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2135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2:42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外壳、中框、电路板、静电保护电路;电路板固定在中框上,电路板和中框固定在外壳内,中框与外壳固定连接;外壳和中框均包含金属材质,静电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中框上,静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接地;外壳、中框和静电保护电路串联形成静电释放的路径,静电保护电路在输入端的电压超过预设阈值时导通。因为外壳上释放的静电能够通过中框和静电保护电路释放,不会进入电路板中的电路,避免了电路板上的电路受到静电损害。

Electronic equipment

The present disclosure provides a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 shell, a middle frame, a circuit board and an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circuit; a circuit board is fixed on a middle frame, a circuit board and a middle frame are fixed in the outer shell, and the middle frame are fixed to connect with the outer shell; both the outer shell and the middle frame contain metal materials; the input end of the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circuit is connected to the middle frame,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circuit is grounded; and the outer shell, the middle frame and the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circuit are fixed in the outer shell. The protective circuit is connected in series to form a path of electrostatic release, and the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circuit is turned on when the input voltage exceeds the preset threshold. Because the static electricity released from the shell can be released through the middle frame and the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circuit, it will not enter the circuit board, thus avoiding the electrostatic damage to the circuit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本公开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现在,许多电子设备的外壳都是金属材质,为了避免对电子设备的天线收发信号造成影响,同时追求外观和使用时的手感,金属外壳上通常会增加其他特殊材料,而增加特殊材料后导致外壳对电子设备内部的接地点有一定的阻抗,这使得外壳上积累的静电可能释放到电子设备的内部电路中,对电子设备造成不可恢复的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外壳、中框、电路板、静电保护电路;电路板固定在中框上,电路板和中框固定在外壳内,中框与外壳固定连接;外壳和中框均包含金属材质,静电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中框上,静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接地;外壳、中框和静电保护电路串联形成静电释放的路径,静电保护电路在输入端的电压超过预设阈值时导通。因为外壳上释放的静电能够通过中框和静电保护电路释放,不会进入电路板中的电路,避免了电路板上的电路受到静电损害。在一个实施例中,静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在外壳的接地点。静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在外壳的接地点,通过外壳、中框、静电保护电路形成的静电释放的路径很短,进一步避免静电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害。在一个实施例中,静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在中框的接地点。静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在中框的接地点,通过外壳、中框、静电保护电路形成的静电释放的路径很短,进一步避免静电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害。在一个实施例中,静电保护电路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每一个静电保护电路分别设置在电子设备侧边的位置。多个静电保护电路能够将外壳上不同位置的静电很快释放,进一步避免静电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害。在一个实施例中,静电保护电路在导通时阻值低于第一预设阻值,静态保护电路在不导通时阻值高于第二预设阻值。静电保护电路在没有静电通过时呈现高阻值,不会影响电路板上的电路正常工作,当外壳释放静电时,静电的瞬时电压较高,静电保护电路呈现低阻值,将静电释放掉,避免了电路板上的电路受到静电损害。在一个实施例中,静电保护电路包括静电保护管;静电保护管的输入端与中框连接,静电保护管的输出端接地。静电保护管释放静电的效果较好,结构也简单,不会因为增加静电保护管让电子设备结构变得太复杂。在一个实施例中,静电保护管包括瞬态电压抑制TVS二极管。TVS二极管是较为常见的静电保护管,静电保护的效果较好。在一个实施例中,静电保护电路与电路板上的电路并联。静电保护电路与电路板上的电路并联,在外壳释放静电时,因为静电保护电路呈现低阻值,就使得静电从静电保护电路这一支路释放,不会进入与其并联的电路板上的电路。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板上的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电路板上往往有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支持电子设备实现各种功能,因此需要保护这些电路不受静电损害。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为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在生活中较为常用,对用户使用频率较高的终端设备进行静电保护,避免其受到静电损害,提高了用户体验。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外壳、中框、电路板、静电保护电路;电路板固定在中框上,电路板和中框固定在外壳内,中框与外壳固定连接;外壳和中框均包含金属材质,静电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中框上,静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接地;外壳、中框和静电保护电路串联形成静电释放的路径,静电保护电路在输入端的电压超过预设阈值时导通。因为外壳上释放的静电能够通过中框和静电保护电路释放,不会进入电路板中的电路,避免了电路板上的电路受到静电损害。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如图1所示,该电子设备10包括:外壳101、中框102、电路板103、静电保护电路104;电路板103固定在中框102上,电路板103和中框102固定在外壳101内,中框102与外壳101固定连接;外壳101和中框102均包含金属材质,静电保护电路104的输入端连接在中框102上,静电保护电路104的输出端接地;外壳101、中框102和静电保护电路104串联形成静电释放的路径,静电保护电路104在输入端的电压超过预设阈值时导通。因为外壳101上释放的静电能够通过中框102和静电保护电路104释放,不会进入电路板103中的电路,避免了电路板103上的电路受到静电损害。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10的框图,静电保护电路104的输出端连接在外壳101的接地点。静电保护电路104的输出端连接在外壳101的接地点,通过外壳101、中框102、静电保护电路104形成的静电释放的路径很短,在静电释放时,能够通过较短的路径将静电释放,进一步避免静电对电子设备10造成损害。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10的框图,静电保护电路104的输出端连接在中框102的接地点。静电保护电路104的输出端连接在中框102的接地点,通过外壳101、中框102、静电保护电路104形成的静电释放的路径很短,在静电释放时,能够通过较短的路径将静电释放,进一步避免静电对电子设备10造成损害。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10的框图,静电保护电路104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每一个静电保护电路104分别设置在电子设备10侧边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以4个静电保护电路104为例进行说明,并不代表本公开局限于此。4个静电保护电路104能够将外壳101上不同位置的静电很快释放,进一步避免静电对电子设备10造成损害。以电子设备10是智能手机为例,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时,手与智能手机的外壳101接触,而人体可以视为接地状态,因此,可以将外壳101上积累的静电以手为接地点释放掉,这样,在用户使用智能手机时就能及时释放静电,不会导致静电积累过多。如图5所示,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静电释放点示意图;按照图5的示例,在电子设备10侧边的位置上设置多个静电保护电路104,就能快速释放掉电子设备10外壳101上的静电,保护效果更好。在一个实施例中,静电保护电路104在导通时阻值低于第一预设阻值,静态保护电路在不导通时阻值高于第二预设阻值。静电保护电路104在没有静电通过时呈现高阻值,不会影响电路板103上的电路正常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外壳、中框、电路板、静电保护电路;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中框上,所述电路板和所述中框固定在所述外壳内,所述中框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和所述中框均包含金属材质,所述静电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所述中框上,所述静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接地;所述外壳、所述中框和所述静电保护电路串联形成静电释放的路径,所述静电保护电路在输入端的电压超过预设阈值时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外壳、中框、电路板、静电保护电路;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中框上,所述电路板和所述中框固定在所述外壳内,所述中框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和所述中框均包含金属材质,所述静电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所述中框上,所述静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接地;所述外壳、所述中框和所述静电保护电路串联形成静电释放的路径,所述静电保护电路在输入端的电压超过预设阈值时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外壳的接地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中框的接地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保护电路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每一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