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composite coating of nitriding and ion plating on zirconium alloy surface, and the methods for preparing composite coating of nitriding and ion plating on zirconium alloy surface include: (1) surface pretreatment of zirconium base material; (2) soft nitriding treatment of zirconium base material obtained in step (1); (3) formation of Cr transition coating on the surface of zirconium base material obtained in step (2); (4) formation of TiAlSi transition coat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said Cr transition coating. N working coating to obtain the composite coating. The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resistance and film-base adhesion of zirconium alloys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soft nitriding on the surface of zirconium alloys and forming a composite coating of Cr transition coating and TiAlSiN working co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锆合金表面氮化与离子镀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科学领域,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锆合金表面氮化与离子镀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锆合金因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核反应堆材料。在所有的堆芯结构材料中,核燃料包壳管的工作条件最为苛刻,核燃料包壳管处在核反应堆核能裂变反应,核能转换成热能的释放部位,同时它是防止反应堆放射性裂变产物向外逸出的首道屏障,需经受高温、氧化、腐蚀、冲刷、辐射环境的考验。在腐蚀反应和辐射作用下产生的氢以及燃料元件料包壳中存在的氢可能导致核燃料包壳管吸氢致脆,严重影响堆心的安全性。正常工况条件下核燃料包壳管表面热点设计温度超过600℃,在失水事故下核燃料包壳管表面温度将会进一步提高至1000~1200℃,当其与水蒸气反应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加速燃料元件的失效。然而,现有的锆合金材料仍无法胜任严苛的工况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延长锆合金的使用寿命。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锆合金表面氮化与离子镀复合涂层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锆合金表面进行软氮化处理并形成Cr过渡涂层及TiAlSiN工作涂层的复合涂层,可显著提高锆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和膜基结合力。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制备锆合金表面氮化与离子镀复合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锆基材进行表面预处理;(2)将步骤(1)所得锆基材进行软氮化处理;(3)在步骤(2)所得锆基材的表面形成Cr过渡涂层;(4)在所述Cr过渡涂层的表面形成TiAlSiN工作涂层,以便得到所述锆合金表面氮化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锆合金表面氮化与离子镀复合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锆基材进行表面预处理;(2)将步骤(1)所得锆基材进行软氮化处理;(3)在步骤(2)所得锆基材的表面形成Cr过渡涂层;(4)在所述Cr过渡涂层的表面形成TiAlSiN工作涂层,以便得到所述锆合金表面氮化与离子镀复合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锆合金表面氮化与离子镀复合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锆基材进行表面预处理;(2)将步骤(1)所得锆基材进行软氮化处理;(3)在步骤(2)所得锆基材的表面形成Cr过渡涂层;(4)在所述Cr过渡涂层的表面形成TiAlSiN工作涂层,以便得到所述锆合金表面氮化与离子镀复合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锆基材为Zr4合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表面预处理包括:砂纸打磨、抛光、超声波清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软氮化处理的条件包括:处理温度为520~600℃,处理时间为30~3600min,氨气流量为100~8000L/min,甲醇滴加量为0.5~13mL/min,冷却介质为防锈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怀林,刘艳红,樊湘芳,邱长军,王晓婧,周军,李涛,夏海鸿,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南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