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产生高温蒸汽的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138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产生高温蒸汽的蒸汽发生器,涉及蒸汽发生装置领域,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进水口,与第一加热腔连通,用于引入蒸发用水;第一加热体,用于将第一加热腔内的水加热成蒸汽;第二加热体,采用裸露的电阻加热元件,且暴露于第二加热腔内,该电阻加热元件不借助其他介质传热,而用于直接接触蒸汽,对第二加热腔内的蒸汽进行二次加热;以及出蒸汽口,与第二加热腔连通,用于排出二次加热后的蒸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一次加热所产生的蒸汽进行二次再加热,得到更高温度、更低含水量的蒸汽,具有体积小巧、加热速度快的优势。体积小巧、加热速度快的优势。体积小巧、加热速度快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产生高温蒸汽的蒸汽发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蒸汽发生装置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产生高温蒸汽的蒸汽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家用电器领域对于蒸汽的需求越来越多,例如:烤箱中加入蒸汽烹饪功能,可以使食物的口感更好;清洁产品中加入蒸汽功能,可以达到杀菌消毒,去除顽固污渍的效果。
[0003]中国专利文献(CN108591989B)公开了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具有进液口,所述壳体上设有穿设口;用于对所述空腔内的液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喷嘴,所述喷嘴内设有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喷嘴的一部分设在所述空腔内以使所述蒸汽通道通过所述进口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喷嘴的另一部分穿过所述穿设口以伸出所述壳体,所述喷嘴相对所述穿设口可转动。
[0004]以该技术方案为例,目前市场上的蒸汽发生设备普遍采用一次加热,所产生的蒸汽温度大多在100℃附近,且生成的为水汽混合体(含水量较高),并不能达到客户对产品的心理预期,进行低温蒸汽消毒、去污的效果差,所烹调的食物口味不够丰富,蒸汽视觉效果不明显。
[0005]因此急需设计一款能加热快、蒸汽发生效率高、能够产生高温蒸汽的蒸汽发生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产生高温蒸汽的蒸汽发生器,能够对一次加热所产生的蒸汽进行二次再加热,得到更高温度、更低含水量的蒸汽。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用于产生高温蒸汽的蒸汽发生器,包括
[0008]壳体,在壳体内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
[0009]进水口,与第一加热腔连通,用于引入蒸发用水;
[0010]第一加热体,用于将第一加热腔内的水加热成蒸汽;
[0011]第二加热体,采用裸露的电阻加热元件,且暴露于第二加热腔内,该电阻加热元件不借助其他介质传热,而用于直接接触蒸汽,对第二加热腔内的蒸汽进行二次加热;以及
[0012]出蒸汽口,与第二加热腔连通,用于排出二次加热后的蒸汽。
[00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加热腔内的壳体表面布置若干导热凸起,用于增加水汽接触面积。
[00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顶部安装上盖板,所述第二加热体通过接线片外接供电;所述进水口开设于壳体上,所述第一加热体与壳体固定导热。
[001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沿竖直方向呈上、下布置。
[00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出蒸汽口开设在上盖板上,所述接线片从上盖板上穿出。
[001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内设置水汽隔离板用于隔开第一加热腔与第二加热腔,且在水汽隔离板上留有流通间隙,供蒸汽流通。
[001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沿水平方向呈左、右布置。
[001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接线片从壳体底部穿出,出蒸汽口开设在壳体远离进水口的一侧。
[002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内壁上靠近第二加热腔处向上盖板延伸形成水汽隔离板,水汽隔离板与上盖板之间留有流通间隙,供蒸汽流通。
[002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温控器,安装在壳体上,并与第一加热体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加热体,使其处于安全工作状态。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1、第一加热体和第二加热体集成在一个铸件(壳体)上,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整机安装,第二加热体采用裸露的电阻加热元件,暴露在第二加热腔内,直接与蒸汽接触实现快速加热,与现有加热管相比省去氧化镁粉、外管材,达到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加热速度快的效果;
[0024]2、第一加热腔与第二加热腔由水汽隔离板隔开,又以流通间隙保持流通,便于一次加热产生的蒸汽进入第二加热腔,进行二次加热,降低蒸汽含水量的同时,提高蒸汽温度;
[0025]3、壳体表面上布置的导热凸起能增强第一加热体的加热效果,起到辅助加热第一加热腔内水、汽的作用;
[0026]4、水汽隔离板可以有效分离高温蒸汽与低温蒸汽,延长蒸汽加热路径,提高蒸汽温度,避免低温蒸汽直接排出;
[0027]5、第二加热体相对于第一加热体的空间位置可以相应变化,来适应不同的安装空间要求;
[0028]6、温控器能够实时监测加热温度,实现对蒸汽发生器的过温保护。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去除上盖板、水汽隔离板)。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去除上盖板)。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去除水汽隔离板)。
[0035]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说明:第一加热体1、第二加热体2、温控器3、进水口4、出蒸汽口5、水汽隔离板6、接线片8、壳体9、第一加热腔10、第二加热腔11、流通间隙12、导热凸起13、上盖板14。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的介绍:
[0038]实施例1:如附图1~4所示,这种用于产生高温蒸汽的蒸汽发生器,包括第一加热体1、第二加热体2、温控器3、进水口4、出蒸汽口5、水汽隔离板6、接线片8、壳体9、第一加热腔10、第二加热腔11、流通间隙12、导热凸起13和上盖板14。
[0039]参考附图4,在壳体9内设有水汽隔离板6(固定在壳体9内壁的底部),水汽隔离板6将壳体9的内腔分隔为呈上、下布置的第一加热腔10和第二加热腔11,第二加热腔11位于第一加热腔10上方。壳体9顶部安装上盖板14,进水口4开设在壳体9右侧,且进水口4与第一加热腔10连通,用来向第一加热腔10引入蒸发用水。水汽隔离板6的左侧设置用来流通蒸汽的流通间隙12,水汽隔离板6起到延长蒸汽加热路径、提高蒸汽温度、避免低温蒸汽直接排出的作用。出蒸汽口5开设在上盖板14上,与进水口4位于同一侧。出蒸汽口5与第二加热腔11连通,用于排出二次加热后的高温蒸汽。第一加热体1固定安装在壳体9底部,由于壳体9采用铸造件,可直接接触导热,第一加热体1可将第一加热腔10内的水初步加热生成相对低温的蒸汽。优选地,第二加热体2采用裸露的电阻丝(电阻丝形状不限或者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发热体,并具备不借助其他介质传热直接接触蒸汽的优势),其布置在第二加热腔11内,能够直接接触第二加热腔11内的蒸汽并进行二次加热,生成高温蒸汽,第二加热体2的两端通过接线片8穿出上盖板14后外接供电。
[0040]进一步的,第一加热腔10内的壳体9表面(如图2、3、4所示)上布置若干个导热凸起13,导热凸起13的设置能增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产生高温蒸汽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9),在壳体(9)内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加热腔(10)和第二加热腔(11);进水口(4),与第一加热腔(10)连通,用于引入蒸发用水;第一加热体(1),用于将第一加热腔(10)内的水加热成蒸汽;第二加热体(2),采用裸露的电阻加热元件,且暴露于第二加热腔(11)内,该电阻加热元件不借助其他介质传热,而用于直接接触蒸汽,对第二加热腔(11)内的蒸汽进行二次加热;以及出蒸汽口(5),与第二加热腔(11)连通,用于排出二次加热后的蒸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产生高温蒸汽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腔(10)内的壳体(9)表面布置若干导热凸起(13),用于增加水汽接触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产生高温蒸汽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顶部安装上盖板(14),所述第二加热体(2)通过接线片(8)外接供电;所述进水口(4)开设于壳体(9)上,所述第一加热体(1)与壳体(9)固定导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产生高温蒸汽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腔(10)和第二加热腔(11)沿竖直方向呈上、下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产生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瑶
申请(专利权)人:江山热威电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