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植物闻香区的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9277 阅读:4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芳香植物闻香区的构建方法,构建一个能够显著改善高血压症状的闻香区,选用其自然香气具有降血压功效的真薰衣草、玫瑰香叶天竺葵、甜牛至、甜罗勒等18种芳香植物,在闻香区中将它们按照一定比例和数量进行种植,同时闻香区周围设置常绿树种作为隔离带。当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即可提供给闻香者在闻香区内按一定时间和方式进行闻香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为闻香者营造了一个轻松自然、心旷神怡的健身场所,也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非药物的降压方法,具有简单易行、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芳香植物闻香区的构建方法,构建的闻香区能够让闻香者通过一定方式的闻香活动改善其高血压症状。本专利技术属于自然疗法和园林植物配置

技术介绍
人类历史上常有关于在园林中配置各种各样芳香植物,游园者在充满自然香气的园林中散步取得愉悦身心、净体健身的效果的相关记载。如苏州园林的“闻妙香室”、狮子林的“暗香疏影楼”等植物配置以梅花为主;拙政园的“远香堂”,荷花是其主景;留香园的“闻木樨香轩”,为桂花而建。法国路易十四创建的凡尔赛宫其周围大面积的田园风光配置了迷迭香、鼠尾草、百里香、牛至等芳香植物成为贵族们的游乐园。然而芳香植物在这些园林中仅仅发挥了“香”的功能,并没有凸显所蕴涵的保健功效。芳香植物的叶、茎、花、果实等通过水蒸气蒸馏等化学和物理的手段提取得到的精油具有各种各样的保健功效。欧美日等国在芳香疗法中充分利用一些精油,通过嗅吸法和按摩法,使一些精油的有效成分或通过鼻腔的嗅细胞刺激大脑边缘神经系统来调整自主神经系统,或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人体血管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辅助治疗,都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当今已有许多科学研究表明,精油的化学组分决定了其保健的功效。精油一般为二萜以下各种的挥发性物质的混合体。其中具有降血压功效的芳香植物精油组分中含有:α-蒎烯、β-蒎烯、香叶醇、香茅醇、橙花醇、松油烯、月桂烯、薄荷醇、芳樟醇、乙酸芳樟酯、乙酸香叶酯、杜松烯、石竹烯、雪松烯、水芹烯、松油烯、桧烯、1,8-桉叶油素、寧烯、罗勒烯、橙花醛、香叶醛、香茅醛等化合物。所对应的芳香植物有真薰衣草、甜罗勒、玫瑰香叶天竺葵、柠檬桉、刺柏、柠檬、甜牛至、香蜂花、苦橙、胡椒薄荷、柠檬马鞭草、依兰依-->兰、香紫苏、玫瑰、椴木等。但精油在提取过程中由于高温或压力导致一些自然的香气散失和分解,因此严格说来,精油成分并不等于活体芳香植物自然香气的成分。现代科学分析测试得知,活体芳香植物的自然香气在保留大多数精油组分的基础上还含有大量的小分子化合物(在香料中被称之为头香的成分),如2—甲基—丁酸甲酯、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丙酯、3—甲基—丙酸—1—丁酯、3—甲基—2—丁烯酸乙酯、乙酸—顺—3—己烯酯、乙酸—1—辛烯—3—酯等化合物。而这些挥发性组分被调香师认为是愉悦心情的重要成分,这类成分在原有精油成分基础上的叠加更强化了降血压效果。高血压作为世界上最常见、最难以治愈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困扰着我国1.3亿以上的人口。同时高血压又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其危害日趋严重。目前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几乎只能是单纯的依赖药物。而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仅不显著,治疗周期长,而且副作用大。因此将上述具有降血压功效的芳香植物按照一定比例、数量和方式进行种植,构成一定面积的闻香区,让该空间充满植物散发的自然香气,能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非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实际需要,提供一种芳香植物闻香区的构建方法,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亲近自然的闻香区,通过非药物的方式使在该区域内进行嗅吸自然香气活动的高血压患者显著改善高血压症状。为实现这样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选用其自然香气具有降血压功效的真薰衣草、玫瑰香叶天竺葵、甜牛至、甜罗勒等18种芳香植物,在闻香区中将它们按照一定面积、一定数量、一定比例的配置方式进行种植;同时闻香区周围设置一定宽度和高度的常绿树种作为隔离带。当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即可提供给闻香者在闻香区内按一定时间和方式进行闻香活动。本专利技术的芳香植物闻香区的构建方法具体为:-->1、以芳香植物真薰衣草、玫瑰香叶天竺葵、甜牛至及甜罗勒为必须栽植的品种,再从芳香植物香紫苏、胡椒薄荷、依兰依兰、柠檬桉、柠檬马鞭草、薰衣草薄荷、刺柏、柠檬、苦橙、香蜂花、百叶玫瑰、大马士革玫瑰、法国玫瑰及椴木等品种中选取任意多种作为附加种植品种。2、芳香植物的种植比例为:真薰衣草为20—40%,玫瑰香叶天竺葵10—20%,甜牛至10—20%,甜罗勒10—20%,附加种植品种为0—50%。不同植物间可以混种,但每种植物最小集中种植面积不少于15m2。3、闻香区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闻香区中闻香者最大承载量以人均植物面积不少于5m2为基准计算;芳香植物种植面积与闻香步道面积之比为2-10:1,闻香步道均匀穿插设置在植物种植区内,散步道宽度不大于2米。4、闻香区的边缘地带种植株高高于或等于1m的植物;闻香区内,靠近闻香步道种植低矮植物,远离闻香步道种植高大植物,植物的排布从闻香步道向远处延伸呈现植株高度从低向高的分布格局。5、闻香区外围,选择高度2m以上的常绿树种设置成宽2—3米的隔离带。6、根据种植的芳香植物生长状态,开放构建的闻香区用于闻香活动。本专利技术构建的芳香植物闻香区易实施、安全有效。本专利技术为闻香者营造了一个轻松自然、心旷神怡的健身场所,也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非药物的降压方法。通过在闻香区内轻松愉快的闻香活动可使高血压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与精油嗅吸和按摩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使闻香者吸入的香气更为清新自然,还免去了原料必需经过复杂的提取精油过程,不需在室内进行,闻香形式更自由多样;闻香区中自然香气里不仅包括原有的精油组分,还包含更多的小分子香气成分,进一步强化了降血压效果。该降压方法具有简单易行、经济实惠、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4种芳香植物组合的450m2闻香区示意图。图218种芳香植物组合的3500m2闻香区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构建闻香区所选的芳香植物种类、在种植区内占有面积的比例及栽植密度如表1所示:表1 植物名学名占种植区的比例种植密度(株行距cm)1真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20~40100*502玫瑰香叶天竺葵Pelargonium gra veolens10~2040*703甜牛至Origanum majorana10~2030*404甜罗勒Ocimum basilicum10~2040*505香紫苏Salvia sclarea0~5060*706胡椒薄荷Mentha piperita0~5030*307依兰依兰Cananga odorata0~50100*2008柠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0~50100*1009柠檬马鞭草Lippia citriodora0~5050*11010薰衣草薄荷Menthapiperita cv‘lavandula’0~5030*3011刺柏Juniperus formosana Hayata0~50200*20012柠檬Citrus limon0~50200*20013苦橙Citrus aurantium var0~50300*30014香蜂花Melissa officinalis0~5040*7015百叶玫瑰Rosa centifolia0~5090*10016大马士革玫瑰Rosa damascena0~5090*10017法国玫瑰Rosa gallica0~5090*10018椴木Tila europaea0~50300*300表1中,真薰衣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芳香植物闻香区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以芳香植物真薰衣草、玫瑰香叶天竺葵、甜牛至及甜罗勒为必须栽植的品种,再从芳香植物香紫苏、胡椒薄荷、依兰依兰、柠檬桉、柠檬马鞭草、薰衣草薄荷、刺柏、柠檬、苦橙、香蜂花、百叶玫瑰、大马士革玫瑰、法国玫瑰及椴木品种中选取任意多种作为附加种植品种; 2)芳香植物的种植比例为:真薰衣草为20-40%,玫瑰香叶天竺葵10-20%,甜牛至10-20%,甜罗勒10-20%,附加种植品种为0-50%;每种植物最小集中种植面积不少于15m↑[2]; 3)闻香区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闻香区中闻香者最大承载量以人均植物面积不少于5m↑[2]为基准计算;芳香植物种植面积与闻香步道面积之比为2-10∶1,闻香步道均匀穿插设置在植物种植区内,散步道宽度不大于2米; 4)闻香区的边缘地带种植株高高于或等于1m的植物;闻香区内,靠近闻香步道种植低矮植物,远离闻香步道种植高大植物,植物的排布从闻香步道向远处延伸呈现植株高度从低向高的分布格局; 5)闻香区外围,选择高度2m以上的常绿树种设置成宽2-3米的隔离带; 6)根据种植的芳香植物生长状态,开放构建的闻香区用于闻香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芳香植物闻香区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以芳香植物真薰衣草、玫瑰香叶天竺葵、甜牛至及甜罗勒为必须栽植的品种,再从芳香植物香紫苏、胡椒薄荷、依兰依兰、柠檬桉、柠檬马鞭草、薰衣草薄荷、刺柏、柠檬、苦橙、香蜂花、百叶玫瑰、大马士革玫瑰、法国玫瑰及椴木品种中选取任意多种作为附加种植品种;2)芳香植物的种植比例为:真薰衣草为20—40%,玫瑰香叶天竺葵10—20%,甜牛至10—20%,甜罗勒10—20%,附加种植品种为0—50%;每种植物最小集中种植面积不少于15m2;3)闻香区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雷王越王渭千吴亚妮陈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