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桩台车上的可倒提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9049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桩台车上的可倒提桩机构,包括台车本体,还包括提升滑轮架、倾倒油缸、第一连接法兰面、第二连接法兰面和支撑架;所述提升滑轮架设于所述台车本体的顶部,提升滑轮架的底端与台车本体之间通过铰轴实现铰接,倾倒油缸的底端连于台车本体的顶部,倾倒油缸的顶端连于提升滑轮架上;所述第一连接法兰面连于提升滑轮架的底端面上,所述第二连接法兰面连于台车本体顶部,当提升滑轮架通过倾倒油缸转动到竖立状态时,第一连接法兰面与第二连接法兰面之间通过螺栓相连,当提升滑轮架通过倾倒油缸转动到倾倒状态时,第一连接法兰面与第二连接法兰面之间通过所述支撑架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彻底解决船首部位布置钢桩台车的航行视线遮蔽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桩台车上的可倒提桩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船舶的钢桩台车,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钢桩台车上的可倒提桩机构。
技术介绍
钢桩台车是绞吸式挖泥船常用的定位作业设备,相较与多点系泊或动力定位,它具有定位精确、稳船性能好等特定。在我国国内,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绞吸式挖泥船不具备自航能力,靠拖船拖到工作区域作业,因此,绞吸式挖泥船为了解决钢桩台车高度过高影响航行时视线受阻问题,一般是把钢桩台车布置到船尾的位置。近十年以来,出于船舶自航性的要求,以及总体性能的考虑,部分船舶采用了钢桩台车船首布置的方案,以减少船舶的波浪阻力。现有的钢桩台车如图1所示,提桩架1是直接通过焊接方式竖立连在台车本体2的上方,形成整体式结构。由于钢桩台车尺寸较大,且随着船舶大型化的需要,钢桩台车正在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强,船舶航行的航行视线越发受到阻碍。国际避碰条约规定中连续遮蔽区域之间的视线盲区不大于5度,这一条要求很难得到满足。在现有的技术中采用了一些变通的做法,一是尽可能减小提桩架的尺寸和提桩架之间的结构,使连续的遮蔽区域之间的视线盲区不大于5度,此方案是对规范的一种合理规避,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二是减小提桩架的尺寸,使钢桩台车的使用范围大受影响,这和挖泥船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是背道而驰的。还有一种是提升驾驶甲板的高度,但这样会降低船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桩台车上的可倒提桩机构,能够彻底解决船首部位布置钢桩台车的航行视线遮蔽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桩台车上的可倒提桩机构,包括:台车本体,还包括:提升滑轮架、倾倒油缸、第一连接法兰面、第二连接法兰面和支撑架;所述提升滑轮架设于所述台车本体的顶部,提升滑轮架的底端与台车本体之间通过铰轴实现铰接,倾倒油缸的底端连于台车本体的顶部,倾倒油缸的顶端连于提升滑轮架上,从而实现提升滑轮架能绕台车本体的顶部进行翻转;所述第一连接法兰面连于提升滑轮架的底端面上,所述第二连接法兰面连于台车本体顶部,当提升滑轮架通过倾倒油缸转动到竖立状态时,第一连接法兰面与第二连接法兰面之间通过螺栓相连,使提升滑轮架固定,当提升滑轮架通过倾倒油缸转动到倾倒状态时,第一连接法兰面与第二连接法兰面之间通过所述支撑架相连,也使提升滑轮架固定。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上法兰连接面、下法兰连接面和折臂,折臂呈倾斜设置,折臂的上端与上法兰连接面相连,折臂的下端与下法兰连接面相连。所述的折臂上还连有吊耳。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钢桩台车上的可倒提桩机构,结构简单、使用安全、节省资源,从根本上解决了航行视线问题对大型钢桩台车布置的困扰,对今后大型挖泥船桥架的建造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钢桩台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可倒提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可倒提桩机构上A位置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可倒提桩机构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可倒提桩机构的使用状态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可倒提桩机构处于倾倒状态时的航行视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请结合图2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钢桩台车上的可倒提桩机构,包括:台车本体3,还包括:提升滑轮架4、倾倒油缸5、第一连接法兰面6、第二连接法兰面7和支撑架8。较佳的,所述提升滑轮架4设置于所述台车本体3的顶部,提升滑轮架4的底端与台车本体3之间通过铰轴9实现铰接,倾倒油缸5的底端连于台车本体3的顶部,倾倒油缸5的顶端连于提升滑轮架4上,通过倾倒油缸5的顶升,从而实现提升滑轮架4能绕台车本体3的顶部进行竖立状态与倾倒状态之间的翻转。较佳的,所述第一连接法兰面6连于提升滑轮架4的底端面上,所述第二连接法兰面7连于台车本体3顶部,当提升滑轮架4通过倾倒油缸5转动到竖立状态时,第一连接法兰面6与第二连接法兰面7之间贴合,并再通过螺栓相连固定,使提升滑轮架4固定,当提升滑轮架4通过倾倒油缸5转动到倾倒状态时,第一连接法兰面6与第二连接法兰面7之间又再通过所述支撑架8相连,由于提升滑轮架4倾倒后,光凭倾倒油缸5和铰轴9并不足以支持在航行状态,大风大浪对提升滑轮架4的影响,此时在提升滑轮架4和台车本体3之间设置支撑架8,能够使提升滑轮架4可靠固定。较佳的,所述的支撑架8,包括上法兰连接面81、下法兰连接面82和折臂83,折臂83呈倾斜设置,折臂83的上端与上法兰连接面81相连,折臂83的下端与下法兰连接面82相连。上法兰连接面81与第一连接法兰面6通过螺栓相连,下法兰连接面82与第二连接法兰面7通过螺栓相连。较佳的,所述的折臂83上还连有吊耳84,通过吊耳84能够对支撑架8进行吊装。请结合图6所示,当当提升滑轮架4在台车本体3处于倾倒状态时,航行视线100被遮蔽的问题很好的得到了解决。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桩台车上的可倒提桩机构,包括:台车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升滑轮架、倾倒油缸、第一连接法兰面、第二连接法兰面和支撑架;所述提升滑轮架设于所述台车本体的顶部,提升滑轮架的底端与台车本体之间通过铰轴实现铰接,倾倒油缸的底端连于台车本体的顶部,倾倒油缸的顶端连于提升滑轮架上,从而实现提升滑轮架能绕台车本体的顶部进行翻转;所述第一连接法兰面连于提升滑轮架的底端面上,所述第二连接法兰面连于台车本体顶部,当提升滑轮架通过倾倒油缸转动到竖立状态时,第一连接法兰面与第二连接法兰面之间通过螺栓相连,使提升滑轮架固定,当提升滑轮架通过倾倒油缸转动到倾倒状态时,第一连接法兰面与第二连接法兰面之间通过所述支撑架相连,也使提升滑轮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桩台车上的可倒提桩机构,包括:台车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升滑轮架、倾倒油缸、第一连接法兰面、第二连接法兰面和支撑架;所述提升滑轮架设于所述台车本体的顶部,提升滑轮架的底端与台车本体之间通过铰轴实现铰接,倾倒油缸的底端连于台车本体的顶部,倾倒油缸的顶端连于提升滑轮架上,从而实现提升滑轮架能绕台车本体的顶部进行翻转;所述第一连接法兰面连于提升滑轮架的底端面上,所述第二连接法兰面连于台车本体顶部,当提升滑轮架通过倾倒油缸转动到竖立状态时,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朱连宇陈新华顾明宋玉甫姜东凯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振华重工启东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