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角通信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934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通信设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角通信塔,包括塔靴、塔体、天线支架及避雷针,塔靴固定于地面,塔体由塔柱、横杆及斜杆螺接围构而成,塔柱呈三角布设,横杆呈水平状螺接于塔柱间,斜杆与水平面呈锐角螺接于塔柱间;塔体固定螺接于塔靴之上,塔体上部固定设有操作平台,塔体顶部伸出避雷针,塔柱为等斜率或一次变斜率,采用90度角钢,横杆、斜杆的两端折弯后与塔柱固定螺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三角通信塔的塔体间不存在折点连接或只存在一处折点连接,结构稳固,抗风能力强。本发明专利技术三角通信塔的塔柱采用90度角钢,不仅成本低、取材简易、方便、节约材料,而且简化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角通信塔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设备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三角通信塔。                           
技术介绍
通信塔用于安装发射天线及馈线,主要有矩形钢构通信塔和三角钢构通信塔。矩形钢构塔具有结构牢固、稳定的优点,但其占地面积大、耗材、成本高,而被逐渐淘汰。目前广泛采用三角钢构通信塔,与矩形钢构通信塔相比,三角通信塔具有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且稳定、耗材少、成本低的优点。虽然具有上述诸多优点,但现有的三角钢构通信塔结构还存在一些缺点。对通信塔制造技术来说,几十米高的塔,有足够的牢固度确保安全性为主要
技术实现思路
之一,而抗风强度则是体现其安全稳定性的主要指标。由于现有的三角钢构通信塔的塔柱采用多次变斜率的节段形式搭接而成,每改变一次斜率,塔体间势必存在一处折点连接,改变斜率次数多,塔体牢固度低,抗风强度弱。此外,目前的三角通信塔的塔柱取材单一,其只能选用60度角钢,而60度角钢不仅制造工艺高,供料紧张,而且单价高,使通信塔的制造成本大幅上升;塔柱采用60度角钢,其强度、稳定性均不如采用90角钢的塔柱。所以有必要对现有的三角通信塔进行改进和创新,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角通信塔,解决了现有三角通信塔抗风强度弱、耗材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三角通信塔,包括塔靴、塔体、天线支架及避雷针,塔靴固定于地面,塔体由塔柱、横杆及斜杆螺接围构而成,塔柱呈三角布设,横杆呈水平状螺接于塔柱间,斜杆与水平面呈锐角螺接于塔柱间;塔体固定螺接于塔靴之上,塔体上部固定设有操作平台,塔体顶部伸出避雷针,塔柱为等斜率或一次变斜率,采用90度角钢,横杆、斜杆的两端折弯后与塔柱固定螺接。所述的三角通信塔,塔柱呈正三角布设,横杆、斜杆两端通过模压或热折弯15度后与塔柱螺接。所述的三角通信塔,等斜率塔柱的斜率为tg87°~tg89°。所述的三角通信塔,一次变斜率塔柱以塔体中部为界,上段塔柱垂直于水平面,下段塔柱的斜率为tg86°~tg88°。所述的三角通信塔,塔体内安设爬梯,爬梯下端为活动式爬梯。所述的三角通信塔,操作平台设有天线支架。本专利技术三角通信塔的塔柱采用等斜率或一次变斜率的节段形式,围构而成的塔体间不存在折点连接或只存在一处折点连接,塔体的结构稳固,增强了抗风能力,确保工人在安装、检修时的操作安全。本专利技术三角通信塔的塔柱采用90度角钢,与采用60度角钢相比,具有成-->本低、取材简易、方便的优点,从而使三角通信塔制造成本降低、制造简易、强度高、稳定性好。三角通信塔还省去塔柱与横杆、斜杆间的连接板,不仅节约材料,而且简化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塔体内固定设置爬梯,方便工人操作,固定爬梯下端连接活动爬梯,确保非操作人员及儿童攀爬通信塔,从而增强了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4为图1的C-C剖视图。图5为图1的H部放大图。图6为塔体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爬梯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D-D剖视图。图9为活动爬梯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E-E剖视图。图11为图9的F-F剖视图。图12为第一平台的结构俯视图。图13为第二平台的结构俯视图。-->图14为实施二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平台与天线支架的连接图。图16为图15的E-E视图。图17为天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图示中,1-避雷针、2-第一平台、3-第二平台、4-塔体、5-塔靴、6-横膈、7-爬梯横担、8-横杆、9-塔柱、10-斜杆、11-接点板、12-爬梯主杆、13-爬梯固定板、14-爬梯步钉、15-爬梯滑槽、16-爬梯固定角钢、17-爬梯滑块、18-滑块固定扁铁、19-爬梯连接法兰、20-天线支架、21-槽钢、22-抱箍。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塔靴5固定于地面,塔靴5之上通过地锚螺栓固定连接塔体4。避雷针1伸出塔体4顶部,塔体4上部安装有天线支架,塔顶下方依次固定设置第一平台2和第二平台3,操作平台的形状如图12或13所示,平台用于工人操作时使用。如图2、3、4、5、6所示,塔柱9采用90度优质角钢,横杆8、斜杆10的两端通过模具冲压折弯15度,塔柱9呈正三角布设,角钢两两之间固定螺接水平横杆8和斜杆10两端的折弯处,横杆8两两间螺接横膈6,横杆8间的夹角为60度,于其中两根横杆8间固定连接爬梯横担7。塔柱9以H处为界改变斜率,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塔体的塔柱9垂直于水-->平面;下部塔体的塔柱9成等斜率,斜率为tg87°。上下部塔体的塔柱9通过接点板11固定螺接,接点板11上还螺接横杆及斜杆。如图7、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爬梯结构示意图。爬梯由爬梯主杆12、固定于爬梯横担7的爬梯固定板13及爬梯步钉14构成,爬梯固定板13、爬梯步钉14与爬梯立杆12固定连接。如图9、10、11所示,安全活动爬梯由活动爬梯滑槽15、爬梯固定角钢16、活动爬梯滑块17、活动爬梯滑块固定扁铁18构成,活动爬梯的顶部通过活动爬梯连接法兰19连接于固定爬梯的下端。活动爬梯滑槽15的上下两端部各开有一孔,活动爬梯滑块固定扁铁18与活动爬梯滑块17固定成一体。闲置时,抓住固定扁铁18向上移动到到位,并将一根铁销插入滑槽15的上孔,铁销顶撑住活动爬梯滑块17,活动爬梯的下端由铁销顶住,而不会向下滑动。处于此状态的通信塔下部无爬梯,非操作人员或儿童无法攀爬通信塔,增强了通信塔使用的安全可靠性。工人操作时,需使用安全活动爬梯。将插于滑槽15上孔的铁销拔出,慢慢地往下放活动爬梯,直至到位,再将铁销插入滑槽15的下孔,由铁销顶住爬梯滑块17,从而顶住活动爬梯,操作人员通过活动爬梯爬上固定爬梯,一步步地往上爬至操作位置。实施例二:横杆8、斜杆10的两端通过热弯15度后与塔柱9螺接,上部塔体垂直于水平面,下部塔体的塔柱9的斜率为tg86°。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三:下部塔体的塔柱9的斜率为tg88°。-->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二相同。实施例四: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采用等斜率的塔柱9,塔柱9的斜率为tg88°。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五:本实施例采用等斜率的塔柱9,塔柱9的斜率为tg87°。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六:本实施例采用等斜率的塔柱9,塔柱9的斜率为tg89°。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七:如图15-17所示,塔体2上部设置圆形平台,平台的槽钢21与天线支架20通过抱箍22相连接,天线支架20用于安装天线。通过增设平台使天线安装的数量、方位不受限制。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一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角通信塔,包括塔靴、塔体、天线支架及避雷针,塔靴固定于地面,塔体由塔柱、横杆及斜杆螺接围构而成,塔柱呈三角布设,横杆呈水平状螺接于塔柱间,斜杆与水平面呈锐角螺接于塔柱间;塔体固定螺接于塔靴之上,塔体上部固定设有操作平台,塔体顶部伸出避雷针,其特征在于:塔柱为等斜率或一次变斜率,采用90度角钢,横杆、斜杆的两端折弯后与塔柱固定螺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角通信塔,包括塔靴、塔体、天线支架及避雷针,塔靴固定于地面,塔体由塔柱、横杆及斜杆螺接围构而成,塔柱呈三角布设,横杆呈水平状螺接于塔柱间,斜杆与水平面呈锐角螺接于塔柱间;塔体固定螺接于塔靴之上,塔体上部固定设有操作平台,塔体顶部伸出避雷针,其特征在于:塔柱为等斜率或一次变斜率,采用90度角钢,横杆、斜杆的两端折弯后与塔柱固定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通信塔,其特征在于:塔柱呈正三角布设,横杆、斜杆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鸿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