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孔盖用加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1276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容易地判断加锁状态和解锁状态、且加锁时和解锁时的操作性良好的共用渠出入口等的盖子用加锁装置。人孔盖用加锁装置(10)包括:可供锁定板(15c)出入的柱体锁单元(15);具有可结合分离地嵌合插入柱体锁单元的通孔(11a)、在空洞部设置有可与柱体锁单元的锁定板卡合的扩径部(11d)、且与空洞部平行地贯穿设置有竖孔(11f)的筒状本体部(11);可上下移动地插通该竖孔的指示销(12);在上端形成有操作凹槽(13a)、并可旋转地插入筒状本体部的空洞部下端的输出轴构件(13);以及为了不相对于输出轴构件旋转而与下端部(13d)固接、形成有轴构件的下端所抵接的滑动槽(14d)、且可与人孔的固定承受框(31)侧的承受部(32)卡合分离的锁定构件(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孔盖用加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收纳通信电缆、输电电缆、上下水管的共用渠等的人孔盖所使用的加锁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共用渠等的出入口的盖子所使用的加锁装置中,为了不让泥土等异物堵塞锁单元的锁孔,有一种在锁孔中嵌合有盖体的加锁装置。在这种加锁装置中,由于不易判断加锁状态与解锁状态,故有可能在忘记加锁的状态下将盖体嵌合到锁孔中,此时,即使没有钥匙也可开闭盖子,正当权限者之外的人有可能会闯入共用渠内。作为具有防止这种忘记加锁的功能的加锁装置,例举有日本专利第3291269号公报所公开的加锁装置,其包括:上下贯穿人孔盖的外筒、可旋转地收容在该外筒内的加锁轴、以及固接在加锁轴的下端部且与固定承受框侧的承受部卡合的锁板,在解锁状态下,加锁轴的上端从外筒的上端开口突出。然而,在日本专利第3291269号公报的加锁装置中,在加锁轴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凸轮槽,通过使该凸轮槽在导向销上滑动来使下端固接有锁板的加锁轴全长在外筒内上下移动,因此加锁轴比较重,在开闭时易于产生晃动,加锁时与解锁时的操作性存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容易地判断加锁状态和解锁状态、且加锁时和解锁时的操作性良好的共用渠出入口等的盖子用加锁装置。下面付与附图中的符号标记对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一种人孔盖用加锁装置10,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柱体锁单元15,其通过操作钥匙使锁定板15c出入来加锁;筒状本体部11,其嵌合插入在人孔盖30的竖孔中并与盖子固接,具有可结合分离地嵌合插入柱体锁单元15的空洞部11a,在该空洞部11a内设有可与柱体锁单元15的锁定板15c卡合的卡合部11d,与该空洞部11a平行地贯穿设置有竖孔11f;轴构件12,其可上下移动地插通该筒状本体部11的竖孔11f;输出轴构件13,在其上端形成有用于旋转操作的操作凹槽13a,可旋转地插入筒状本体部11的空洞部11a的下端;以及锁定构件14,其为了不相对于该输出轴构件13旋转而与输出轴构件13的下端部13d固接,形成有所述轴构件12的下端所抵接的滑动槽14d、可与人孔的固定承受侧的承受部卡合分离,在旋转所述输出轴构件13使锁定构件14从承受部32脱离时,锁定构件14的滑动槽14d与轴构件12的下端12a抵接而向上抬起轴构件12,使轴构件12的上端与柱体锁单元15的规定部位15b抵接,从而可防止柱体锁单元15插入筒状本体部11的空洞部11a中规定深度,进而无法通过操作钥匙进行加锁。在本专利技术的人孔盖用加锁装置10中,也可如下构成:在所述柱体锁单元15的上端附近设置有凸部15b,在筒状本体部11的竖孔11f的上端设置有可与所述凸部15b嵌合的缺口部11g,在该缺口部11g中,轴构件12的上端与柱体锁单元15的凸部15b抵接,从而防止柱体锁单元15插入筒状本体部11的空洞部11a中规定深度。最好在本专利技术的人孔盖用加锁装置10中,在所述柱体锁单元15插入筒状本体部11的空洞部11a中规定深度而使所述锁定板15c与所述筒状本体部11的卡合部11d卡合时,所述柱体锁单元15的凸部15b设置成限制所述轴构件12使其不上下移动,所述轴构件12设置成限制所述锁定构件14的转动。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人孔盖用加锁装置,可容易地判断加锁状态或解锁状态,并可在加锁时和解锁时获得良好的操作性。附图说明图1(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人孔盖用加锁装置加锁时状态的、沿图2的A-A线的剖视图,图1(b)是表示解锁时状态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安装在人孔盖上的人孔盖用加锁装置的图。图3(a)~图3(d)分别是筒状本体部的俯视图、沿A-A线的剖视图、沿B-B线的剖视图、沿C-C线的剖视图,图3(e)是指示销的侧视图。图4(a)~图4(c)分别是输出轴构件的俯视图、侧视图及仰视图,图4(d)是从图4(b)的转过90°的方向看到的侧视图。图5(a)是锁定构件的俯视图,图5(b)~图5(d)分别是沿图5(a)的A-A线的剖视图、沿图5(a)的B-B线的剖视图、从图5(a)的C-C线方向看到的侧视图。图6(a)是柱体锁单元的立体图,图6(b)是从上方俯视加锁时的柱体锁单元的图,图6(c)是解锁时的图。(元件符号说明)10  人孔盖用加锁装置11  筒状本体部11a 通孔(空洞部)11d 扩径部(卡合部)11f 竖孔12  指示销(轴构件)13  输出轴构件13a 操作凹槽13d 下端部14  锁定构件14d 滑动槽15  柱体锁单元16  盖体30  人孔盖31  固定承受框32  承受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人孔盖用加锁装置10主要包括:筒状本体部11、指示销(轴构件)12、输出轴构件13、锁定构件14、以及柱体锁单元15,如图2所示,该加锁装置是通过嵌插在人孔盖30的竖孔中固接而使锁定构件14与人孔的固定承受框31侧的承受部32卡合来加锁的。在此,图1(a)是为了表示加锁时的状态而沿图2的A-A截断的剖视图,图1(b)是表示解锁时的状态的剖视图。下面对人孔盖用加锁装置10的各结构进行说明。图3(a)~图3(d)分别是筒状本体部11的俯视图、沿A-A线的剖视图、沿B-B线的剖视图、沿C-C线的剖视图。在筒状本体部11的中央形成有用于插入输出轴构件13及柱体锁单元15的通孔(空洞部)11a。通孔11a具有各自内径不同的盖体承受部11b、上部区域11c、扩径部(卡合部)11d及下端区域11e。盖体承受部11b为了嵌合盖体16而将上端开口切成台阶状,在上部区域11c中嵌合有柱体锁单元15,扩径部11d形成为内径大于上部区域11c,下端区域11e形成为内径稍小于上部区域11c。从筒状本体部11的下端起,竖孔11f平行于通孔11a贯穿设置。对于竖孔11f的上端,内周侧的一半左右与盖体承受部11b贯通,外周侧的一半左右被筒状本体部11的上端壁厚部分覆盖,且在内周侧形成有缺口部11g。竖孔11f的中间部贯穿扩径部11d,竖孔11f的下端11h形成为内径比上端附近稍大。在该竖孔11f中可上下移动地插入有图3(e)的指示销12。即使指示销12像图3(e)那样上升时,由于竖孔11f的上端开口的一半左右被筒状本体部11的上端壁厚部分覆盖,因此也可防止从竖孔11f向上拔出。如图4(e)所示,指示销12的下端12a为了易于在锁定构件14上滑动而形成为球面状。另外,在筒状本体部11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台阶部11i,如图1所示,在该台阶部11i上设置有O形圈17和固定环形垫圈18。-->图4(a)~图4(c)分别是输出轴构件13的俯视图、侧视图及仰视图,图4(d)是从图4(b)的转过90°的方向看到的侧视图。如图4所示,输出轴构件13具有在上端形成有平面形状呈六边形的操作凹槽13a的凸缘部13b,中间部13c形成为圆柱状,下端部13d刻有螺纹且在两侧形成有竖槽13e,在中央设置有沿构件轴向延伸的通孔13f。如图1所示,该输出轴构件13插入在筒状本体部11的通孔11a中,凸缘部13b与扩径部11d卡合,中间部13c插通筒状本体部11的下端区域11e,下端部13d插通有锁定构件14,隔着盘形弹簧垫圈19由螺母20固定。操作凹槽13a用于将工具嵌合到其中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孔盖用加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柱体锁单元,通过操作钥匙使锁定板出入来加锁;    筒状本体部,嵌合插入人孔盖的竖孔中并与盖子固接,具有可结合分离地嵌合插入柱体锁单元的空洞部,在该空洞部内设置有可与柱体锁单元的锁定板卡合的卡合部,与该空洞部平行地贯穿设置有竖孔;    轴构件,可上下移动地插通所述筒状本体部的竖孔;    输出轴构件,在该输出轴构件的上端形成有用于旋转操作的操作凹槽,可旋转地插入筒状本体部的空洞部的下端;以及    锁定构件,为了不相对于所述输出轴构件旋转而与输出轴构件的下端部固接,形成有所述轴构件的下端所抵接的滑动槽,可与人孔的固定承受框侧的承受部卡合分离,    在旋转所述输出轴构件使锁定构件从承受部脱离时,锁定构件的滑动槽向上抬起轴构件,使轴构件的上端与柱体锁单元的规定部位抵接,从而可防止柱体锁单元插入筒状本体部的空洞部中规定深度,进而无法通过操作钥匙来加锁。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3-17 2006-0745611、一种人孔盖用加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锁单元,通过操作钥匙使锁定板出入来加锁;筒状本体部,嵌合插入人孔盖的竖孔中并与盖子固接,具有可结合分离地嵌合插入柱体锁单元的空洞部,在该空洞部内设置有可与柱体锁单元的锁定板卡合的卡合部,与该空洞部平行地贯穿设置有竖孔;轴构件,可上下移动地插通所述筒状本体部的竖孔;输出轴构件,在该输出轴构件的上端形成有用于旋转操作的操作凹槽,可旋转地插入筒状本体部的空洞部的下端;以及锁定构件,为了不相对于所述输出轴构件旋转而与输出轴构件的下端部固接,形成有所述轴构件的下端所抵接的滑动槽,可与人孔的固定承受框侧的承受部卡合分离,在旋转所述输出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濑川志朗
申请(专利权)人:泷源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