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963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滑轨,滑轨上分别滑动连接前板和后板,在底座上还安装有配重弹簧,前板、后板上分别安装有用于将配重弹簧钩挂的弹簧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将柔韧素质与力量素质训练融为一体,在使用同一个动作进行训练时,能达到柔韧素质与力量素质同时被训练的双重训练效果,优化训练策略,提升训练效果,降低损伤风险,改善功能障碍、提高柔韧素质、增大关节灵活性。

A Multifunctional Train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train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on which a sliding rail is installed, on which the front plate and the rear plate are slidedly connected respectively, and on the base, a counterweight spring is also installed, and a spring hook for hanging the counterweight spring hook is installed on the front plate and the rear plate respectively. The advantages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that the flexibility quality and strength quality training can be integrated. When using the same movement for training, the dual training effect of flexibility quality and strength quality being trained at the same time can be achieved, the training strategy can be optimized, the training effect can be improved, the risk of injury can be reduced, the functional obstacle can be improved, the flexibility quality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joint flexibility can be increa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运动训练器材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无论是普通人还是运动员,人体的活动都是多关节、多肌群参与的整体运动,而不是单一的肌肉活动。现有技术中有的进行柔韧训练时,通过静力性拉伸,致使肌肉、肌腱、韧带在外力作用下被动拉长,若训练时间或强度选择不当,则易导致肌腱和韧带过度被动拉长,致使肌肉弹性和向心收缩能力下降、关节失稳。现有技术中也有很多健身器材供人们运动训练使用,例如固定动作轨迹的器械等,但这些器械大多是针对身体某一特定部位或某一特定区域展开的训练,对帮助人体提升多关节、多肌群协同下的复杂动作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运动锻炼者在运动时无法提升多关节、多肌肉群的协同工作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训练装置,实现的目的为,能够将柔韧素质与力量素质训练融为一体,在使用同一个动作进行训练时,能达到柔韧素质与力量素质同时被训练的双重训练效果,优化训练策略,提升训练效果,降低损伤风险,改善功能障碍、提高柔韧素质、增大关节灵活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滑轨,滑轨上分别滑动连接有前板和后板,在底座上还安装有配重弹簧,前板、后板上分别安装有用于将配重弹簧钩住的弹簧钩。使用本技术的多功能训练装置时,可同时进行柔韧训练和力量、以及力量控制训练,双脚分别踩在前板和后板上,通过滑轨来进行拉伸,这种方式减少摩擦力,就等于更加充分利用重力在压腿中的作用,增设的配重弹簧用于力量和力量控制的训练,当弹簧弹力增加时,是训练下肢力量。当弹簧弹力减少时,是训练身体控制。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扶杆,扶杆通过伸缩杆安装在底座上。进一步的,伸缩杆上标识有刻度值。为了训练和安全而设计,本技术增设了扶杆,扶杆通过伸缩杆可以进行高度调节,伸缩杆上标识的刻度值可供训练者调节具体的高度,例如竖叉训练时调到最低档,站姿的力量训练和控制训练的时候,可以调到中、高位,以便让训练者双手能够把住,保护自己。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还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一侧与底座枢转连接,另一侧卡接于底座上,滑轨、配重弹簧、伸缩杆均安装在支撑板上。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面向底座的一侧表面上固定有横梁,在底座上滑动连接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在底座上滑动连接的滑动杆,与滑动杆连接的用于与横梁抵接的限位杆。上述的结构可以使滑轨高度的可以调节,横梁可以设置多个,可以选择不同提升高度和角度。进一步的,所述滑轨包括转动连接的滑轨A段、滑轨B段,在支撑板上、滑轨A段、滑轨B段之间固定有支撑轴,滑轨A段、滑轨B段分别与支撑轴铰接。滑轨之间可以转动、折叠,主要是用于帮助专业舞者、艺术体操、体操、花样滑冰、花样游泳、杂技、瑜伽等项目人群进行开髋的柔韧性训练所用。进一步的,所述滑轨为滚轮滑轨,所述滚轮滑轨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轨道,以及分别与前板、后板连接的滑轮,前板、后板分别通过滑轮在轨道上滑动连接。具体选择滚轮式滑轨,是因为滚轮式滑轨中滑轮与轨道缓冲与回弹作用最小,阻力最小。进一步的,前板包括第一组板和第二组板,第一组板枢转连接于第二组板上。与上述提升滑轨的结构配合使用,前板的第一组板可以转动,如此设计,主要是为了当压前腿的时候,前板滑轨高度升高之后,板子的倾斜角度势必会和滑轨的倾斜角度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压腿,前脚容易由于重力的影响而下滑,为了避免这个情况的出现,前面的板子可折叠,便于训练者放置和固定前脚,转动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进一步的,所述前板、后板均包括复合固定的支撑层、TPE填充层、以及保护层,支撑层靠近滑轨,TPE填充层固定在支撑层与保护层之间。优选的,所述TPE填充层为TPE材料层。可以选择木头或者高硬度塑料(优点:质量轻)、铝合金等等作为支撑层的材质。中间的填充层,选择TPE(ThermoplasticElastomer)材料,这个材料柔软、支撑力强、回弹性和减震性能极好,选择这个材料,主要是为了在压腿过程中能很好的缓冲身体与板子接触点的压力,主要考虑的是对关节的保护作用和舒适度,外层保护层选择真皮或人工皮革即可。进一步的,所述前板、后板上均安装有止挡板。增设的止挡板帮助训练员在训练时由于前板、后板滑动于底座上,脚容易从前板、后板上滑脱,止挡板能够有效防止脚滑落,避免训练员脚损伤。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将柔韧素质与力量素质训练融为一体,在使用同一个动作进行训练时,能达到柔韧素质与力量素质同时被训练的双重训练效果,优化训练策略,提升训练效果,降低损伤风险,改善功能障碍、提高柔韧素质、增大关节灵活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多功能训练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多功能训练装置另一种实施例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多功能训练装置中支撑板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多功能训练装置中轨道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多功能训练装置中前板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多功能训练装置中前板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多功能训练装置中前板、后板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滑轨;3、前板;4、后板;5、配重弹簧;6、弹簧钩;7、扶杆;8、伸缩杆;9、支撑板;10、横梁;11、限位组件;12、滑动杆;13、限位杆;14、滑轨A段;15、滑轨B段;16、支撑轴;17、轨道;18、第一组板;19、第二组板;20、支撑层;21、TPE填充层;22、保护层;23、止挡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训练装置,其结构参照图1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上安装有滑轨2,滑轨上分别滑动连接有前板3和后板4,在底座上还安装有配重弹簧5,前板、后板上分别安装有用于将配重弹簧钩住的弹簧钩6。使用本技术的多功能训练装置时,可同时进行柔韧训练和力量、以及力量控制训练,双脚分别踩在前板和后板上,通过滑轨来进行拉伸,这种方式减少摩擦力,就等于更加充分利用重力在压腿中的作用,增设的配重弹簧用于力量和力量控制的训练,当弹簧弹力增加时,是训练下肢力量。当弹簧弹力减少时,是训练身体控制。底座上安装的配重弹簧可以采用不用磅数的弹簧。根据训练内容,选择弹簧的数量和磅数,以达到增加阻力或者是增加助力的目的。增加阻力在力量训练时,就是增加难度,但是在柔韧训练时就是降低难度,相当于助力。相反,对于柔韧练习,增加的阻力其实是助力,因为弹簧会帮助柔韧训练者减少重力。对于控制训练,减少阻力就等于是增加难度。本训练装置充分体现了“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roprioceptiveNeuromuscularFacilitation(PNF)的理念。正确的动作模式和运动姿势取决于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协同作用和相互平衡影响。人体是一个张拉整体,任何主动肌和拮抗肌的力量不平衡、工作不协同都会导致身体功能障碍的产生,增加损伤的风险。PNF是通过刺激人体的本体感受器,来激活和募集最大数量的运动肌纤维参与活动,通过调整感觉神经的兴奋性以改变肌肉的张力,进而达到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平衡发展。人体依靠外反馈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上安装有滑轨(2),滑轨上分别滑动连接有前板(3)和后板(4),在底座上还安装有配重弹簧(5),前板、后板的端部上分别固定用于将配重弹簧钩挂的弹簧钩(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上安装有滑轨(2),滑轨上分别滑动连接有前板(3)和后板(4),在底座上还安装有配重弹簧(5),前板、后板的端部上分别固定用于将配重弹簧钩挂的弹簧钩(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扶杆(7),扶杆通过伸缩杆(8)安装在底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伸缩杆上标识有刻度值。4.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安装有支撑板(9),支撑板的一侧与底座枢转连接,另一侧卡接于底座上,滑轨、配重弹簧、伸缩杆均安装在支撑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面向底座的一侧表面上固定有横梁(10),在底座上滑动连接有限位组件(11),限位组件包括在底座上滑动连接的滑动杆(12),与滑动杆连接的用于与横梁抵接的限位杆(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丹彤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