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TV板卡的电源架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119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TV板卡的电源架构,通过对电源模块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升压处理,以提高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压。由此实现了在固定功率的情况下,驱动电压越大,功率放大器的音频失真度越小,音质也就越好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TV板卡存在着在功放输出功率较大的情况下失真度偏高,导致音质较差的问题。

A Power Architecture for TV Card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nd provides a power supply structure for TV card. The driving voltage of the power amplifier is improved by boosting the electric signal output from the power supply module. Thus, in the case of fixed power, the larger the driving voltage, the smaller the audio distortion of the power amplifier, the better the effect of sound quality. It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distortion of the existing TV board is higher when the output power of the power amplifier is larger, which leads to poor sound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TV板卡的电源架构
本技术属于电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TV板卡的电源架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TV板卡,都是将电源板和主板集成在一起。电源板通用的电源架构都是将220V的电压转换为12V的电压以对主板供电;主板上的屏电压输出和功放输入都会使用12V的电压,并且通过DC-DC模块将12V的电压转换为更低的电压以满足主板的各种电压需求。众所周知,功放的失真度跟输入电压的关系很大。例如:一般TV板卡支持的喇叭规格是8Ω8W-8Ω10W。当功放输出的功率在8W-10W时,虽然失真度在10%以内,但是对音质要求较高的客户来说,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同时,由于功放输入电压的限制,也无法改善失真度。其中,功放是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简称,其功能是将较小幅度的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功率较大的模拟音频输出。不同的功放芯片,会有不同的驱动电压。因此,现有的TV板卡存在着在功放输出功率较大的情况下失真度偏高,导致音质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TV板卡的电源架构,旨在解决现有的TV板卡存在着在功放输出功率较大的情况下失真度偏高,导致音质较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TV板卡的电源架构,所述电源架构包括:用于对所述TV板卡进行供电的电源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接,用于对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电信号进行电压变换的变压模块;与所述变压模块相连接,用于接收电压变换后的所述电信号并启动工作的多个部件;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所述电信号的功率放大器;以及用于对电源模块输出的所述电信号进行升压处理,以提高所述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压的升压模块。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TV板卡的电源架构,通过对电源模块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升压处理,以提高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压。由此实现了在固定功率的情况下,驱动电压越大,功率放大器的音频失真度越小,音质也就越好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TV板卡存在着在功放输出功率较大的情况下失真度偏高,导致音质较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TV板的电源架构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TV板的电源架构中升压模块的示例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TV板的电源架构中升压模块的示例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TV板的电源架构的示例电路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TV板的电源架构中第一变压单元的示例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上述的一种用于TV板卡的电源架构,通过对电源模块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升压处理,以提高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压。在固定功率的情况下,驱动电压越大,功率放大器输出的音频失真度越小,音质也就越好。图1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TV板卡的电源架构的模块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上述一种用于TV板卡的电源架构,该电源架构包括电源模块101、变压模块104、多个部件105、功率放大器102以及升压模块103。电源模块101用于对TV板卡进行供电,该电源模块101为具备固定电压值的直流电源,其固定电压值一般为12V。变压模块104与电源模块101相连接,用于对电源模块101输出的电信号进行电压变换。多个部件105与变压模块104相连接,用于接收电压变换后的所述电信号并启动工作。功率放大器102与电源模块101相连接,用于接收电源模块101输出的所述电信号。升压模块103用于对电源模块101输出的所述电信号进行升压处理,以提高功率放大器102的驱动电压。作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上述由于升压模块103对电源模块101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升压处理,以提高功率放大器102的驱动电压。在固定功率的情况下,驱动电压越大,功率放大器102输出的音频失真度越小,音质也就越好。图2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TV板卡的电源架构中的升压模块的示例电路,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作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上述升压模块103包括变压器PT1、第一电阻PR1、第二电阻PR2、第三电阻PR3、第四电阻PR4、第五电阻PR5、第六电阻PR6、第七电阻PR7、第八电阻PR8、第一电容PC1、第二电容PC2、第三电容PC3、第四电容PC4、二极管PD1、三极管PQ1以及光电耦合器U1-1817。所述变压器PT1的副线圈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与所述二极管PD1的阳极、所述第一电阻PR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PR2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电阻PR3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一电阻PR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PR2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PR3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电容PC1的第一端共接,所述二极管PD1的阴极、所述第一电容PC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PC2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六电阻PR6的第一端共接并作为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变压器PT1的副线圈的第三输出端和第四输出端与所述第四电阻PR4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PC2的第二端共接,所述第四电阻PR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PR5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光电耦合器U1-1817的输入端共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1-1817的输出端接所述三极管PQ1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电阻PR5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PC3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四电容PC4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四电容PC4的第二端接第七电阻PR7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PR7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PC3的第二端、所述三极管PQ1的受控端、所述第六电阻PR6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八电阻PR8的第一端共接,所述三极管PQ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八电阻PR8的第二端接地。结合图2对上述升压模块103的工作原理进行描述如下:通过第六电阻PR6和第八电阻PR8的电阻设定值反馈给变压器PT1另一个边的IC,控制MOS开关的占空比,达到控制电压输出的作用,给主板提供一个电压输入。变压器PT1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变压器PT1的7脚是输入市电(220V)交流电经过整流,吸收后的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也就是直流电压。变压器PT1的9脚是接MOS管,和7脚连成一个回路。当MOS管打开时,电流从7脚流向9脚,变压器吸收能量。当MOS管关闭时,变压器PT1释放能量给副线圈。11脚提供变压器PT1副线圈的反馈电压给到控制IC,也就是3脚和4脚的电路给出的反馈电压。控制IC通过反馈电压来控制MOS管的开关占空比,控制1脚和2脚的输出电压。因为变压器PT1的副线圈是两个绕组,5,6脚和1,2脚的绕组比是2:1,因此5,6脚会输出2倍的3,4脚的电压值。这个电压一般给背光供电。二极管PD1、第一电阻PR1、第二电阻PR2、第三电阻PR3以及第一电容PC1是一个整流电路,将变压器PT1提供的电流整流成直流电输出。第二电容PC2是滤波电容,保证输出电压纹波的稳定。剩下的部分是反馈电路,通过第六电阻PR6和第八电阻PR8的设定值进行反馈,达到调整1,2脚输出电压的目的。假设功放的驱动电压需求是15V,输出电压的公式是:Vout=0.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TV板卡的电源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架构包括:用于对所述TV板卡进行供电的电源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接,用于对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电信号进行电压变换的变压模块;与所述变压模块相连接,用于接收电压变换后的所述电信号并启动工作的多个部件;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所述电信号的功率放大器;以及用于对电源模块输出的所述电信号进行升压处理,以提高所述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压的升压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TV板卡的电源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架构包括:用于对所述TV板卡进行供电的电源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接,用于对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电信号进行电压变换的变压模块;与所述变压模块相连接,用于接收电压变换后的所述电信号并启动工作的多个部件;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所述电信号的功率放大器;以及用于对电源模块输出的所述电信号进行升压处理,以提高所述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压的升压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模块包括:变压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PR8、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二极管、三极管以及光电耦合器;所述变压器的副线圈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共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共接并作为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变压器的副线圈的第三输出端和第四输出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共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共接,所述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接所述三极管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所述三极管的受控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所述三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接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模块包括:升压芯片、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第十五电容、第十六电容、第十七电容、第十八电容、第十九电容、第二十电容、第二十一电容、第一电感、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以及第十五电阻;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升压芯片的输入端共接并作为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十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升压芯片的管理端共接,所述升压芯片的电源端接所述第二十电容的第一端,所述升压芯片的使能端与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一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十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升压芯片的检测端接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升压芯片的控制端共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二电容的第一端共接,所述升压芯片的反馈端接所述第十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六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七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八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九电容的第一端共接并作为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锐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