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0300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地下结构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包括地下结构和墩柱,所述地下结构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穿设有墩柱,所述墩柱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柔性填缝材料,所述间隙的底部设有引排水装置;所述墩柱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凸起的耳板,所述耳板的底部与所述柔性填缝材料的顶部之间设有柔性密封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通过地下结构与墩柱之间的间隙进行有组织的引排可能的渗漏水,并在间隙的底部设有引排水装置,避免此类墩柱与地下结构分离的节点发生无规律渗漏水,影响对地下空间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
本技术属于地下结构防水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适用于站房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房屋建筑工程、桥梁与地下结构工程等。
技术介绍
国铁站房与地铁结合一体设计的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越来越普遍,这种模式下,站房柱、正线桥墩柱、匝道桥墩柱均可能会落在地铁车站结构范围内,与地铁结构合建。正线桥结构必须满足列车以正常时速过站要求,荷载较大,且为动载,为避免对地铁结构造成不利影响,一般按照桥墩柱与地铁结构分离进行设计。因地铁结构顶板处于覆土下方,须合理进行节点设计,以满足承载及防水要求,以及建筑专业的整体建筑功能、效果要求。现有的设计多针对地下结构与墩柱整体浇筑考虑的情况,整体设计容易在列车运行产生的动荷载、振动等因素作用下,导致地下结构拉裂,长时间作用下容易出现渗漏水甚至结构安全问题。对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设计,在不能做凸出地面处理的情况下,一般考虑的是在地下进行防水处理;防水材料的耐久性有限,时间长了以后容易出现渗漏水的情况,运营维护成本高,影响对地下空间的使用体验。因此,针对地下结构与墩柱合建结构,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地下结构与墩柱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包括地下结构(1)和墩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结构(1)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穿设有墩柱(2),所述墩柱(2)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3);所述间隙(3)内填充有柔性填缝材料(4),所述间隙(3)的底部设有引排水装置(7);所述墩柱(2)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凸起的耳板(201),所述耳板(201)的底部与所述柔性填缝材料(4)的顶部之间设有柔性密封材料(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包括地下结构(1)和墩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结构(1)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穿设有墩柱(2),所述墩柱(2)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3);所述间隙(3)内填充有柔性填缝材料(4),所述间隙(3)的底部设有引排水装置(7);所述墩柱(2)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凸起的耳板(201),所述耳板(201)的底部与所述柔性填缝材料(4)的顶部之间设有柔性密封材料(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结构(1)包括结构顶板(101)、孔边梁(102)和孔边挡土墙(103);所述结构顶板(101)靠近所述墩柱(2)的一侧设有孔边梁(102),所述孔边梁(102)的顶部设有孔边挡土墙(103),所述孔边梁(102)靠近所述墩柱(2)的一侧以及所述孔边挡土墙(103)靠近所述墩柱(2)的一侧均与所述柔性填缝材料(4)接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顶板(101)的顶部设有第一防水构造(8),所述孔边挡土墙(103)远离所述墩柱(2)的一侧设有第二防水构造(9),所述第一防水构造(8)、所述第二防水构造(9)与地面(15)之间设有素土夯实层(1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3)的顶部设有金属盖板(6),所述金属盖板(6)的一端向上弯折后与所述墩柱(2)的外壁固定,所述金属盖板(6)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孔边挡土墙(103)远离所述墩柱(2)的一侧。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国良罗会平蔡建鹏周兵曹化锦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