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径井筒自捞导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038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井下作业工具技术领域,是一种变径井筒自捞导引装置;其包括双向外导引鞋、连接筒和内引鞋;在双向外导引鞋的中部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筒,在连接筒的内侧通过至少一个的剪切销钉固定连接有内引鞋,在内引鞋的中部内侧一体固定有内环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双向外导引鞋、连接筒和内引鞋的配合使用,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双向导引及扶正功能,从而实现自捞可丢手的目的,大大降低了井下作业机具井下作业施工的过程中发生顿钻、接箍顿钻及挂卡和工具及连续管无法下入的风险;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方便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径井筒自捞导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井下作业工具
,是一种变径井筒自捞导引装置。
技术介绍
在油气田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诸如水平井、侧钻井、套管补贴井等类型的井,由于自身完井工艺或后期改造施工的影响,该类井通常具有变径井身结构的特点。针对此类井进行各类井下作业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井筒存在变径,管柱(或井下作业机具)在通过变径位置时具有诸多的局限:(1)受变径井眼尺寸的影响,井下作业机具不能再安装扶正器,不带扶正的管柱及机具通过变径部位时发生顿钻风险极高,严重的造成机具损坏,井身结构破损,甚至卡钻;(2)下管柱过程中,管柱接箍通过变径部位时,因为没有引导,接箍台阶面与变径台阶面发生刚性碰撞接触,接箍顿钻及挂卡风险极大;(3)使用连续油管作业时,由于连续油管本身的管柱饶度,管柱底工具弯曲贴于套管壁下入,至变径部位时,因为缺乏相应的扶正及导引,工具及连续管将无法下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径井筒自捞导引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管柱(或井下作业机具)进行各类井下作业施工的过程中易发生顿钻风险、接箍顿钻及挂卡风险、工具及连续管无法下入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变径井筒自捞导引装置,包括双向外导引鞋、连接筒和内引鞋;在双向外导引鞋的中部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筒,在连接筒的内侧通过至少一个的剪切销钉固定连接有内引鞋,在内引鞋的中部内侧一体固定有内环台;在连接筒的下部内侧设置有环槽,在内引鞋的下部外侧一体固定有外卡台,内引鞋的外卡台卡装在连接筒的环槽内。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在内引鞋的上部设有内螺纹。上述内环台的上端内侧面为上宽下窄的斜面;内环台的下端内侧面为下宽上窄的斜面,内引鞋的下端内侧面为下宽上窄的斜面,内引鞋的下端内侧面与内环台的下端内侧面相平齐。上述在双向外导引鞋的底部沿圆周间隔设置有凹槽。上述连接筒的上端内侧面为下宽上窄的斜面,连接筒的下端内侧面为下宽上窄的斜面。上述双向外导引鞋与连接筒通过至少一个的剪切销钉固定连接在一起。上述双向外导引鞋为上部和下部内径大、中部内径小的筒状双向外导引鞋;或/和,内引鞋为筒状内引鞋。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双向外导引鞋、连接筒和内引鞋的配合使用,使本技术具有双向导引及扶正功能,从而实现自捞可丢手的目的,大大降低了井下作业机具井下作业施工的过程中发生顿钻、接箍顿钻及挂卡和工具及连续管无法下入的风险;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方便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中双向外导引鞋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中连接筒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中内引鞋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的装配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双向外导引鞋,2为连接筒,3为内引鞋,4为剪切销钉,5为内环台,6为环槽,7为外卡台,8为凹槽,9为井下套管,10为井层上层套管,11为变径装置,12为管柱。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所示,该变径井筒自捞导引装置包括双向外导引鞋1、连接筒2和内引鞋3;在双向外导引鞋1的中部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筒2,在连接筒2的内侧通过至少一个的剪切销钉4固定连接有内引鞋3,在内引鞋3的中部内侧一体固定有内环台5;在连接筒2的下部内侧设置有环槽6,在内引鞋3的下部外侧一体固定有外卡台7,内引鞋3的外卡台7卡装在连接筒2的环槽6内。双向外导引鞋1和内引鞋3均可为现有公知公用;这样,通过双向外导引鞋1、连接筒2和内引鞋3的配合使用,使本技术具有双向导引及扶正功能,从而实现自捞的目的,大大降低了管柱12(或井下作业机具)井下作业施工的过程中发生顿钻、接箍顿钻及挂卡和工具及连续管无法下入的风险;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方便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变径井筒自捞导引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所示,在内引鞋3的上部设有内螺纹。这样,在使用时,内引鞋3的上部与管柱12(或井下作业机具)的下端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如附图1所示,内环台5的上端内侧面为上宽下窄的斜面;内环台5的下端内侧面为下宽上窄的斜面,内引鞋3的下端内侧面为下宽上窄的斜面,内引鞋3的下端内侧面与内环台5的下端内侧面相平齐。这样,内环台5便于对管柱12(或井下作业机具)进行限位。如附图1所示,在双向外导引鞋1的底部沿圆周间隔设置有凹槽8。这样,双向外导引鞋1上的凹槽8便于在入井后座在井筒变径位置的上台阶面上,管柱12(或井下作业机具)呈现遇阻现象。如附图1所示,连接筒2的上端内侧面为下宽上窄的斜面,连接筒2的下端内侧面为下宽上窄的斜面。这样,连接筒2的上端内侧面和下端内侧面便于在管柱12(或井下作业机具)在下入或上提的过程中提供导引及扶正作用。如附图1所示,双向外导引鞋1与连接筒2通过至少一个的剪切销钉4固定连接在一起。这样,若双向外导引鞋1被卡,则上提管柱12过程中,连接筒2与双向外导引鞋1连接的剪切销钉4受剪切力,继续上提管柱12增加提升负荷,直至连接筒2与双向外导引鞋1之间的剪切销钉4被剪断,自捞出连接筒2及内引鞋3,双向外导引鞋1丢手,实现可丢手的目的。如附图1所示,双向外导引鞋1为上部和下部内径大、中部内径小的筒状双向外导引鞋1;或/和,内引鞋3为筒状内引鞋3。这样,便于双向外导引鞋1和内引鞋3在管柱12(或井下作业机具)在下入或上提的过程中提供更好的导引及扶正作用。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附图5所示,在使用时,先将井下套管9的上端外侧与井层上层套管10下部内侧的变径装置11的内侧固定安装在一起;然后将本技术的内引鞋3的上部与管柱12(或井下作业机具)的下端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本技术随管柱12(或井下作业机具)下入井内,至井层上层套管10的变径装置11(相当于一个内环形卡台)处,本技术的双向外导引鞋1下端面座在井层上层套管10的变径装置11上,管柱12(或井下作业机具)呈现遇阻现象;此时继续下放管柱12(或井下作业机具),增加管柱12(或井下作业机具)下压负荷,连接于管柱12(或井下作业机具)底部的内引鞋3受下压力,使内引鞋3与连接筒2连接的剪切销钉4剪断,内引鞋3与连接筒2脱离,脱离后的内引鞋3随管柱12(或井下作业机具)下入井内进行作业,内引鞋3随着管柱12(或井下作业机具)下入井底可以作为作业的引鞋使用,座于井层上层套管10的变径装置11上的双向外导引鞋1及连接筒2组合结构则可对后续的入井管柱12起扶正及导引作用,使管柱12能顺利的下入。待井下作业结束后,提管柱12(或井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径井筒自捞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外导引鞋、连接筒和内引鞋;在双向外导引鞋的中部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筒,在连接筒的内侧通过至少一个的剪切销钉固定连接有内引鞋,在内引鞋的中部内侧一体固定有内环台;在连接筒的下部内侧设置有环槽,在内引鞋的下部外侧一体固定有外卡台,内引鞋的外卡台卡装在连接筒的环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径井筒自捞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外导引鞋、连接筒和内引鞋;在双向外导引鞋的中部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筒,在连接筒的内侧通过至少一个的剪切销钉固定连接有内引鞋,在内引鞋的中部内侧一体固定有内环台;在连接筒的下部内侧设置有环槽,在内引鞋的下部外侧一体固定有外卡台,内引鞋的外卡台卡装在连接筒的环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径井筒自捞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引鞋的上部设有内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径井筒自捞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环台的上端内侧面为上宽下窄的斜面;内环台的下端内侧面为下宽上窄的斜面,内引鞋的下端内侧面为下宽上窄的斜面,内引鞋的下端内侧面与内环台的下端内侧面相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径井筒自捞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双向外导引鞋的底部沿圆周间隔设置有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径井筒自捞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双向外导引鞋的底部沿圆周间隔设置有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白布·阿不力米提庞德新郭新维鲁斌王一全王建磊普宏槟陈波刘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