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管道的防水击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管道的防水击结构,即一种利用叶片旋转产生最大过水断面的管件结构,安装于阀门与管路系统中的管道之间,以防止水击的破坏作用,属于流体工程
技术介绍
流体具有惯性和压缩性。在有压管路系统中,由于阀门突然开启或关闭使管道内流体的流速发生突然变化,引起管道内压力急剧交替升降产生水击,不仅会产生管道噪声,还会对管壁和管道部件造成损伤。因此,减小和防止水击现象的发生,已成为现代流体工程及管道工程倍受关注的问题。目前,针对管道水击问题,各种防水击阀门被研究和专利技术,包括调节阀、液控启闭阀、高压平衡止回阀等,此类阀门都存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管道原有阀门需被拆卸替换等缺点。在对管道原有阀门可以保持继续使用的前提下,各种防水击的鳞片式装置、智能延时管道切断装置、过滤器装置以及封隔器装置也被研究,此类装置的各部件单元多位于管道内,对管道内流体性质及杂质适应性差,而且管道内装置部件多,难于单元维护和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水击现象,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管道的防水击结构,以解决有压管路系统中由于阀门突然开启或关闭使管道内流体的流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管道的防水击结构,其安装于阀门与管路系统中的管道之间,由短管、短管内部结构和短管外部主体控制结构组成,短管内部结构主要包括旋转叶片、定位及释放卡具,短管外部主体控制结构集于主体控制盒中,包括主体控制把手、连动杆,旋转头、两变活塞限位器、弹性钢圈、带活塞的双液缸、导管、液压传感控制器、旋转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管道的防水击结构,其安装于阀门与管路系统中的管道之间,由短管、短管内部结构和短管外部主体控制结构组成,短管内部结构主要包括旋转叶片、定位及释放卡具,短管外部主体控制结构集于主体控制盒中,包括主体控制把手、连动杆,旋转头、两变活塞限位器、弹性钢圈、带活塞的双液缸、导管、液压传感控制器、旋转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防水击结构,其特征是:当阀门突然开启或关闭时,与阀门连动的主体控制把手连动两变活塞限位器发生90度旋转,挤压双液缸活塞及弹性钢圈使液体通过导管从低液缸流向高液缸,位于高液缸液体底部的液压传感控制器因液压增加控制短管内部旋转叶片的活动端头被定位及释放卡具解锁释放,连动旋转控制器使旋转叶片发生旋转产生最大过水断面,有效解决了因阀门突然开启或关闭产生的管道内压力急剧交替升降的问题,发挥了防水击的作用,两变活塞限位器的延时自动旋转功能使得双液缸液位得以自动复位,具有延时自动释放功能的定位和释放卡具使旋转叶片的活动端头得以自动释放,在旋转控制器的作用下使旋转叶片得以自动复位贴合于短管壁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防水击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短管两端具有螺纹,与阀门和管路系统的管道直接进行连接或通过内接头和外接头等管件进行连接,短管具有一个内外壁通孔,两个内壁固定孔,短管壁上有穿线孔道,管内的旋转叶片与管外主体控制结构经由位于内外壁通孔的旋转控制器进行连接,两个内壁固定孔用以固定短管内部旋转叶片端头定位和释放卡具,一个与内外壁通孔间连线与短管轴线平行,另一个与内外壁通孔间连线与通过短管中心轴线且与中心轴线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防水击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两变活塞限位器呈中心对称的饼状面,有一定的厚度且厚度均匀,通过位于其上下方的旋转头分别与主体控制把手连动的连动杆以及固定于短管壁面的固定连杆相连,两变活塞限位器单次旋转角度为90度,阀门开启和关闭时,两变活塞限位器以饼状面的厚度所在面作用于液缸活塞;非阀门开启和关闭时,两变活塞限位器以饼状平面朝向液缸活塞,两变活塞限位器上下方旋转头具有延时控制功能,当两变活塞限位器以饼状面的厚度所在面作用于液缸活塞后延时数秒,其上下方旋转头将自动控制两变活塞限位器发生90度旋转,使两变活塞限位器以饼状平面朝向液缸活塞。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防水击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虹,杨小辰,孙源秀,蔡洪君,高昭,丁洪儒,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