、节能的目的。所述的控制电路读取下列的密码信息a键盘输入密码信息;b读卡头读取密码信息(ID码钥匙或IC卡);c指纹识别装置读取指纹信息。所述的控制电路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开锁时,钥匙插入钥匙孔,钥匙电极与锁头的电极接通,对MCU产生一个中断,MCU响应中断后,在中断服务程序里,通过钥匙读码缓冲电路,从CODE口读取钥匙的ID码,读码正确后,到钥匙注册表中检索读到的钥匙ID码,如果找到,则置钥匙合法标志为1,否则置钥匙合法标志为0,并设置钥匙合法标志(为1)的有效生命周期为10秒,中断返回。不管通过什么方法把锁舌打开,锁舌位置开关将会检测到位置的变化,并向MCU发出中断。MCU响应中断后,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先检测锁舌是开锁还是上锁,若是上锁则中断返回;若是开锁,则检查钥匙合法标志是否为1,如果为1,则中断返回;如果不为1,则通过INTERLOCK口发闭锁令,通过驱动电路驱动闭锁电磁铁,达到闭锁的目的,然后中断返回。如附图说明图1、图2、图3、图4.1、图4.2、图4.3、图5.1、图5.2、图5.3所示本专利技术方法包括采用磁保持电磁铁闭锁机构(2)和相应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仅在检测到非法开锁的瞬间对磁保持电磁铁闭锁机构(2)通电,所述磁保持电磁铁闭锁机构内设置的活动小锁舌(3)于通电后外伸并自保持,同时卡住主锁舌上设置的闭锁凹槽(6)。本实施方式采用机构复位方法在无需反向电流的情况下对所述磁保持电磁铁闭锁机构(2)复位,即通过锁门时钥匙的转动,通过机械传动将磁保持电磁铁闭锁机构推回原位,上述方法采用的装置的结构特点为在弹子锁内,设置磁保持电磁铁闭锁机构,机械复位机构及相应的控制电路,所述磁保持电磁铁闭锁机构(2)内设置一活动小锁舌(3),所述控制电路设置于锁内电路板组件(9)上。进一步说,所述磁保持电磁铁闭锁机构(2)固定于锁外壳(10)上,在主锁舌(5)上设置有闭锁凹槽(6),所述磁保持电磁铁闭锁机构(2)内设置的活动小锁舌(3)朝向该凹槽(6),由控制电路控制的活动小锁舌(3)于非法开锁的瞬间外伸后处于所述闭锁凹槽(6)内,在主锁舌(5)上有一随其外伸锁门时左移的复位板(7),同时该复位板随主锁舌定位板(8)一同上下移动,其顶端邻近主锁舌凹槽处的结构为内端垂直折向小锁舌,可托住小锁舌。在主锁舌下,闭锁凹槽的左方安装有一个主锁舌位置检测开关(微动开关)4,用于检测主锁舌的移动,该开关安装位置应能达到开锁时锁舌移动至设定距离,如2~3mm,就能产生开关跳变的要求,锁门时主锁舌(5)左移,通过复位板(7)将电磁铁闭锁机构推回原位(复位)。图2、图3、图4.1、图4.2、图4.3分别显示了合法开锁、非法开锁及电磁铁闭锁机构复位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是A通过下述方法之一检测与开锁时同步的开关信号a1钥匙插入触动微动开关或短路两个电极产生的开关信号;a2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子闭锁型防盗锁的控制方法,包括采用电磁铁闭锁机构和相应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仅在检测到非法开锁的瞬间对电磁铁闭锁机构通电,所述电磁铁闭锁机构内设置的活动小锁舌于通电后外伸并自保持,同时卡住预定锁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陈国高永昊金述明黄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