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center bending pipe assembly and a bending machine,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pipe bending equipment. The elbow assembly includes: the first slide rail. The second slide rail relative to the first slide rail is provided. A plurality of pairs of pairing units are arranged side by side between the first slide rail and the second slide rail. Each pair of pairing units includes the first transfer mechanism, the second transfer mechanism, the first pair of pairs and the second pair of pairs. The first pair of pairs is slidab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lide rail. The first pair of pairs of pairs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transfer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transfer mechanism is slid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slide rail and with the first transfer mechanism. Relatively, the second pair of blocks is set on the second transfer mechanism and is relative to the first pair of blocks. The first transfer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transfer mechanism for driving each set of alignment units are synchronously close to or far from each other. At the same time, multi-pipe can be processed in the middl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of different end face of pipe after bending, and the bending efficiency is high. The pipe bender includes the pipe bending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对中弯管组件及弯管机
本技术涉及弯管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对中弯管组件及弯管机。
技术介绍
现有电热管弯折成U型是人工把电热管放入垂直的模芯内,定位是放入的管材单侧端面靠到定位板上,然后弯管,最后人工取出料。此种单边定位的弯折方式存在着一定缺陷,由于每支电热管长度存在一定的误差,单边定位弯成U型后,两个管口端面高度可能有一定的误差,会造成后道工序加工出现报废、返工等问题,造成原材料的浪费。目前,为了解决两管口端面高低不一的问题,弯折完成后,需要人工检查,挑出问题管返工,增加成本支出。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对中弯管组件,其能够同时对多根管材进行对中处理,解决了弯管后管口端面高低不一的问题,同时弯管效率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对中弯管机,能够同时对多根管材进行对中处理,解决了弯管后管口端面高低不一的问题,同时弯管效率高,生产成本及管理成本大大降低。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对中弯管组件,用于与弯管机面板连接,包括:第一滑轨;与第一滑轨相对设置的第二滑轨;并排设置于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之间的多组对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对中弯管组件,用于与弯管机面板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一滑轨相对设置的第二滑轨;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二滑轨之间的多组对中单元,每组所述对中单元包括第一转接机构、第二转接机构、第一对中块及第二对中块,所述第一转接机构与所述第一滑轨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对中块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接机构,所述第二转接机构与所述第二滑轨可滑动地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转接机构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对中块设置于所述第二转接机构并与所述第一对中块相对设置;以及用于驱动每组所述对中单元的所述第一转接机构及所述第二转接机构同步地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多组驱动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对中弯管组件,用于与弯管机面板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一滑轨相对设置的第二滑轨;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二滑轨之间的多组对中单元,每组所述对中单元包括第一转接机构、第二转接机构、第一对中块及第二对中块,所述第一转接机构与所述第一滑轨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对中块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接机构,所述第二转接机构与所述第二滑轨可滑动地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转接机构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对中块设置于所述第二转接机构并与所述第一对中块相对设置;以及用于驱动每组所述对中单元的所述第一转接机构及所述第二转接机构同步地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多组驱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中弯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为连杆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对中弯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对中器以及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转接机构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拉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转接机构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杆铰接,所述对中器的中部用于与所述弯管机面板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对中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拉杆及所述第二拉杆铰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对中器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转接机构及所述第二转接机构同步地相互靠近或远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对中弯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转接机构的远离所述第二转接机构的一端底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佟亮,郑俊超,楼深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山热威电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