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海水源热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57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海水源热泵,包括外壳、保温水箱、换热风箱、换热水箱、换热水泵、过滤器、卷管辊、取水球,所述外壳左侧设有仓门、操作面板、显示屏和控制器,内部底面装有卷管辊、过滤器、保温水箱、换热水泵、换热水箱、取水球放置架和换热风箱,所述取水球出口通过取水管依次与过滤器、保温水箱、换热水泵、换热水箱连接,换热水箱出口与回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海水作为换热源,换热效率高、功耗小、换热量大,采用取水球取水,安装和维护简单,换热风箱可单独拆下,实现一体机和两体机之间的切换,使用灵活方便,尤其适用于航海船舶和海岛水边等水源热泵安装使用不方便的场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海水源热泵
本技术涉及热泵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海水源热泵。
技术介绍
热泵是一种能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位热能,经过电能做功,提供可被人们所用的高位热能的装置,根据换热的介质不同,热泵可分为水源热泵、地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由于海水面积广阔、储热资源丰富且水温较恒定,以海水作为换热源的热泵相比空气源热泵具有能耗小、换热量大的优势,海水源热泵在使用时由于需要从海里取水和回水,需要建设专用的取水设施,建设成本高,占用空间大大,存在安装和维护麻烦的问题,在航海船舶和海岛水边等场合使用不方便,且现有空调器多为两体式设计,分室内机和室外机,拆卸和安装困难,给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海水源热泵,通过利用海水作为换热源,换热效率高、功耗小、换热量大,采用取水球取水,安装和维护简单,换热风箱可单独拆下,实现一体机和两体机之间的切换,使用灵活方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海水源热泵,包括外壳、保温水箱、换热风箱、换热水箱、换热水泵、过滤器、卷管辊、取水球,所述外壳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外壳左侧设有仓门,仓门上设有操作面板和显示屏,操作面板内部装有控制器,内部底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设置有卷管辊、过滤器、保温水箱、换热水泵、换热水箱,外壳内部位于过滤器上方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取水球放置架,外壳内部位于换热水箱上方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风箱支架,风箱支架上放置有换热风箱,所述取水球内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海水潜水泵,海水潜水泵的出口通过取水管经过卷管辊后,与过滤器的入口连接,取水管缠绕在卷管辊上,过滤器的出口处通过管路与保温水箱的入口连接,保温水箱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换热水箱的入口连接,保温水箱与换热水箱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换热水泵,换热水箱的出口通过回水管与海水相连,所述换热水箱为中空结构,内部装有冷凝器,所述换热风箱为中空结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装有风扇和蒸发器,换热风箱的入口和出口分别通过进风管和出风管与室内连通,所述蒸发器入口通过膨胀阀与冷凝器的出口连接,蒸发器的出口通过压缩机与冷凝器的入口连接,所述海水潜水泵、换热水泵、压缩机、风扇、控制面板、显示器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设有电源接口,控制器通过电源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上述的一种新型海水源热泵,所述取水球采用316L不锈钢材质,外侧为中空的球形壳体,取水球表面设有取水孔,取水球内部设有支架,取水球内部中心位置处通过支架固定有海水潜水泵,所述取水孔为圆形孔,均匀分布在取水球表面。上述的一种新型海水源热泵,所述取水球放置架为半球形壳体,半球形壳体的内表面直径与取水球的直径相同。上述的一种新型海水源热泵,所述保温水箱为316L不锈钢材质,外侧设有保温层。上述的一种新型海水源热泵,所述换热风箱的入口和出口处均设有连接法兰,并通过连接法兰与进风管和出风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突出性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一体式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通过利用海水作为换热源,具有换热效率高、功耗小、换热量大的优点,换热风箱可单独拆下,实现一体机和两体机之间的切换,采用多孔不锈钢取水球进行取水,不需要建造专用的取水设施,建造成本低,可灵活方便的安装和变更取水点,维护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实用性强,尤其适用于航海船舶和海岛水边等水源热泵安装使用不方便的场所。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图中1.外壳,2.取水球放置架,3.保温水箱,4.蒸发器,5.进风管,6.出风管,7.冷凝器,8.换热水泵,9.过滤器,10.卷管辊,11.取水球,12.仓门。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新型海水源热泵,包括外壳1、保温水箱3、换热风箱、换热水箱、换热水泵8、过滤器9、卷管辊10、取水球11,所述外壳1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外壳1左侧设有仓门12,仓门12上设有操作面板和显示屏,操作面板内部装有控制器,内部底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设置有卷管辊10、过滤器9、保温水箱3、换热水泵8、换热水箱,外壳1内部位于过滤器9上方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取水球放置架2,外壳1内部位于换热水箱上方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风箱支架,风箱支架上放置有换热风箱,所述取水球11内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海水潜水泵,海水潜水泵的出口通过取水管经过卷管辊10后,与过滤器9的入口连接,取水管缠绕在卷管辊10上,过滤器9的出口处通过管路与保温水箱3的入口连接,保温水箱3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换热水箱的入口连接,保温水箱3与换热水箱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换热水泵8,换热水箱的出口通过回水管与海水相连,所述换热水箱为中空结构,内部装有冷凝器7,所述换热风箱为中空结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装有风扇和蒸发器4,换热风箱的入口和出口分别通过进风管5和出风管6与室内连通,所述蒸发器4入口通过膨胀阀与冷凝器7的出口连接,蒸发器4的出口通过压缩机与冷凝器7的入口连接,所述海水潜水泵、换热水泵8、压缩机、风扇、控制面板、显示器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设有电源接口,控制器通过电源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取水球11采用316L不锈钢材质,外侧为中空的球形壳体,取水球11表面设有取水孔,取水球11内部设有支架,取水球11内部中心位置处通过支架固定有海水潜水泵,所述取水孔为圆形孔,均匀分布在取水球11表面。进一步的,所述取水球放置架2为半球形壳体,半球形壳体的内表面直径与取水球11的直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水箱3为316L不锈钢材质,外侧设有保温层。进一步的,所述换热风箱的入口和出口处均设有连接法兰,并通过连接法兰与进风管5和出风管6连接。本技术使用时,将热泵运至工作位置处放置,打开仓门12,将取水球11从取水球放置架2上取下,转动卷管辊10将取水管放出,将取水球11投掷在就近的海水中,将进风管5和出风管6连接到室内,将电源接在控制器的电源接口上,完成安装,使用过程中,取水球11内的海水潜水泵会抽取海水,并将海水通过取水管送至过滤器9中,经过过滤器9过滤的海水进入保温水箱3中存放,换热时,在换热水泵8的作用下,保温水箱3内的海水流入换热水箱内,与冷凝器内的制冷剂进行热量交换,热量交换后的海水由换热水箱出口流出,经回水管流回海里,与海水进行换热之后的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并与蒸发器内部的空气进行换热,在风机的作用下,蒸发器内的空气被输送回室内,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通过连接法兰将换热风箱拆下后放置在室内,可作为两体机使用,安装和使用灵活方便。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海水源热泵,包括外壳(1)、保温水箱(3)、换热风箱、换热水箱、换热水泵(8)、过滤器(9)、卷管辊(10)、取水球(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外壳(1)左侧设有仓门(12),仓门(12)上设有操作面板和显示屏,操作面板内部装有控制器,内部底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设置有卷管辊(10)、过滤器(9)、保温水箱(3)、换热水泵(8)、换热水箱,外壳(1)内部位于过滤器(9)上方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取水球放置架(2),外壳(1)内部位于换热水箱上方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风箱支架,风箱支架上放置有换热风箱,所述取水球(11)内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海水潜水泵,海水潜水泵的出口通过取水管经过卷管辊(10)后,与过滤器(9)的入口连接,取水管缠绕在卷管辊(10)上,过滤器(9)的出口处通过管路与保温水箱(3)的入口连接,保温水箱(3)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换热水箱的入口连接,保温水箱(3)与换热水箱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换热水泵(8),换热水箱的出口通过回水管与海水相连,所述换热水箱为中空结构,内部装有冷凝器(7),所述换热风箱为中空结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装有风扇和蒸发器(4),换热风箱的入口和出口分别通过进风管(5)和出风管(6)与室内连通,所述蒸发器(4)入口通过膨胀阀与冷凝器(7)的出口连接,蒸发器(4)的出口通过压缩机与冷凝器(7)的入口连接,所述海水潜水泵、换热水泵(8)、压缩机、风扇、控制面板、显示器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设有电源接口,控制器通过电源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海水源热泵,包括外壳(1)、保温水箱(3)、换热风箱、换热水箱、换热水泵(8)、过滤器(9)、卷管辊(10)、取水球(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外壳(1)左侧设有仓门(12),仓门(12)上设有操作面板和显示屏,操作面板内部装有控制器,内部底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设置有卷管辊(10)、过滤器(9)、保温水箱(3)、换热水泵(8)、换热水箱,外壳(1)内部位于过滤器(9)上方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取水球放置架(2),外壳(1)内部位于换热水箱上方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风箱支架,风箱支架上放置有换热风箱,所述取水球(11)内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海水潜水泵,海水潜水泵的出口通过取水管经过卷管辊(10)后,与过滤器(9)的入口连接,取水管缠绕在卷管辊(10)上,过滤器(9)的出口处通过管路与保温水箱(3)的入口连接,保温水箱(3)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换热水箱的入口连接,保温水箱(3)与换热水箱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换热水泵(8),换热水箱的出口通过回水管与海水相连,所述换热水箱为中空结构,内部装有冷凝器(7),所述换热风箱为中空结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装有风扇和蒸发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家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控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