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能够连续上钉的省力拉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2256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连续上钉的省力拉铆装置,包括拉铆枪,所述拉铆枪包括外壳套筒、转动设置于外壳套筒的旋转摇臂以及设置于外壳套筒内部的拉铆机构,所述拉铆机构与旋转摇臂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所述外壳套筒上固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固设有中心轴杆,所述中心轴杆上套设有导向齿套、活动齿板以及活动齿套,所述活动齿板与传动机构之间设有连动构件;所述活动齿套上固设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上固设有柔性卡板,所述卡板上设有供铆钉卡设固定的卡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连续上钉和省力抽芯的优点,提升工作效率,并解决手动型拉铆枪容易造成体力疲劳和气动型拉铆枪使用中需配备气泵提供动力源的问题。

A labor-saving riveting device capable of continuous nail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abor-saving riveting device capable of continuous nailing, which comprises a riveting gun. The riveting gun comprises a shell sleeve, a rotating rocker arm rotated on the shell sleeve and a riveting mechanism arranged inside the shell sleeve. The riveting mechanism and the rotating rocker arm are provided with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 fixing frame is fixed on the shell sleeve, and a center is fixed on the fixing frame. The shaft rod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tooth sleeve, a movable tooth plate and a movable tooth sleeve, and a connecting memb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movable tooth plate and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movable tooth sleeve is fixed with a rotating disk, and the rotating disk is fixed with a flexible chuck, and the chuck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huck for fixing rivets. The invention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and effects: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tinuous nailing and labor-saving core pulling, improves work efficiency, and solves the problems of manual riveting gun easily causing physical fatigue and the need for air pump to provide power source in the use of pneumatic riveting gu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连续上钉的省力拉铆装置
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能够连续上钉的省力拉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各行业对生产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在机械工具领域中,对结构连续性动作的要求越来越明显。抽芯铆钉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标准成型铆钉,这种铆钉具有规格多,连接可靠的优点,但是传统的手动拉铆枪和半自动工具拉铆枪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产能需求,因为这两种方式都需要工人手动将铆钉芯部插入钉嘴,然后进行拉铆动作,不能做到连续上钉动作,效率十分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连续上钉的省力拉铆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能够连续上钉的省力拉铆装置,包括拉铆枪,所述拉铆枪包括外壳套筒、转动设置于外壳套筒的旋转摇臂以及设置于外壳套筒内部的拉铆机构,所述拉铆机构与旋转摇臂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所述外壳套筒上固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固设有中心轴杆,所述中心轴杆上套设有同轴的导向齿套,所述导向齿套的内周壁上固设有平行于中心轴杆轴向的导向齿且导向齿围绕于导向齿套的圆心间隔排列设置,所述中心轴杆上位于导向齿套的一侧套设有活动齿板,所述活动齿板的外周壁上固设有环绕于活动齿板圆心且间隔排列的若干上齿柱,所述中心轴杆与传动机构之间连接有驱动活动齿板沿中心轴杆轴向运动并使上齿柱能进入到相邻导向齿之间的连动构件;所述中心轴杆上位于导向齿套相对于活动齿板的另一侧套设有沿中心轴杆轴向运动的活动齿套,所述活动齿套朝向导向齿套的一端面固设有围绕于活动齿套圆心且间隔排列的若干下齿柱,所述中心轴杆上套设有驱动活动齿套朝向导向齿套方向移动并使下齿柱能进入到相邻导向齿之间的第一弹性件,所述下齿柱朝向上齿柱的一面设有向外凸出的弧形引导面,所述上齿柱朝向下齿柱的一面设有向内凹陷且适配弧形引导面的弧形凹陷面,当上齿柱抵触下齿柱脱离相邻导向齿时,所述下齿柱在弧形引导面与弧形凹陷面两者之间的配合引导下围绕于中心轴杆转动并进入到下一个相邻导向齿之间;所述活动齿套上固设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上固设有若干围绕于活动齿套圆心的柔性卡板,所述卡板包括至少两片相互抵触的板体,所述板体的相抵位置设有供铆钉卡设固定的卡孔,所述卡孔围绕于活动齿套圆心的旋转路径对应于拉铆枪上钉孔的正投影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摇臂转动,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拉铆机构进行拉铆工作,且转动中的传动机构配合连动构件同步驱动上齿柱沿中心轴杆的轴向朝向导向齿套方向移动,移动中的上齿柱将位于相邻两个导向齿之间的下齿柱推离相邻两个导向齿之间并对第一弹性件进行压缩,通过弧形引导面配合弧形凹陷面引导活动齿套,使其能有围绕于中心轴杆发生转动的趋势,再配合第一弹性件产生的作用力用于驱动活动齿套围绕于中心轴杆发生转动,使得下齿柱进入到下一个相邻导向齿之间。当活动齿套被驱动且远离导向齿套时,位于卡孔上的铆钉也同步远离上钉孔,当活动齿套转动并逐渐靠近导向齿套时,位于卡孔上的铆钉也同步转动至位于上钉孔的正投影位置并插入到上钉孔内部。通过旋转摇臂简单的往复转动操作,即可实现铆钉的连续上钉工作,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动构件包括压力杆、连接杆与固定块,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中心轴杆位于活动齿板相对于导向齿套的另一侧铰接、另一端与压力杆铰接,所述压力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传动机构,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腰形孔,所述固定块的一侧与活动齿板朝向连接杆的一端面固定连接、另一侧固设有滑移于腰形孔的定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杆朝向活动齿板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杆围绕于铰接位置朝向活动齿板方向发生转动,发生转动的连接杆使定轴实现在腰形孔中滑移,从而驱动活动齿板沿中心轴杆的轴向进行移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空心轴、推动块、齿条、齿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以及复位弹簧,所述空心轴转动设置于外壳套筒内且与之同轴设置,所述推动块设置在外壳套筒内部且位于空心轴与旋转摇臂之间,所述推动块与外壳套筒之间沿外壳套筒的轴向滑移配合,所述旋转摇臂与推动块之间设有驱动推动块朝向空心轴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外壳套筒与推动块之间并驱动推动块远离空心轴,所述齿条固定设置于推动块,所述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均转动设置于外壳套筒内壁且两者之间同步转动,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套设于空心轴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空心轴与拉铆机构连接,所述压力杆与推动块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块带动齿条在外壳套筒内部进行同步滑移,滑移中的齿条驱动齿轮转动,而设置的第一锥齿轮随着齿轮进行同步转动;转动中的第一锥齿轮驱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空心轴进行同步转动,通过转动中的空心轴用于驱动拉铆机构进行拉铆工作。而滑移中的推动块则驱动压力杆朝向活动齿板方向进行移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偏心轮、棘轮与棘爪,所述偏心轮通过固定轴转动设置于外壳套筒内部且外周壁与推动块背对空心轴的一侧相抵,所述棘轮固定设置于偏心轮的一侧壁且与固定轴同轴设置,所述棘爪转动设置于旋转摇臂朝向棘轮的一侧,所述棘爪与旋转摇臂之间设有驱动棘爪卡设于棘轮的扭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扭簧驱动棘爪卡设于棘轮的齿廓内,使得旋转摇臂的转动能驱动偏心轮实现转动,而转动中偏心轮的外周壁抵触于推动块并配合设置的复位弹簧,用于实现推动块的往复移动;且该种设置方式通过逆向转动旋转摇臂的方式就可实现推动块的复位操作,也可以缓冲复位运动,防止复位过猛,内部机构重新回到初始位置,完成复位动作。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铆机构包括定位套筒、预紧夹套与传动套筒,所述定位套筒上形成有所述的上钉孔,所述定位套筒与外壳套筒同轴设置且固定设置于外壳套筒内壁,所述预紧夹套包括固定套筒部以及夹爪部,所述夹爪部的一端铰接于固定套筒部的端面且围绕于固定套筒部的圆心设置有三个,所述传动套筒设置于固定套筒部内部且套设于空心轴,所述传动套筒与空心轴螺纹连接、传动套筒与固定套筒部固定连接,三个所述夹爪部的自由端之间形成有连通上钉孔且与同轴设置的夹紧孔,所述定位套筒的内周壁对应于夹爪部的位置设有朝向固定套筒部方向延伸且逐渐向内收缩设置的第一引导斜面,所述夹爪部朝向第一引导斜面的一面为与之适配的第二引导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铆钉的芯杆依次穿设进上钉孔与夹紧孔,空心轴通过传动套筒带动固定套筒部朝向背对定位套筒的一侧移动,移动中的固定套筒部带动夹爪部同步移动,移动中夹爪部在第一引导斜面与第二引导斜面的配合下逐渐收缩用于将铆钉的芯杆夹紧并向后拖动,从而实现铆钉的拉铆工作。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心轴与外壳套筒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的设置减少转动中空心轴的摩擦阻力。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紧孔的孔壁上设有齿形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形纹的设置增大夹紧孔的摩擦阻力,实现对芯杆的更稳定夹持。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轴杆上位于活动齿套相对于导向齿套的另一侧套设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与中心轴杆固定设置、内圈套设于活动齿套的外周壁,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上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插槽,所述活动齿套的外周壁上固设有插设进插槽且与之滑动配合的插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动轴承的设置减少转动中活动齿套受到的摩擦阻力,并通过插片配合插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连续上钉的省力拉铆装置,包括拉铆枪(1),所述拉铆枪(1)包括外壳套筒(1.1)、转动设置于外壳套筒(1.1)的旋转摇臂(1.2)以及设置于外壳套筒(1.1)内部的拉铆机构(1.3),所述拉铆机构(1.3)与旋转摇臂(1.2)之间设有传动机构(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套筒(1.1)上固设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上固设有中心轴杆(3),所述中心轴杆(3)上套设有同轴的导向齿套(4),所述导向齿套(4)的内周壁上固设有平行于中心轴杆(3)轴向的导向齿(5)且导向齿(5)围绕于导向齿套(4)的圆心间隔排列设置,所述中心轴杆(3)上位于导向齿套(4)的一侧套设有活动齿板(6),所述活动齿板(6)的外周壁上固设有环绕于活动齿板(6)圆心且间隔排列的若干上齿柱(7),所述中心轴杆(3)与传动机构(1.4)之间连接有驱动活动齿板(6)沿中心轴杆(3)轴向运动并使上齿柱(7)能进入到相邻导向齿(5)之间的连动构件(8);所述中心轴杆(3)上位于导向齿套(4)相对于活动齿板(6)的另一侧套设有沿中心轴杆(3)轴向运动的活动齿套(9),所述活动齿套(9)朝向导向齿套(4)的一端面固设有围绕于活动齿套(9)圆心且间隔排列的若干下齿柱(10),所述中心轴杆(3)上套设有驱动活动齿套(9)朝向导向齿套(4)方向移动并使下齿柱(10)能进入到相邻导向齿(5)之间的第一弹性件(11),所述下齿柱(10)朝向上齿柱(7)的一面设有向外凸出的弧形引导面(12),所述上齿柱(7)朝向下齿柱(10)的一面设有向内凹陷且适配弧形引导面(12)的弧形凹陷面(13),当上齿柱(7)抵触下齿柱(10)脱离相邻导向齿(5)时,所述下齿柱(10)在弧形引导面(12)与弧形凹陷面(13)两者之间的配合引导下围绕于中心轴杆(3)转动并进入到下一个相邻导向齿(5)之间;所述活动齿套(9)上固设有旋转盘(14),所述旋转盘(14)上固设有若干围绕于活动齿套(9)圆心的柔性卡板,所述卡板包括至少两片相互抵触的板体(15),所述板体(15)的相抵位置开设有供铆钉卡设固定的卡孔(16),所述卡孔(16)围绕于活动齿套(9)圆心的旋转路径对应于拉铆枪(1)上钉孔(34)的正投影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连续上钉的省力拉铆装置,包括拉铆枪(1),所述拉铆枪(1)包括外壳套筒(1.1)、转动设置于外壳套筒(1.1)的旋转摇臂(1.2)以及设置于外壳套筒(1.1)内部的拉铆机构(1.3),所述拉铆机构(1.3)与旋转摇臂(1.2)之间设有传动机构(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套筒(1.1)上固设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上固设有中心轴杆(3),所述中心轴杆(3)上套设有同轴的导向齿套(4),所述导向齿套(4)的内周壁上固设有平行于中心轴杆(3)轴向的导向齿(5)且导向齿(5)围绕于导向齿套(4)的圆心间隔排列设置,所述中心轴杆(3)上位于导向齿套(4)的一侧套设有活动齿板(6),所述活动齿板(6)的外周壁上固设有环绕于活动齿板(6)圆心且间隔排列的若干上齿柱(7),所述中心轴杆(3)与传动机构(1.4)之间连接有驱动活动齿板(6)沿中心轴杆(3)轴向运动并使上齿柱(7)能进入到相邻导向齿(5)之间的连动构件(8);所述中心轴杆(3)上位于导向齿套(4)相对于活动齿板(6)的另一侧套设有沿中心轴杆(3)轴向运动的活动齿套(9),所述活动齿套(9)朝向导向齿套(4)的一端面固设有围绕于活动齿套(9)圆心且间隔排列的若干下齿柱(10),所述中心轴杆(3)上套设有驱动活动齿套(9)朝向导向齿套(4)方向移动并使下齿柱(10)能进入到相邻导向齿(5)之间的第一弹性件(11),所述下齿柱(10)朝向上齿柱(7)的一面设有向外凸出的弧形引导面(12),所述上齿柱(7)朝向下齿柱(10)的一面设有向内凹陷且适配弧形引导面(12)的弧形凹陷面(13),当上齿柱(7)抵触下齿柱(10)脱离相邻导向齿(5)时,所述下齿柱(10)在弧形引导面(12)与弧形凹陷面(13)两者之间的配合引导下围绕于中心轴杆(3)转动并进入到下一个相邻导向齿(5)之间;所述活动齿套(9)上固设有旋转盘(14),所述旋转盘(14)上固设有若干围绕于活动齿套(9)圆心的柔性卡板,所述卡板包括至少两片相互抵触的板体(15),所述板体(15)的相抵位置开设有供铆钉卡设固定的卡孔(16),所述卡孔(16)围绕于活动齿套(9)圆心的旋转路径对应于拉铆枪(1)上钉孔(34)的正投影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连续上钉的省力拉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构件(8)包括压力杆(81)、连接杆(82)与固定块(83),所述连接杆(82)的一端与中心轴杆(3)位于活动齿板(6)相对于导向齿套(4)的另一侧铰接、另一端与压力杆(81)铰接,所述压力杆(81)远离连接杆(82)的一端连接于传动机构(1.4),所述连接杆(82)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腰形孔(84),所述固定块(83)的一侧与活动齿板(6)朝向连接杆(82)的一端面固定连接、另一侧固设有滑移于腰形孔(84)的定轴(8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够连续上钉的省力拉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1.4)包括空心轴(41)、推动块(42)、齿条(43)、齿轮(44)、第一锥齿轮(45)、第二锥齿轮(46)以及复位弹簧(47),所述空心轴(41)转动设置于外壳套筒(1.1)内且与之同轴设置,所述推动块(42)设置在外壳套筒(1.1)内部且位于空心轴(41)与旋转摇臂(1.2)之间,所述推动块(42)与外壳套筒(1.1)之间沿外壳套筒(1.1)的轴向滑移配合,所述旋转摇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家伟刘晓阳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