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抗寒性火龙果新品种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08930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抗寒性火龙果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属于植物新品种培育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亲本培育、授粉处理和抗寒栽培这三个步骤来实现高抗寒性火龙果新品种的培育。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相结合的原则,人工授粉采用夜间方式,以三个夜晚为一个周期进行授粉,在授粉的同时以海藻糖、矮生紫薇提取液、吡咯烷酮羧酸钠、月桂酰谷氨酸钠、硼酸结合花粉进行授粉,能够较大程度提高植物的品质及其抗病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花粉萌发率为94.1~95.7%,授粉挂果率95.5~96.2%,单果种子产量1405~1411g,可食率94.4~95.3%,亩产量达到了8980~8986kg/亩,经济效益显著。

A New Cultivation Method of High Cold Resistance Pitaya Fruit Varieti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ultivation method for a new variety of highly cold-resistant pitaya fruit,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ultivation of new plant varieties.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cultivation of a new high-cold-resistant pitaya variety by three steps: parent cultivation, pollination treatment and cold-resistant cultiva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adopts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bee pollination with artificial pollination. Artificial pollination takes three nights as a cycle. Trehalose, Lagerstroemia dwarf extract, sodium pyrrolidone carboxylate, sodium lauryl glutamate and boric acid are used to pollinate at the same time, which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disease resistance of plants. In the invention, the pollen germination rate is 94.1-95.7%, the pollination and fruit hanging rate is 95.5-96.2%, the single fruit seed yield is 1405-1411g, the edible rate is 94.4-95.3%, the per mu yield is 8980-8986 kg/mu,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 is remark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抗寒性火龙果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新品种培育
,具体涉及一种高抗寒性火龙果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火龙果为热带、亚热带水果,喜光耐阴、耐热耐旱、喜肥耐瘠。在温暖湿润、光线充足的环境下生长迅速,春夏季露地栽培时应多浇水,使其根系保持旺盛生长状态,在阴雨连绵天气应及时排水,以免感染病菌造成茎肉腐烂。其茎贴在岩石上亦可生长,植株抗风力极强,只要支架牢固可抗台风。火龙果耐0℃低温和40℃高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5℃。火龙果可适应多种土壤,但以含腐殖质多,保水保肥的中性土壤和弱酸性土壤为好。当前,火龙果的品种大多具有抗旱性,并不具备抗寒性的特点,使得火龙果的栽培条件有限,严重制约了火龙果的市场供应和产业需求。我们应当知道,火龙果的授粉技术条件还不够成熟,通常需要在深夜完成授粉的过程,而且授粉劳动强度大,授粉比较单一,只是单纯的一般授粉方法,即采用雄蕊的花粉授粉到雌蕊柱头上,达不到实质性的效果,火龙果的品质也不够高。如能采用特殊的授粉处理不仅能够提升火龙果的抗寒性,还能够提高火龙果的品质,同时能够提高火龙果的产量,提高生产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火龙果的抗寒性和品质,同时提高火龙果授粉质量和火龙果产量的新品种培育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抗寒性火龙果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亲本培育:取栽培成熟的翼花蛇鞭柱属的品种为砧木,红宝石火龙果为接穗,培育出火龙果杂交种i;将选择火龙果杂交种i自交3~4代后,选择其显性纯合植株为母本,晶红龙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杂交种ⅱ,按照亲本的品种分垄进行播种,每垄播种4~5行,每穴播种4棵;2)授粉处理:将步骤1)中的杂交种ⅱ连续生长两个生育期后,在火龙果进入产果期5~8天后进行授粉,在火龙果树周围设置若干蜂箱,在早晨的8点~9点放出蜜蜂,使其自由授粉,而在夜间采用分段授粉法,具体为:①在第一天夜晚采摘火龙果的雄蕊,分离出花药,烘干花药,爆出花粉,将花粉按照质量配比3~4:6~7分成两份,分别为花粉A和花粉B,将花粉A与水制成混悬液装入装入喷雾器中,距离雌蕊柱头一定高度进行喷洒;②在第二天夜晚将花粉B、海藻糖、矮生紫薇提取液、水按质量比24~26:4~7:2~3:160~180混合搅拌成花粉悬浮液,然后将花粉悬浮液装入喷雾器中,距离雌蕊柱头一定的高度进行喷洒,并于授粉前采集花粉,将其分成均等的两份,分别为花粉C和花粉D;③在第三天夜晚花粉D、吡咯烷酮羧酸钠、月桂酰谷氨酸钠、硼酸、水配制成花粉浓度为1.2~1.6g/L的授粉液用静电喷雾剂进行授粉,如此以三个夜晚为一个周期进行授粉,一直到授粉结束;3)抗寒栽培:收集步骤2)中火龙果采收后的种子,将其在另外一块土地上种植,经播种、施肥处理后将长出的火龙果茎段组织进行组培,得到火龙果脱毒苗,然后将其移栽到塑料大棚内,并控制大棚内的温度为5~9℃,培养四个月后将死亡苗木清除,并将所述大棚内的温度调整为-16~-4℃,培养四个月,同时将死亡苗木清除,将低温处理后的苗木移栽到自然环境中继续生长,种子成熟后收获,得到基因型纯合的二倍体种子,继续将该二倍体植株播种,让其进行自交,在其后代中选择性状优良且稳定的作为新品种进行培育。进一步地,所述步骤①中花粉A与水的质量配比为1:20~3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②中将花粉C加入到花粉悬浮液中摇匀后使用,且花粉C的加入量不能够太多,控制在悬浮液质量的25%~35%即可。进一步地,所述步骤③中花粉D、吡咯烷酮羧酸钠、月桂酰谷氨酸钠、硼酸、水的质量配比为28~41:4~9:4~7:0.5~1:170~19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的施肥为有机肥,该有机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尿素66~73份、磷酸二氢钾61~69份、钙基膨润土11~19份、拉肖皂苷元8~14份、椰糠5~12份、门多萨假单胞杆菌粉4~7份、阴沟肠杆菌粉4~6份、艾叶粉1~2份、一缩二乙二醇0.5~0.9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授粉处理前对三个不同的品种进行嫁接杂交处理,提高了基因的重组以及纯合程度,提高了品种适应环境的能力,降低了品种因不适应环境的淘汰率,符合适者生存的规律。2)本专利技术采用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相结合的原则,人工授粉采用夜间方式,以三个夜晚为一个周期进行授粉,在授粉的同时以海藻糖、矮生紫薇提取液、吡咯烷酮羧酸钠、月桂酰谷氨酸钠、硼酸结合花粉进行授粉,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提高了植物的抗寒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凸显了作物使用同一种药物会对其产生抗药性,因为授粉的时间不会太长,三个夜晚为一个周期并不会产生抗药性,相反会较大程度提高植物的品质及其抗病能力。3)本专利技术在授粉结束后进行抗寒锻炼,分别在5~9℃和-16~-4℃两个区间进行锻炼,并不像一般意义上分为三段或者四段逐级处理,因为在这个过程前授粉过程中已经进行了抗寒处理,并不会导致苗木的大量死亡,使得处理后的火龙果苗木具有极强的抗寒能力和栽培品质。4)本专利技术中花粉萌发率为94.1%~95.7%,授粉挂果率95.5%~96.2%,单果种子产量1405~1411g,花粉生活力为92.1%~92.8%,可食率94.4%~95.3%,亩产量达到了8980~8986kg/亩,经济效益显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高抗寒性火龙果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亲本培育:取栽培成熟的翼花蛇鞭柱属的品种为砧木,红宝石火龙果为接穗,培育出火龙果杂交种i;将选择火龙果杂交种i自交3代后,选择其显性纯合植株为母本,晶红龙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杂交种ⅱ,按照亲本的品种分垄进行播种,每垄播种4行,每穴播种4棵;2)授粉处理:将步骤1)中的杂交种ⅱ连续生长两个生育期后,在火龙果进入产果期5天后进行授粉,在火龙果树周围设置若干蜂箱,在早晨的8点~9点放出蜜蜂,使其自由授粉,而在夜间采用分段授粉法,具体为:①在第一天夜晚采摘火龙果的雄蕊,分离出花药,烘干花药,爆出花粉,将花粉按照质量配比3:6分成两份,分别为花粉A和花粉B,将花粉A与水制成混悬液装入装入喷雾器中,距离雌蕊柱头一定高度进行喷洒;所述花粉A与水的质量配比为1:20。②在第二天夜晚将花粉B、海藻糖、矮生紫薇提取液、水按质量比24:4:2:160混合搅拌成花粉悬浮液,然后将花粉悬浮液装入喷雾器中,距离雌蕊柱头一定的高度进行喷洒,并于授粉前采集花粉,将其分成均等的两份,分别为花粉C和花粉D;所述将花粉C加入到花粉悬浮液中摇匀后使用,且花粉C的加入量不能够太多,控制在悬浮液质量的25%即可。③在第三天夜晚花粉D、吡咯烷酮羧酸钠、月桂酰谷氨酸钠、硼酸、水配制成花粉浓度为1.2~1.6g/L的授粉液用静电喷雾剂进行授粉,如此以三个夜晚为一个周期进行授粉,一直到授粉结束;所述步花粉D、吡咯烷酮羧酸钠、月桂酰谷氨酸钠、硼酸、水的质量配比为28:4:4:0.5:170。3)抗寒栽培:收集步骤2)中火龙果采收后的种子,将其在另外一块土地上种植,经播种、施肥处理后将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抗寒性火龙果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亲本培育:取栽培成熟的翼花蛇鞭柱属的品种为砧木,红宝石火龙果为接穗,培育出火龙果杂交种i;将选择火龙果杂交种i自交3~4代后,选择其显性纯合植株为母本,晶红龙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杂交种ⅱ,按照亲本的品种分垄进行播种,每垄播种4~5行,每穴播种4棵;2)授粉处理:将步骤1)中的杂交种ⅱ连续生长两个生育期后,在火龙果进入产果期5~8天后进行授粉,在火龙果树周围设置若干蜂箱,在早晨的8点~9点放出蜜蜂,使其自由授粉,而在夜间采用分段授粉法,具体为:①在第一天夜晚采摘火龙果的雄蕊,分离出花药,烘干花药,爆出花粉,将花粉按照质量配比3~4:6~7分成两份,分别为花粉A和花粉B,将花粉A与水制成混悬液装入装入喷雾器中,距离雌蕊柱头一定高度进行喷洒;②在第二天夜晚将花粉B、海藻糖、矮生紫薇提取液、水按质量比24~26:4~7:2~3:160~180混合搅拌成花粉悬浮液,然后将花粉悬浮液装入喷雾器中,距离雌蕊柱头一定的高度进行喷洒,并于授粉前采集花粉,将其分成均等的两份,分别为花粉C和花粉D;③在第三天夜晚花粉D、吡咯烷酮羧酸钠、月桂酰谷氨酸钠、硼酸、水配制成花粉浓度为1.2~1.6g/L的授粉液用静电喷雾剂进行授粉,如此以三个夜晚为一个周期进行授粉,一直到授粉结束;3)抗寒栽培:收集步骤2)中火龙果采收后的种子,将其在另外一块土地上种植,经播种、施肥处理后将长出的火龙果茎段组织进行组培,得到火龙果脱毒苗,然后将其移栽到塑料大棚内,并控制大棚内的温度为5~9℃,培养四个月后将死亡苗木清除,并将所述大棚内的温度调整为‑16~‑4℃,培养四个月,同时将死亡苗木清除,将低温处理后的苗木移栽到自然环境中继续生长,种子成熟后收获,得到基因型纯合的二倍体种子,继续将该二倍体植株播种,让其进行自交,在其后代中选择性状优良且稳定的作为新品种进行培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抗寒性火龙果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亲本培育:取栽培成熟的翼花蛇鞭柱属的品种为砧木,红宝石火龙果为接穗,培育出火龙果杂交种i;将选择火龙果杂交种i自交3~4代后,选择其显性纯合植株为母本,晶红龙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杂交种ⅱ,按照亲本的品种分垄进行播种,每垄播种4~5行,每穴播种4棵;2)授粉处理:将步骤1)中的杂交种ⅱ连续生长两个生育期后,在火龙果进入产果期5~8天后进行授粉,在火龙果树周围设置若干蜂箱,在早晨的8点~9点放出蜜蜂,使其自由授粉,而在夜间采用分段授粉法,具体为:①在第一天夜晚采摘火龙果的雄蕊,分离出花药,烘干花药,爆出花粉,将花粉按照质量配比3~4:6~7分成两份,分别为花粉A和花粉B,将花粉A与水制成混悬液装入装入喷雾器中,距离雌蕊柱头一定高度进行喷洒;②在第二天夜晚将花粉B、海藻糖、矮生紫薇提取液、水按质量比24~26:4~7:2~3:160~180混合搅拌成花粉悬浮液,然后将花粉悬浮液装入喷雾器中,距离雌蕊柱头一定的高度进行喷洒,并于授粉前采集花粉,将其分成均等的两份,分别为花粉C和花粉D;③在第三天夜晚花粉D、吡咯烷酮羧酸钠、月桂酰谷氨酸钠、硼酸、水配制成花粉浓度为1.2~1.6g/L的授粉液用静电喷雾剂进行授粉,如此以三个夜晚为一个周期进行授粉,一直到授粉结束;3)抗寒栽培:收集步骤2)中火龙果采收后的种子,将其在另外一块土地上种植,经播种、施肥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国度
申请(专利权)人:华亭县正元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