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转移车及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1568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1:42
一种病人转移车,包括:横梁(2);床单夹(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能闭合也能张开的夹爪(5),有若干个,并相对床单(100)的长度方向横向排列,各夹爪(5)设置在横梁(2)的下方,能相对横梁(2)作纵向方向运动,夹爪(5)闭合后能从两侧夹住提起后的病人(200)及床单(100),夹爪(5)张开后能释放提起后的病人(200)及床单(100);驱动机构(6),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夹爪(5)传动相连,用于驱动夹爪(5)张开或闭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病人转移车的应用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各夹爪能从两侧夹住病人,以平稳地支撑病人,防止病人坠落,提高使用安全性;且能去除床单,进而实现单独移动病人。

Patient Transfer Vehicle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atient transfer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 cross beam (2); a bed sheet clamp (3); and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re are several clamps (5), which can be closed and opened, and arranged horizontally relative to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sheet (100). Each clamp (5) is arranged below the cross beam (2), and can move vertically relative to the cross beam (2). After the clamp (5) is closed, the patient (200) and the bed sheet (100) can be lifted from both sides. When the claw (5) is opened, the lifted patient (200) and the sheet (100) can be released; and the driving mechanism (6) whose power output terminal is connected with the claw (5) to drive the claw (5) to open or close.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the application method of the patient transfer vehicl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each claw of the invention can clamp the patient from both sides to support the patient smoothly, prevent the patient from falling, improve the safety of use, and remove the bed sheet, thereby realizing the individual movement of the pat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病人转移车及应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病人转移车及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临床医疗上,很多手术后的病人是不能起身或者坐立的,需要多个人将病人从手术床移动至病床上,这给医护人员带来了很大的体力考验,而且在人为移动过程中,病人也会觉得不舒服,甚至造成伤口疼痛。为此,申请号为CN201380022926.4的专利技术专利《病人吊兜》(授权公告号为CN104271102B)公开了一种病人吊兜,包括一个基本上呈矩形的兜单和用于附接到一个提升装置上的多个联接元件;通过提升装置将该兜单上的病人提升到一张床上后,再将兜单与提升装置拆离而使得该病人安置在该床上,其中兜单充当了床单。又如申请号为CN201320079200.1的技术专利《一种骨外科病人转移架》(授权公告号为CN203220507U)公开的转移架包括底座、支架和床单,支架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设有旋转头,旋转头与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横杆的另一端设有挂钩,床单通过四条固定带和挂钩相连接,能方便地对卧床病人进行转移,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量。再如申请号为CN201410265598.7的专利技术专利《医用移动式升降器》(授权公告号为CN104083264B)公开的医用移动式升降器包括:平衡支架、升降臂、垂直驱动装置和基座,所述的升降臂包括相互连接的升降移动部和水平支撑臂,所述的水平支撑臂安装有至少两个钩吊人体支撑件的平衡支架,安装在基座上的垂直驱动装置与所述的升降移动部驱动联接,基座底部安装有万向轮。该专利技术能有效实现病人的转移。上述公开的现有技术均能将横躺的病人进行转移,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但是病人的转移过程中也同时将病人身下的床单进行转移,尤其对于手术后的病人,带有血渍的床单较脏,若同病人一起转移至病床上,可能会引起病人的不适;且在转移的过程中,若床单出现破裂,床单上的病人可能会直接从上掉落,造成生命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使用安全、能平稳地支撑病人并单独转移病人的病人转移车。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上述病人转移车的应用方法,以去除床单,进而实现单独移动病人。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病人转移车,包括:横梁;床单夹,有若干个,并相对床单的四周作周向分布,各床单夹设于横梁的下方并能相对横梁作纵向方向运动,用于夹紧床单四周并将床单及床单上的病人提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能闭合也能张开的夹爪,有若干个,并相对床单的长度方向横向排列,各夹爪设置在横梁的下方,能相对横梁作纵向方向运动,夹爪闭合后能从两侧夹住提起后的病人及床单,夹爪张开后能释放提起后的病人及床单;驱动机构,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夹爪传动相连,用于驱动夹爪张开或闭合。为使各夹爪能同步升降,作为改进,还包括有支撑梁,所述各夹爪沿着支撑梁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支撑梁的下方,所述支撑梁设于横梁的下方并与横梁滑动相连,以相对横梁作纵向方向运动。由于人体具有凹凸的曲线,为此,所述各夹爪与支撑梁滑动相连,以各自相对支撑梁作纵向方向运动。如此,各夹爪的高度能根据病人实际的身体曲线进行调整,保证每一个夹爪均能接触并支撑到人体。优选的是,还包括有若干个第一动力源,所述各夹爪在各自的第一动力源的驱动下能相对支撑梁作纵向方向运动。较优选的是,各所述第一动力源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丝杆螺母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撑梁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副中的丝杆相连接,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副中的螺母与各所述夹爪相连并能带动各夹爪沿丝杆作纵向直线运动。作为改进,还包括有第二动力源,所述支撑梁在第二动力源的驱动下能相对横梁作纵向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动力源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丝杆螺母副,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横梁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丝杆螺母副中的丝杆相连接,所述第二丝杆螺母副中的螺母与所述支撑梁相连并能带动支撑梁沿丝杆作纵向直线运动。优选的是,所述夹爪包括横向设置的连接板,设置在连接板两端上的单元爪,各单元爪整体呈L型,并位于连接板两端上的单元爪呈轴对称分布;各单元爪的上部与连接板转动连接,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各单元爪的上部传动相连,用于驱动单元爪转动。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如上所述的病人转移车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将床单夹夹住床单,并将床单及床单上的病人提起;二、驱动夹爪张开,并从两侧夹住提起后的病人及床单;三、打开床单头部处的床单夹,再张开床单头部处的夹爪,此时,位于头部处的床单自动落下,再重新闭合头部处的夹爪即完成位于头部处的床单的脱离;四、按照上述步骤三,依次沿着床单的长度方向从床单的头部处至尾部处完成各部分床单的脱离,最终取下整个床单;五、调节各夹爪的高度,以将夹爪上的病人放置病床上,再驱动夹爪打开,及完成病人的转移;或一、将床单夹夹住床单,并将床单及床单上的病人提起;二、驱动夹爪张开,并从两侧夹住提起后的病人及床单;三、打开床单尾部处的床单夹,再张开床单尾部处的夹爪,此时,位于尾部处的床单自动落下,再重新闭合尾部处的夹爪即完成位于尾部处的床单的脱离;四、按照上述步骤三,依次沿着床单的长度方向从床单的尾部处至头部处完成各部分床单的脱离,最终取下整个床单;五、调节各夹爪的高度,以将夹爪上的病人放置病床上,再驱动夹爪打开,及完成病人的转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若干个夹爪,当床单夹将床单及床单上的病人提起后,各夹爪从两侧夹住病人,以平稳地支撑病人,防止病人坠落,提高使用安全性;且当需要将病人身下的床单取下时,可沿着床单的长度方向,即病人的身长方向,从头至脚或从脚至头取下床单,以从头至脚的方向为例具体为先打开头部处的床单夹,再打开头部处的夹爪,此时头部处的床单自动落下,再合拢头部处的夹爪即可,然后按照上述步骤依次使背部、臀部、腿部、脚部处的床单落下即可取下整个床单,且病人仍然平稳地支撑在夹爪上,并可转移至病床上,实现病人单独移动至病床上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其中一个夹爪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其中一个夹爪的仰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床单夹将床单及床单上的病人提起时的使用状态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夹爪合拢时的使用状态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各夹爪均支撑到人体时的使用状态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取床单时的使用状态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单独将病人移动至病床上的使用状态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各夹爪张开,将病人放置在病床上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10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病人转移车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病人转移车包括机架1、横梁2、床单夹3、支撑梁4、夹爪5、驱动机构6和第一动力源7、第二动力源8。其中,机架1包括立柱11和伸缩臂12,立柱11的底部支撑在地面上并能相对地面移动,立柱11的顶部与伸缩臂12的一端相连,伸缩臂12的另一端能进行横向伸缩。本实施例中伸缩臂12由三个伸缩杆120依次套接而成。上述横梁2与伸缩臂12的另一端相连,以随着伸缩臂12横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病人转移车,包括:横梁(2);床单夹(3),有若干个,并相对床单(100)的四周作周向分布,各床单夹(3)设于横梁(2)的下方并能相对横梁(2)作纵向方向运动,用于夹紧床单(100)四周并将床单(100)及床单上的病人(200)提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能闭合也能张开的夹爪(5),有若干个,并相对床单(100)的长度方向横向排列,各夹爪(5)设置在横梁(2)的下方,能相对横梁(2)作纵向方向运动,夹爪(5)闭合后能从两侧夹住提起后的病人(200)及床单(100),夹爪(5)张开后能释放提起后的病人(200)及床单(100);驱动机构(6),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夹爪(5)传动相连,用于驱动夹爪(5)张开或闭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人转移车,包括:横梁(2);床单夹(3),有若干个,并相对床单(100)的四周作周向分布,各床单夹(3)设于横梁(2)的下方并能相对横梁(2)作纵向方向运动,用于夹紧床单(100)四周并将床单(100)及床单上的病人(200)提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能闭合也能张开的夹爪(5),有若干个,并相对床单(100)的长度方向横向排列,各夹爪(5)设置在横梁(2)的下方,能相对横梁(2)作纵向方向运动,夹爪(5)闭合后能从两侧夹住提起后的病人(200)及床单(100),夹爪(5)张开后能释放提起后的病人(200)及床单(100);驱动机构(6),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夹爪(5)传动相连,用于驱动夹爪(5)张开或闭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人转移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支撑梁(4),所述各夹爪(5)沿着支撑梁(4)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支撑梁(4)的下方,所述支撑梁(4)设于横梁(2)的下方并与横梁(2)滑动相连,以相对横梁(2)作纵向方向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病人转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夹爪(5)与支撑梁(4)滑动相连,以各自相对支撑梁(4)作纵向方向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病人转移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若干个第一动力源(7),所述各夹爪(5)在各自的第一动力源(7)的驱动下能相对支撑梁(4)作纵向方向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病人转移车,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动力源(7)包括第一驱动电机(71)和第一丝杆螺母副(7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71)固定在所述支撑梁(4)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7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副(72)中的丝杆(721)相连接,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副(72)中的螺母(722)与各所述夹爪(5)相连并能带动各夹爪(5)沿丝杆(721)作纵向直线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病人转移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二动力源(8),所述支撑梁(4)在第二动力源(8)的驱动下能相对横梁(2)作纵向方向运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病人转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源(8)包括第二驱动电机(81)和第二丝杆螺母副(8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1)固定在所述横梁(2)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挺林永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得益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