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差速锁的叉车用变速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862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差速锁的叉车用变速箱,包括变速箱总成和减速器总成,所述变速箱总成和减速器总成之间通过联轴器总成实现动力传递连接,所述变速箱总成和减速器总成之间通过支座组件实现箱体连接;所述变速箱总成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变矩器、输入轴、惰轮轴、中间轴、后输出轴、前输出轴和牙嵌式离合器,所述减速器总成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动力输入轴、传动轴、差速器、左半轴、右半轴以及差速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叉车用变速箱带有差速锁且结构紧凑、具有前后端动力输出功能且前端动力输出可切断。

A Forklift Gearbox with Differential Lock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orklift truck gearbox with a differential lock, which comprises a gearbox assembly and a reducer assembly. The power transmission connection between the gearbox assembly and the reducer assembly is realized by a coupling assembly, and the gearbox assembly and the reducer assembly are connected by a support assembly. The gearbox assembly includes a converter, an input shaft, and a gearbox assembly arranged in a housing. The reducer assembly comprises a power input shaft, a transmission shaft, a differential, a left half shaft, a right half shaft and a differential lock arranged in the housing. The forklift gearbox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a differential lock with compact structure, a front and rear power output function, and a front and rear power output can be cut o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差速锁的叉车用变速箱
本专利技术属于变速箱
,尤其涉及一种带差速锁的叉车用变速箱。
技术介绍
变速箱的主要作用就是适应车辆在各种道路条件下起步、加速爬坡和平展的道路上高速行驶时,变速箱将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和车速在其中加以变换,使之适应行驶驱动要求。由于发动机不能逆转,因此叉车的前进和倒退运动也由变速器来解决。另外,变速箱还可将发动机的运转和驱动系统较长期的切断而相互脱离。但是现有的叉车用变速箱,体积庞大,结构比较简单,且不具备前后端动力输出的功能,无法满足各种工况的需求。另外,目前叉车变速箱的减速器总成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不带有差速器结构的减速器,该类减速器在正常使用时传动系统零件容易受损,且转向时容易导致车辆侧翻,另一种为带有差速器结构的减速器,该类减速器虽然带有差速器但是并未配备差速锁,这样叉车的差速后桥在泥泞等路面时,当一个车轮打滑时,动力全部消耗在飞快转动的打滑车轮上了,其他车轮会失去动力。随着叉车工况需求越来越复杂,以及对于叉车越野性能要求的提高,目前的叉车减速器总成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急需研发一种满足叉车户外越野需求的减速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具有前后端动力输出功能且前端动力输出可切断的带差速锁的叉车用变速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带差速锁的叉车用变速箱,包括变速箱总成和减速器总成,所述变速箱总成和减速器总成之间通过联轴器总成实现动力传递连接,所述变速箱总成和减速器总成之间通过支座组件实现箱体连接;所述变速箱总成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变矩器、输入轴、惰轮轴、中间轴、后输出轴、前输出轴和牙嵌式离合器,所述变矩器设置在输入轴的一端,所述输入轴上还设有顺车离合器和倒车离合器,所述输入轴上还空套有与顺车离合器连接的顺车离合器齿轮和与倒车离合器连接的倒车离合器齿轮;所述惰轮轴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中间轴固定有第三传动齿轮、一档齿轮和二档齿轮,所述中间轴上还设有三档离合器,所述中间轴上还空套有与三档离合器连接的三档离合器齿轮;所述后输出轴固定有第四传动齿轮和三档齿轮,所述后输出轴上还设有一档离合器和二档离合器,所述后输出轴上还空套有与一档离合器连接的一档离合器齿轮和与二档离合器连接的二档离合器齿轮;所述前输出轴上设有牙嵌式离合器,所述牙嵌式离合器用花键设置在前输出轴上,所述前输出轴上还空套有第五传动齿轮;所述顺车离合器齿轮与第三传动齿轮啮合,所述倒车离合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三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一档齿轮、二档齿轮、三档离合器齿轮分别与一档离合器齿轮、二档离合器齿轮、三档齿轮啮合,所述第四传动齿轮与第五传动齿轮啮合;所述减速器总成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动力输入轴、传动轴、差速器、左半轴、右半轴以及差速锁,所述动力输入轴上固定有第一齿轮,传动轴上固定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传动轴的下端还固定有螺伞小齿轮,所述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行星齿轮、右半轴齿轮和左半轴齿轮,差速器壳体上固定有螺伞大齿轮,螺伞小齿轮与螺伞大齿轮相互啮合,行星齿轮转动固定在差速器壳体内部,左半轴齿轮和右半轴齿轮分别位于差速器壳体内部的左右两侧,且左半轴齿轮和右半轴齿轮均与行星齿轮啮合,所述左半轴、右半轴贯穿差速器壳体,且分别插设固定在左半轴齿轮和右半轴齿轮上,所述差速锁包括柱销、滑环和拨叉,所述柱销贯穿设置在差速器壳体侧壁上,所述右半轴齿轮侧壁上设有供柱销插入的凹槽,所述滑环套设在差速器壳体外部,且滑环内壁上设有一圈凹口,所述拨叉与滑环固定,带动滑环在差速器壳体外部左右滑动,将柱销推入凹槽内或者使得柱销落入凹口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输出轴外侧壁上还固定有弹性挡圈,所述牙嵌式离合器的一端与弹性挡圈之间设有第一弹簧,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牙嵌式离合器的另一端与第五传动齿轮咬合;所述牙嵌式离合器与前输出轴之间形成离合器油缸,所述前输出轴上设有油孔,且在离合器油缸位置还设有第一径向油孔,所述前输出轴内还固定有阀座,阀座两端与前输出轴的油孔连通,阀座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径向油孔连通的通孔;阀座内设有阀芯,且阀芯与阀座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阀芯一端与前输出轴的油孔连通,另一端设有第二径向油孔,第二弹簧使得第二径向油孔与第一径向油孔偏离。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输出轴上离合器油缸两侧分别套设有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所述阀座外侧还设有第四密封圈,且阀座的一端设有孔用弹性挡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输出轴的两端设有圆锥滚子轴承,且前输出轴上还设有封油环,所述弹性挡圈的一侧还依次设有挡圈和轴用挡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前输出轴压板,且前输出轴压板和圆锥滚子轴承之间的前输出轴上还固定有前输出法兰,所述前输出法兰与前输出轴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顺车离合器、倒车离合器、一档离合器、二档离合器、三档离合器均采用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柱销的两端面均为球面,所述凹槽、凹口的内壁均为弧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油缸,所述油缸内还设有活塞,活塞的一侧与活塞杆相接触,所述拨叉套设在活塞杆上,并随活塞杆一起运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内还设有限位槽,所述活塞杆的一端插入限位槽内,另一端与活塞相接触,所述活塞杆中部还固定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一侧与壳体之间的活塞杆上还套设有压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另一侧与拨叉的一侧相抵,所述活塞杆靠近活塞的一端还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拨叉的另一侧与第二限位块之间也设有压簧。拨叉利用压簧将其压紧在限位块上,在拨叉运动时,尤其在拨叉运动到带动滑环刚刚将柱销挤压进凹槽时,能起到缓冲作用,甚至在柱销卡死的极端情况下能避免拨叉或者滑环被压断。同时,在油缸切断压力油时,使拨叉和活塞复位。本专利技术的变速箱总成将动力从发动机传到变矩器上,通过变矩器上涡轮传到变速器输入轴上,通过输入轴上的倒顺离合器齿轮,动力分别传到惰轮轴和中间轴上,通过中间轴的三档离合器齿轮和一、二档齿轮传到后输出轴上,后输出轴通过上面输出法兰输出。结构紧凑,调节档位丰富,同时,后输出轴通过齿轮将动力传到前输出轴上,前输出轴通过装在上面的输出法兰输出动力。本专利技术还在前输出轴上设置了牙嵌式离合器,可以方便的切断前输出轴的动力,使用更加灵活。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减速器总成在差速器壳体上设置柱销,并且通过滑环推动柱销插入右半轴齿轮,将右半轴齿轮与差速器壳体联为一体,从而使差速器没有了差速功能,提高了整体越野性能,且柱销式的差速锁对于零部件的磨损较小,运行更加平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变速箱总成沿动力传递路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变速箱总成的前输出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减速器总成的差速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减速器总成沿动力传递路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的一种带差速锁的叉车用变速箱,包括变速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差速锁的叉车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总成(100)和减速器总成(200),所述变速箱总成(100)和减速器总成(200)之间通过联轴器总成(300)实现动力传递连接,所述变速箱总成(100)和减速器总成(200)之间通过支座组件(400)实现箱体连接;所述变速箱总成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变矩器(1)、输入轴(8)、惰轮轴(5)、中间轴(4)、后输出轴(3)、前输出轴(2)和牙嵌式离合器(21),所述变矩器设置在输入轴(8)的一端,所述输入轴(8)上还设有顺车离合器(81)和倒车离合器(82),所述输入轴(8)上还空套有与顺车离合器(81)连接的顺车离合器齿轮(7)和与倒车离合器(82)连接的倒车离合器齿轮(9);所述惰轮轴(5)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传动齿轮(52)和第二传动齿轮(51);所述中间轴(4)固定有第三传动齿轮(41)、一档齿轮(42)和二档齿轮(43),所述中间轴(4)上还设有三档离合器(45),所述中间轴(4)上还空套有与三档离合器(45)连接的三档离合器齿轮(44);所述后输出轴(3)固定有第四传动齿轮(33)和三档齿轮(32),所述后输出轴(3)上还设有一档离合器(35)和二档离合器(36),所述后输出轴(3)上还空套有与一档离合器(35)连接的一档离合器齿轮(31)和与二档离合器(36)连接的二档离合器齿轮(34);所述前输出轴(2)上设有牙嵌式离合器(21),所述牙嵌式离合器(21)用花键设置在前输出轴(2)上,所述前输出轴(2)上还空套有第五传动齿轮(22);所述顺车离合器齿轮(7)与第三传动齿轮(41)啮合,所述倒车离合器齿轮(9)与第二传动齿轮(51)啮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52)与第三传动齿轮(41)啮合,所述一档齿轮(42)、二档齿轮(43)、三档离合器齿轮(44)分别与一档离合器齿轮(31)、二档离合器齿轮(34)、三档齿轮(32)啮合,所述第四传动齿轮(33)与第五传动齿轮(22)啮合;所述减速器总成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动力输入轴、传动轴、差速器、左半轴、右半轴以及差速锁,所述动力输入轴上固定有第一齿轮(5014),传动轴上固定有第二齿轮(5012),第一齿轮(5014)和第二齿轮(5012)相互啮合,所述传动轴的下端还固定有螺伞小齿轮,所述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504)、行星齿轮(5010)、右半轴齿轮(5011)和左半轴齿轮(501),差速器壳体(504)上固定有螺伞大齿轮,螺伞小齿轮与螺伞大齿轮相互啮合,行星齿轮(5010)转动固定在差速器壳体(504)内部,左半轴齿轮(501)和右半轴齿轮(5011)分别位于差速器壳体(504)内部的左右两侧,且左半轴齿轮(501)和右半轴齿轮(5011)均与行星齿轮(5010)啮合,所述左半轴、右半轴贯穿差速器壳体(504),且分别插设固定在左半轴齿轮(501)和右半轴齿轮(5011)上,所述差速锁包括柱销(502)、滑环(503)和拨叉(505),所述柱销(502)贯穿设置在差速器壳体(504)侧壁上,所述右半轴齿轮(5011)侧壁上设有供柱销(502)插入的凹槽,所述滑环(503)套设在差速器壳体(504)外部,且滑环(503)内壁上设有一圈凹口,所述拨叉(505)与滑环(503)固定,带动滑环(503)在差速器壳体(504)外部左右滑动,将柱销(502)推入凹槽内或者使得柱销(502)落入凹口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差速锁的叉车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总成(100)和减速器总成(200),所述变速箱总成(100)和减速器总成(200)之间通过联轴器总成(300)实现动力传递连接,所述变速箱总成(100)和减速器总成(200)之间通过支座组件(400)实现箱体连接;所述变速箱总成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变矩器(1)、输入轴(8)、惰轮轴(5)、中间轴(4)、后输出轴(3)、前输出轴(2)和牙嵌式离合器(21),所述变矩器设置在输入轴(8)的一端,所述输入轴(8)上还设有顺车离合器(81)和倒车离合器(82),所述输入轴(8)上还空套有与顺车离合器(81)连接的顺车离合器齿轮(7)和与倒车离合器(82)连接的倒车离合器齿轮(9);所述惰轮轴(5)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传动齿轮(52)和第二传动齿轮(51);所述中间轴(4)固定有第三传动齿轮(41)、一档齿轮(42)和二档齿轮(43),所述中间轴(4)上还设有三档离合器(45),所述中间轴(4)上还空套有与三档离合器(45)连接的三档离合器齿轮(44);所述后输出轴(3)固定有第四传动齿轮(33)和三档齿轮(32),所述后输出轴(3)上还设有一档离合器(35)和二档离合器(36),所述后输出轴(3)上还空套有与一档离合器(35)连接的一档离合器齿轮(31)和与二档离合器(36)连接的二档离合器齿轮(34);所述前输出轴(2)上设有牙嵌式离合器(21),所述牙嵌式离合器(21)用花键设置在前输出轴(2)上,所述前输出轴(2)上还空套有第五传动齿轮(22);所述顺车离合器齿轮(7)与第三传动齿轮(41)啮合,所述倒车离合器齿轮(9)与第二传动齿轮(51)啮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52)与第三传动齿轮(41)啮合,所述一档齿轮(42)、二档齿轮(43)、三档离合器齿轮(44)分别与一档离合器齿轮(31)、二档离合器齿轮(34)、三档齿轮(32)啮合,所述第四传动齿轮(33)与第五传动齿轮(22)啮合;所述减速器总成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动力输入轴、传动轴、差速器、左半轴、右半轴以及差速锁,所述动力输入轴上固定有第一齿轮(5014),传动轴上固定有第二齿轮(5012),第一齿轮(5014)和第二齿轮(5012)相互啮合,所述传动轴的下端还固定有螺伞小齿轮,所述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504)、行星齿轮(5010)、右半轴齿轮(5011)和左半轴齿轮(501),差速器壳体(504)上固定有螺伞大齿轮,螺伞小齿轮与螺伞大齿轮相互啮合,行星齿轮(5010)转动固定在差速器壳体(504)内部,左半轴齿轮(501)和右半轴齿轮(5011)分别位于差速器壳体(504)内部的左右两侧,且左半轴齿轮(501)和右半轴齿轮(5011)均与行星齿轮(5010)啮合,所述左半轴、右半轴贯穿差速器壳体(504),且分别插设固定在左半轴齿轮(501)和右半轴齿轮(5011)上,所述差速锁包括柱销(502)、滑环(503)和拨叉(505),所述柱销(502)贯穿设置在差速器壳体(504)侧壁上,所述右半轴齿轮(5011)侧壁上设有供柱销(502)插入的凹槽,所述滑环(503)套设在差速器壳体(504)外部,且滑环(503)内壁上设有一圈凹口,所述拨叉(505)与滑环(503)固定,带动滑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吉生金刚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