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1635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其包括:水冷排结构体、多个散热鳍片以及内建水泵。该水冷排结构体包括一入水腔室、一出水腔室以及至少一连通管道,且该入水腔室、该连通管道以及该出水腔室共同界定出一内部液体通道。该多个散热鳍片接触于该水冷排结构体。该内建水泵设置于该水冷排结构之内,且该内建水泵的一转子组件暴露于该内部液体通道之中而与水冷液接触,藉此以推动该水冷液于该内部液体通道之中加速流动。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散热效率。

Water Cooling Drainage Module with Built-in Water Pump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water-cooled drain module with built-in water pump, which comprises a water-cooled drain structure, a plurality of heat dissipation fins and a built-in water pump. The water-cooled discharge structure includes an inlet chamber, an outlet chamber and at least one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inlet chamber, the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outlet chamber together define an internal liquid channel. The plurality of radiating fins are in contact with the water-cooled exhaust structure. The built-in water pump is arranged in the water-cooled drain structure, and a rotor assembly of the built-in water pump is exposed to the inner liquid channel and contacts with the water-cooled liquid, thereby promoting the accelerated flow of the water-cooled liquid in the inner liquid channel. Therefore, the invention can improve the heat dissipa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水冷排模块,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央处理器的运作速度增快,使得中央处理器在运作时,会无可避免地同时产生大量的废热,此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一般常见传统的散热模块,会使用水冷头接触中央处理器,透过水冷头里的水冷液吸收来自中央处理器的废热而升温,其后,升温的水冷液会流动至水冷排,并于水冷排处透过散热觰片与周遭环境执行热交换,藉以将热能散逸至周遭空气。除此之外,传统的散热模块会再额外外接一个水泵,传统的散热模块与水泵之间以一水管管体做连接,水泵经由水管管体接收来自水冷排的水冷液,而水泵设置的目的是为了驱动水冷液流动。进一步而言,水冷头、水冷排以及水泵是各自独立的模块,任两者之间一般会透过水管管体以串连的方式连接。其运行原理是,水冷液于水冷头受热后,即流向水冷排进行散热,水冷液于水冷排完成散热后,即流至水泵,水泵即负责将水冷液再打回至水冷头,因此而形成一个循环。然而,于传统的做法中,将水冷头、水冷排以及水泵透过水管管体串连,其共同占据的空间较大,于是就不利于电脑主机中其它的电子元件摆置。并且,在安装时要同时将水冷排以及水泵两个元件于电脑主机内找位置安装固定,因此其安装程序上甚为繁琐不便。有鉴于此,现有水冷排仍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藉由该内建水泵,能够加速水冷排模块内的水冷液流速,进而提高其散热效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用以供一水冷液流入其中以进行散热,该水冷排模块包括水冷排结构体、多个散热鳍片以及内建水泵,该水冷排结构体包括一入水腔室、一出水腔室以及至少一连通管道,该至少一连通管道连通该入水腔室以及该出水腔室,并且该入水腔室、该连通管道以及该出水腔室共同界定出一内部液体通道;该多个散热鳍片热接触于该水冷排结构体的该至少一连通管道;该内建水泵,至少部分设置于该水冷排结构体内,该内建水泵包括转子组件、定子组件以及防水壳,该转子组件暴露于该内部液体通道之中而与该水冷液接触,该定子组件设置于该防水壳内,且该防水壳固定于该水冷排结构体,其中,该定子组件驱动该转子组件旋转,以使该转子组件推动该内部液体通道之中的该水冷液流动。较佳地,该转子组件包括一叶轮以及一轴承,该叶轮上形成有多个扇叶,该轴承枢接于该防水壳,该叶轮以该轴承为中心进行转动,而该多个扇叶推动该内部液体通道之中的该水冷液。较佳地,该防水壳具有一电线开孔,该定子组件具有一电路板和多个线圈绕组,该电路板以及该多个线圈绕组设置于该防水壳内,且该电路板的一电线穿经该防水壳的该电线开孔以从一外界获得电力。较佳地,该入水腔室具有一入水孔,该水冷液经该入水孔进入该入水腔室;其中,该内建水泵设置于该入水腔室内,该定子组件固定于该入水腔室的一内侧壁,且该转子组件的该多个扇叶推动该水冷液朝向该至少一连通管道流动。较佳地,该出水腔室具有一出水孔,该水冷液经该出水孔流出该出水腔室;其中,该内建水泵设置于该出水腔室内,该定子组件固定于该出水腔室的一内侧壁,且该转子组件的该多个扇叶推动该水冷液朝向该出水孔流动。较佳地,该入水腔室具有至少一第一流体通道孔,该出水腔室具有至少一第二流体通道孔,且该至少一连通管道分别连接穿入于该入水腔室的该至少一第一流体通道孔以及该出水腔室的该至少一第二流体通道孔,使该水冷液可依序流经该入水腔室、该至少一第一流体通道孔、该至少一连通管道、该至少一第二流体通道孔以及该出水腔室。较佳地,该入水腔室以及该出水腔室之间被一隔板上下分隔,且该连通管道包括上流管、下流管以及侧流空间,其中,该水冷液流入该入水腔室后,从该入水腔室流入至该下流管,并经该下流管流入该侧流空间,其后,该水冷液由该侧流空间流入至该上流管,并经该上流管流入至该出水腔室。较佳地,该入水腔室具有多个第一流体通道孔,该出水腔室具有多个第二流体通道孔,且该至少一连通管道为多个连通管道,每一该连通管道分别连接穿入于该入水腔室的一相应第一流体通道孔以及该出水腔室的一相应第二流体通道孔,其中,该水冷液可依序流经该入水腔室、该多个第一流体通道孔、该多个连通管道、该多个第二流体通道孔以及该出水腔室。较佳地,该入水腔室以及该出水腔室之间被一隔板上下分隔,且该多个连通管道包括多个上流管、多个下流管以及一侧流空间,其中,该水冷液流入该入水腔室后,于该入水腔室被分流至该多个下流管,接着于该侧流空间汇集后,随即再分流至该多个上流管,而后于该出水腔室汇集后向外排出。较佳地,任两相邻的该散热鳍片之间夹置有一该上流管或一该下流管,以使该上流管或该下流管的热能传导至被该散热鳍片。较佳地,该至少一连通管道为多个连通管道,该入水腔室以及该出水腔室之间沿一垂直方向上下连接设置,该多个连通管道沿一水平方向左右对称连接设置于该入水腔室以及该出水腔室的相对两侧边。本专利技术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透过将内建水泵建置于水冷排结构体之内,使得水冷排结构体内建有加压功能,从而更能带动水冷液的流动,藉此以提高整体的散热效率。而且,本专利技术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毋须再另外外接一水泵,简化了安装手续且节省了安装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的一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的一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的一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先参阅图1以及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的一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的一分解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1可使用于大多数电子设备中,作为将废热热交换至环境中以降低温度之用。至于在较佳使用情形上,本专利技术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1会透过管体另外再外接一水冷头(图未示),该水冷头搭接在电子设备的发热源上,而流入该水冷头内的一水冷液自该发热源吸取热能后,经管体流至本专利技术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1中,透过散热鳍片3进行散热。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的一剖面示意图,并请合并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1包括一水冷排结构体2、多个散热鳍片3以及一内建水泵4。水冷排结构体2包括一入水腔室21、一出水腔室22以及至少一连通管道23,至少一连通管道23连通入水腔室21以及出水腔室22,并且入水腔室21、连通管道23以及出水腔室22共同界定出一内部液体通道。于水冷排结构体2中,水冷液即沿内部液体通道流动。本专利技术水冷排结构体2的入水腔室21具有一入水孔210,水冷排结构体2的出水腔室22具有一出水孔220,该水冷液经入水孔210进入入水腔室21,该水冷液经出水孔220流出出水腔室22;其中,入水腔室21以及出水腔室22之间被一隔板28上下分隔。此外,连通管道23包括一上流管236、一下流管237以及一侧流空间238。于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入水腔室21以及出水腔室22沿一垂直方向上下连接设置,而连通管道23的数量为多个连通管道23,成对的连通管道23沿一水平方向左右对称连接设置于入水腔室21以及出水腔室22的两侧边,也就是说,于该水冷液进入入水腔室21后,随即朝向左右两侧方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用以供一水冷液流入其中以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该水冷排模块包括:水冷排结构体,包括一入水腔室、一出水腔室以及至少一连通管道,该至少一连通管道连通该入水腔室以及该出水腔室,并且该入水腔室、该连通管道以及该出水腔室共同界定出一内部液体通道;多个散热鳍片,热接触于该水冷排结构体的该至少一连通管道;以及内建水泵,至少部分设置于该水冷排结构体内,该内建水泵包括转子组件、定子组件以及防水壳,该转子组件暴露于该内部液体通道之中而与该水冷液接触,该定子组件设置于该防水壳内,且该防水壳固定于该水冷排结构体,其中,该定子组件驱动该转子组件旋转,以使该转子组件推动该内部液体通道之中的该水冷液流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用以供一水冷液流入其中以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该水冷排模块包括:水冷排结构体,包括一入水腔室、一出水腔室以及至少一连通管道,该至少一连通管道连通该入水腔室以及该出水腔室,并且该入水腔室、该连通管道以及该出水腔室共同界定出一内部液体通道;多个散热鳍片,热接触于该水冷排结构体的该至少一连通管道;以及内建水泵,至少部分设置于该水冷排结构体内,该内建水泵包括转子组件、定子组件以及防水壳,该转子组件暴露于该内部液体通道之中而与该水冷液接触,该定子组件设置于该防水壳内,且该防水壳固定于该水冷排结构体,其中,该定子组件驱动该转子组件旋转,以使该转子组件推动该内部液体通道之中的该水冷液流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转子组件包括一叶轮以及一轴承,该叶轮上形成有多个扇叶,该轴承枢接于该防水壳,该叶轮以该轴承为中心进行转动,而该多个扇叶推动该内部液体通道之中的该水冷液。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防水壳具有一电线开孔,该定子组件具有一电路板和多个线圈绕组,该电路板以及该多个线圈绕组设置于该防水壳内,且该电路板的一电线穿经该防水壳的该电线开孔以从一外界获得电力。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入水腔室具有一入水孔,该水冷液经该入水孔进入该入水腔室;其中,该内建水泵设置于该入水腔室内,该定子组件固定于该入水腔室的一内侧壁,且该转子组件的该多个扇叶推动该水冷液朝向该至少一连通管道流动。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出水腔室具有一出水孔,该水冷液经该出水孔流出该出水腔室;其中,该内建水泵设置于该出水腔室内,该定子组件固定于该出水腔室的一内侧壁,且该转子组件的该多个扇叶推动该水冷液朝向该出水孔流动。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入水腔室具有至少一第一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安智范牧树陈建佑
申请(专利权)人:泽鸿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