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selectively removing and recovering copper from water by a membrane assisted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MAC, which consists of two crystallization reactors in series and a membrane reactor. In order to ensure the purity of precipitation and facilitate cop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膜辅助结晶工艺MAC选择性去除和回收水中的铜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中铜离子的去除和回收,特别涉及一种利用膜辅助结晶工艺去除水中铜和回收铜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过去几十年来,重金属(如铜,锌,镍和镉等)对环境,公共健康和经济的潜在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其中铜是未处理废水的重要组成部分[1-3]。尽管Cu2+在酶合成、人体组织和骨骼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过量的Cu2+可能会对人体和生物体造成许多有害的损伤[4-6],例如由于缺乏腐蚀控制处理导致地下服务线和家庭管道装置中铜和铅因腐蚀(氯引起的)浸出而引起的Flintwater危机[7]。世界卫生组织已确定饮用水中的Cu2+允许限值为2.0mg/L[8];而对于中国,允许的限值则是1.0mg/L[3]。因此,在铜污染废水排入地表水或污水系统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处理,以保护人类和环境。用于从水溶液中去除Cu2+的方法,包括化学沉淀[9,10],凝结絮凝[11],膜分离[12],吸附[13-14],生物吸附[15,16],电化学[17],离子交换[18]等。其中,化学沉淀法是一种适合处理大量废水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并且已 ...
【技术保护点】
1.膜辅助结晶工艺MAC选择性去除和回收水中的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需求的出水水质,确定工艺运行的两个关键参数:过饱和指数(SI)和过量的碳酸根(CO32‑);(2)计算沉淀剂的投加量:若要求出水Cu2+浓度达到WHO出水水质准则的要求,需将过量CO32‑控制在35‑50mg/L范围内;若需出水水质达到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需将过量CO32‑控制在45‑50mg/L范围内;(3)结合进水水质和沉淀剂的投加量,计算SI值,并通过调节进药量控制结晶反应器内的SI值在3.22以下;(4)确定投加晶种的量,0.1‑0. ...
【技术特征摘要】
1.膜辅助结晶工艺MAC选择性去除和回收水中的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需求的出水水质,确定工艺运行的两个关键参数:过饱和指数(SI)和过量的碳酸根(CO32-);(2)计算沉淀剂的投加量:若要求出水Cu2+浓度达到WHO出水水质准则的要求,需将过量CO32-控制在35-50mg/L范围内;若需出水水质达到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需将过量CO32-控制在45-50mg/L范围内;(3)结合进水水质和沉淀剂的投加量,计算SI值,并通过调节进药量控制结晶反应器内的SI值在3.22以下;(4)确定投加晶种的量,0.1-0.5wt%,且只需MAC工艺启动时一次投加;(5)投加晶种后,向结晶反应器内进水至设计液位,投加所需数量的碳酸钠同时并进行机械搅拌,搅拌强度120-180rpm,搅拌时间不少于5min、沉淀时间不少于8min,水中的铜离子便在碱式碳酸铜晶种的诱导下,与碳酸钠反应生成大粒径密实颗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丽华,顾平,张光辉,侯立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